《新婚別》
【原文】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新婚別》註釋
【註釋】:
杜甫「三別」中的《新婚別》,精心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此詩採用獨白形式,全篇先後用了七個「君」字,都是新娘對新郎傾吐的肺腑之言,讀來深切感人。
這首詩大致可分為三段,也可以說是三層,但是這三層並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層比一層深,一層比一層高,而且每一層當中又都有曲折。這是因為人物的心情本來就是很複雜的。第一段,從「兔絲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寫新娘子訴說自己的不幸命運。她是剛過門的新嫁娘,過去和丈夫沒見過面,沒講過話。所以語氣顯得有些羞澀,有些吞吞吐吐。這明顯地表現在開頭這兩句:「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新嫁娘這番話不是單刀直入,而是用比喻來引起的。這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她這時的心理狀態。「兔絲」是一種蔓生的草,常寄生在別的植物身上。「蓬」和「麻」也都是小植物,所以,寄生在蓬麻上的兔絲,它的蔓兒也就不能延長。在封建社會裡,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可是現在她嫁的是一個「征夫」,很難指望白頭偕老,用「兔絲附蓬麻」的比喻非常貼切。「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這是一種加重的說法,為什麼這位新娘子會傷心到這步田地呢?「結髮為君妻」以下的八句,正是申明這個問題。「結髮」二字,不要輕易讀過,它說明這個新娘子對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為這關係到她今後一生的命運。然而,誰知道這洞房花燭之夜,卻就是生離死別之時呢!頭一天晚上剛結婚,第二天一早就得走,連你的床席都沒有睡暖,這哪裡像個結髮夫妻呢?「無乃太匆忙」的「無乃」,是反問對方的口氣,意即「豈不是」。如果是為了別的什麼事,匆忙相別,也還罷了,因為將來還可以團圓,偏偏你又是到河陽去作戰,將來的事且不說,眼面前,我這媳婦的身份都沒有明確,怎麼去拜見公婆、侍候公婆呢?古代婚禮,新嫁娘過門三天以後,要先告家廟、上祖墳,然後拜見公婆,正名定分,才算成婚。「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兩句,點明了造成新婚別的根由是戰爭;同時說明了當時進行的戰爭是一次「守邊」戰爭。從詩的結構上看,這兩句為下文「君今往死地」和「努力事戎行」張本。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廣大地區淪陷,邊防不得不往內地一再遷移,而現在,邊境是在洛陽附近的河陽,守邊居然守到自己家門口來了,這豈不可歎?所以,我們還要把這兩句看作是對統治階級昏庸誤國的譏諷,詩人在這裡用的是一種「婉而多諷」的寫法。
第二段,從「父母養我時」到「形勢反蒼黃」。新娘子把話題由自身進一步落到丈夫身上了。她關心丈夫的死活,並且表示了對丈夫的忠貞,要和他一同去作戰。「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當年父母對自己非常疼愛,把自己當作寶貝兒似的。然而女大當嫁,父母也不能藏我一輩子,還是不能不把我嫁人,而且嫁誰就得跟誰。「雞狗亦得將」,「將」字當「跟隨」講,就是俗話說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是現在,「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你卻要到那九死一生的戰場去,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還跟誰呢?想到這些,怎能不叫人沉痛得柔腸寸斷?緊接著,新娘子表示:「我本來決心要隨你前去,死也死在一起,省得牽腸掛肚。但又怕這樣一來,不但沒有好處,反而要把事情弄得糟糕,更複雜。軍隊裡是不允許有年輕婦女的,你帶著妻子去從軍,也有許多不方便,我又是一個剛出門的閨女,沒見過世面,更不用說是打仗了。真是叫人左右為難。這段話,刻畫了新娘子那種心痛如割、心亂如麻的矛盾心理,非常曲折、深刻。
