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原文】
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直詞才不世,雄略動如神。
政簡移風速,詩清立意新。層城臨暇景,絕域望餘春。
旗尾蛟龍會,樓頭燕雀馴。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
帝念深分閫,軍須遠算緡。花羅封蛺蝶,瑞錦送麒麟。
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征南多興緒,事業闇相親。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註釋
【鶴注】史謂上元二年建丑月,以武為成都尹。而此詩作於寶應元年之春。
汲黯匡君切1,廉頗出將頻2。直詞才不世3,雄略動如神4。政簡移風速5,詩清立意新6。
(從中丞敘起。汲黯匡君,嚴昔為諫官。廉頗出將,今再為節度。直詞,故能匡君。雄略,故堪出將。節鎮本系府尹,故其政簡。武將而具文才,故其詩清。)
1《漢書》:漢黯,字長孺。武帝召為大中大夫,數切諫。2《史記》: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伐齊,大破之,取晉陽。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3《漢書·杜周傳》:朱傅,忠信勇猛,材略不世出。4孫權曰:「公瑾雄略過人。」5《史記》: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漢·王章傳贊》:韓廷壽厲善,所居移風。6《呂氏童蒙訓》:「詩清立意新」,此是作詩用力處,蓋不可循習陳言,只規摹舊作也。《南史》:徐陵多變舊體,有新意。
層城臨暇景,絕域望余春。旂尾蛟龍會1,樓頭燕雀馴。地平江動蜀2,..天闊樹浮秦。
(此西城晚眺。暇景余春,城西晚景。旗尾樓頭,城上近景。地平天闊,城外遠景。《杜臆》:地平天闊一聯,乃詩家著神處。【黃生注】動字,寫洶湧之狀。浮字,寫縹緲之意。蛟龍、燕雀,虛實借對,與《早朝》詩龍蛇、燕省相同。)
1《爾雅》:「有鈴曰旅。」註:「懸鈴於竿頭,畫蛟龍於旒。」2《書》:「地平天成。」
帝念深分閫1,軍須遠算緡2。花羅封蛺蝶,瑞錦送麒麟3。辭第輸高義4,難圖憶古人5。征南多興緒6,事業暗相親。
(此敘主眷而望立功也。分閫二句,見朝廷所倚。封羅二句,見恩賜特隆。辭第,言不須身家。觀圖,言留心邊事。征南事業,欲其安攘以報國。此章前二段各六句,末段八句收。)
1《書》:「帝其念哉。」《前漢·馮唐傳》:古者命將,跪而推轂曰:「閫以外,將軍制之。」2《通鑒》:石虎制:征士五人,出車一乘、牛二頭、米十五斛、絹十疋,民至鬻子以供軍須。《漢書》:元狩四年,初算緡錢。李斐曰:緡,絲也。以貫錢,一貫千錢,出稅二十。【遠注】遠算緡,謂不事科斂也。3蛺蝶、麒麟,羅錦所繡者,承上帝念來,故知為所賜之物。舊注謂嚴公以此入貢,非也。《宋書》:王方慶遷廣州都督,議者謂治廣未有如方慶者,號第一,詔賜瑞錦雜彩,以著善政。《唐書》:代宗詔曰:「所織盤龍、對鳳、麒麟、獅子等錦綺,並宜禁。」4《霍去病傳》:上為治第,令視之。對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5晉裴秀《禹貢九州地域圖序》:文皇帝乃命有司,撰吳蜀地圖。蜀土既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征路迂直,校驗圖記,罔有或差。此所謂憶古人也。【朱注】公有《同嚴公詠蜀道畫圖》詩,又《八哀》詩云:「堂上指畫圖。」所謂「觀圖憶古人」者,蓋實事也。舊引雲台畫圖事,不切。【吳注】《張延壽傳》: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3杜征南,系公始祖,故用以贈嚴。胡應麟曰:杜詩用事,門目甚多,姑舉人名一類。如「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正用者也。「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反用者也。「謝氏登山屐,陶公漉酒巾」,明用者也。「伏柱聞周史,乘搓似漢臣」,暗用者也。「舉天悲富駱,近代惜盧王」,並用者也。「高嶺殊緩步,沈鮑得同行」,單用者也。「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分用者也。「共傳收度信,不比得陳琳」,串用者也。至「對棋陪謝傳,把劍覓徐君」,「侍臣雙宋玉,戰策兩穰苴」,「飄零神女雨,斷續楚王風」,「晉室丹陽尹,公孫白帝城」,鍛煉精奇,含蓄深遠,迥出前代矣。
杜詩佳句,如「地卑荒野大,天遠暮江遲」,與「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工力相敵。若「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更足涵蓋乾坤。王介甫「地蟠三楚大,天入五湖低」,雄渾何減少陵。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問唐朝 古詩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的作者是誰?
答唐朝 古詩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的作者是 杜甫。
問古詩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全詩共100字。
問汲黯匡君切下一句是什麼?
答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
問詩句 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 出自哪首詩?
答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 出自 唐朝 的詩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