詩的第三段,是從「勿為新婚念」到「與君永相望」。在這裡,女主人公經過一番痛苦的傾訴和內心劇烈的鬥爭以後,終於從個人的不幸中、從對丈夫的關切中,跳了出來,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遠了。「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她一變哀怨沉痛的訴說而為積極的鼓勵,話也說得痛快,不像開始時候那樣吞吞吐吐的了,她決定不隨同丈夫前去,並且,為了使丈夫一心一意英勇殺敵,她表示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這愛情,是通過一些看來好像不重要,其實卻大有作用的細節,或者說具體行動表達出來的。這就是「自嗟貧家女」這四句所描寫的。新娘說,費了許久的心血好不容易才備辦得一套美麗的衣裳,現在不再穿了。並且,當著你的面,我這就把臉上的脂粉洗掉。你走了以後,我更沒心情梳妝打扮了。這固然是她對丈夫堅貞專一的愛情的表白,但是更可貴的,是她的目的在於鼓勵丈夫,好叫他放心地、並且滿懷信心、滿懷希望地去殺敵。她對丈夫的鼓勵是明智的。因為只有把幸福的理想寄托在丈夫的努力殺敵、凱旋歸來上面,才有實現的可能。應該說,她是識大體,明大義的。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這四句是全詩的總結。其中有哀怨,有傷感,但是已經不像最初那樣強烈、顯著,主要意思還是在鼓勵丈夫,所以才說出「人事多錯迕」,好像有點人不如鳥,但立即又振作起來,說出了「與君永相望」這樣含情無限的話,用生死不渝的愛情來堅定丈夫的鬥志。
《新婚別》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藝術性結合的作品。詩人運用了大膽的浪漫的藝術虛構,實際上杜甫不可能有這樣的生活經歷,不可能去偷聽新娘子對新郎官說的私房話。在新娘子的身上傾注了作者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新婚別》又具有現實主義的精雕細琢的特點,詩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過曲折劇烈的痛苦的內心鬥爭,最後毅然勉勵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現戰爭環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絲毫不感到勉強和抽像,而覺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並且深受感染。
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也是《新婚別》的一大藝術特點。詩人化身為新娘子,用新娘子的口吻說話,非常生動、逼真。詩裡採用了不少俗語,這也有助於語言的個性化,因為他描寫的本來就是一個「貧家女」。
此外,在押韻上,《新婚別》和《石壕吏》有所不同。《石壕吏》換了好幾個韻腳,《新婚別》卻是一韻到底,《垂老別》和《無家別》也是這樣。這大概和詩歌用人物獨白的方式有關,一韻到底,一氣呵成,更有利於主人公的訴說,也更便於讀者的傾聽。
(蕭滌非)
----------------------------------------------
真德秀曰:先王之政,新有婚者,期不役政。此待所怨,盡其常分,而能不忘禮義。《詩》:「宴爾新婚。」【黃生注】此下三題相似,獨新婚之婦,起難設辭,故特用比興發端。
兔絲附蓬麻1,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2,不如棄路傍3。
(「杜臆》:通篇作新人語,起用比意,逼真古樂府,是《三百篇》興體。)
1《爾雅》:「唐、蒙、女蘿、兔絲。」釋曰:唐也,蒙也,女蘿也,兔絲也,一物而四名。【朱注】按諸家《本草》,兔絲並無女蘿之名,惟松蘿一名女蘿。陸璣《詩疏》:兔絲,蔓生草上,黃赤如金。松蘿,蔓延松上,生枝正青。陸佃《埤雅》:「在木為女蘿,在草為兔絲。」可證二者同類而有別。古詩:「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李善註:古今方俗名草不同,然是異草,故曰附。此解甚明。《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2《史記》: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詩》:「征夫遑止。」3劉公幹詩:「從者盈路傍。」
結髮為妻子1,席不暖君床2。暮婚晨告別3,無乃太匆忙4。君行雖不遠5,守邊赴河陽6。妾身未分明7,何以拜姑嫜8。
(此敘初婚惜別,語意含差。)
1蘇武詩:「結髮為夫婦,恩愛兩不疑。」李善註:「結髮,始成人也,謂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取棄冠之義也。」顧炎武《日知錄》曰:「俗稱妻為妻子,此不典之言,然亦有所自。《韓非子》:鄭縣人卜子,使其妻為褲,曰象吾故褲。妻子因毀新令如故褲,杜詩本此。」2《文子》:「孔無席暖。」《世說》: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3《白虎通》:「昏時行禮,故曰婚。」陸機詩序:「悼心告別。」4張華詩:「無乃違其情。」5沈約詩:「知君行之未極。」《詩》:「征夫不遠。」6《史記》:蒙恬曰:「臣將三十萬眾以守邊。」7謝朓詩:「況乃妾身輕。」《獨曲歌》:「分明不可得。」8《漢書·廣川王傳》:「背尊章,嫖以忽。」師古曰:「尊章,謂舅姑也。」章與嫜通。陳琳詩:「善事新姑嫜。」夢弼曰:婦人嫁三日,告廟上墳,謂之成婚。婚禮既明,然後稱姑嫜。今嫁未成婚而別,故曰未分明云云。陸時雍曰:妾身二句,建安中亦無此深至語。
父母養我時1,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2,雞狗亦得3將。君今生死地4,沉痛迫中腸5。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3。
(此憶前後情事,詞旨慘切。)
1《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2又:「乃生女子。」《禮運》:「男有分,女有歸。」《榖梁傳》:「婦人之義,謂嫁曰歸。」3《史記》:「雞狗之聲相聞。」《淮南子》:「令雞司晨,令狗守夜。」按:嫁時將雞狗以往,欲為室家久長計也。古樂府有《鳳將雛》。《漢書注》:顏師古曰:「將,謂領帥其群。」4《杜臆》:「君今生死地」,妙有餘思。或作「往死地」,語便直致。《孫子》:「生死之地。」5謝靈運詩:「沉痛結中腸。」6《史記·范睢傳》:「形勢不能有也。」《洛陽伽藍記》:「色雜蒼黃。」《北山移文》:「蒼黃反覆。」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1。婦人在軍中2,兵氣恐不揚3。自嗟貧家女4,久致羅襦裳5。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6。
(上二段,夫婦分離,愁緒萬端,此發乎人情者也。此一段,既勉其夫,且復自勵,乃止乎禮義者也。)
1蘇武詩:「努力愛春華。」《左傳》:「下臣不幸,屬當戎行。」2《李陵傳》:「我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軍中豈有女子乎?搜得,皆斬之。」3《後漢·方術傳》:「京師當有兵氣。」4《史記》:「貧人女與富人女會績。」5《周禮》:羅氏,蠟則作羅襦。註:「襦,細密之羅,當作繻。」《滑稽傳》:「羅襦襟解,微聞薌澤。」《說文》:「襦,短衣也。」6何遜詩:「輕扇掩紅妝。」」《杜臆》:洗紅妝,加對君二字,可涕。
仰視百鳥飛1,大小必雙翔2。人事多錯遷3,與君永相望4。
(末用比意收,終望夫婦之相聚也。此章起結各四句,中三段各八句。)1陸機詩:「百烏互相和。」2《左傳》:施氏婦曰:「鳥魯猶不失儷。」3《關尹子》:「人事錯錯然。」宋玉《風賦》:「回穴錯迕。」註:「錯雜交迕也。」4蔡琰《笳曲》:「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
陳琳《飲馬長城窟行》設為問答,此《三吏》、《三別》諸篇所自來也。而《新婚》一章敘室家離別之情,及夫婦始終之分,全祖樂府遺意,而沉痛更為過之。
此詩,君字凡七見。君妻君床,聚之暫也。君行君往,別之速也。隨君。情之切也。對君,意之傷也。與君永望,志之貞且堅也。頻頻呼君,幾於一聲一淚。
盧元昌曰:嗚呼!亂不廢禮,禮必順情,先王之制也。況民生有欲,莫大於婚。既棄其禮,又怫其情,至於暮婚晨別,是何等時事。《東山》零雨篇云:「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先王曲體人情如此。詠公此詩,益念范氏人道使民之說。
王嗣奭曰:此代為婦人語,而揣摩以發其隱情,暮婚晨告別,是詩柄。篇中有極細心語,如「妾身未分明」二句,「婦人在軍中」二句,是也,有極大綱常語,如「勿為新婚念」二句「羅襦不復施」二句,是也。真《三百篇》嫡裔。
羅大經曰:《國風》「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蓋古之婦人,夫不在家,則不為容飾,此遠嫌防徽之意也。杜詩「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尤為悲矣。《國風》之後,唯杜陵不可及者,此類是也。
黃生曰:《新安吏》以下述當時征戍之苦,其源出於變《風》、變《雅》,而植體於蘇、李、曹、劉之間。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問唐朝 古詩 新婚別 的作者是誰?
答唐朝 古詩 新婚別 的作者是 杜甫。
問古詩 新婚別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新婚別 全詩共160字。
問兔絲附蓬麻下一句是什麼?
答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問詩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出自哪首詩?
答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出自 唐朝 的詩 《新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