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原文】
關內昔分袂,天邊今轉蓬。驅馳不可說,談笑偶然同。
道術曾留意,先生早擊蒙。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
長嘯峨嵋北,潛行玉壘東。有時騎猛虎,虛室使仙童。
發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望雲悲轗軻,畢景羨沖融。
喪亂形仍役,淒涼信不通。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殘生一老翁。相哀骨可換,亦遣馭清風。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註釋
【鶴注】此當是廣德二年歸成都時作。
關內昔分袂1,天邊今轉蓬2。驅馳不可說3,談笑偶然同4。
(首敘聚散交情。關內,指長安。天邊,指成都。)
1謝惠連詩:「分袂澄湖陰。」2曹植詩:「轉蓬離本根。」3《七發》:「驅馳當世。」4古詩:「談笑未及竟。」
道術曾留意1,先生早擊蒙2。家家迎薊子3,處處識壺公。長嘯峨嵋北4,潛行玉壘東5。有時騎猛虎6,虛室使仙童7。
(此敘山人行跡。上四憶在京時,下四記在蜀時。留意,公自謂。擊蒙,欲受教也。薊子二句,比山人道高。騎虎二句,稱山人法大。)
1《史記·日者傳》:觀大夫類有道術者。《述異傳》:荀環好道術,潛棲卻粒。2《易·蒙卦》上九爻:「擊蒙。」3薊子訓,注見一卷及十二卷。4《後漢·方術傳》:費長房為市吏,有賣藥老翁懸一壺於肆,市罷輒跳入壺中。長房異之,因往再拜,同入此壺。5《江賦》:「峨嵋為泉陽之揭,玉壘作東別之標。」曾曰:峨嵋山在嘉州,玉壘山在茂州。6《洞冥記》:東方朔出遇蒼虎息於道旁,朔便騎虎而還,扞捶過痛,虎嚙之,腳傷。《列仙傳》:葛仙公,能乘虎使鬼。7《莊子》:「虛室生白。」《雲笈七簽》:守元丹十八年,詣上清宮,受書佩符,役使玉童玉女各十八人。蘇彥詩:「仙童唱清道。」
發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1。望雲悲轗軻2,畢景羨沖融3。喪亂形仍役4,淒涼信不通。懸旌要路口5,倚劍短亭中6。
(此自敘情事。上四衰老之歎,下四飄流之感。望雲霄,則悲已淪落。當暮景,則羨彼沖和。杜修可曰:懸旌倚劍,屯戍之兵尚在也,此承喪亂言。)
1宋人詩話:白樂天云「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東坡云「兒童誤喜朱顏在,過後方知是酒紅」,鄭谷云「衰鬢霜供白,愁顏酒惜紅」,陳後山云「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皆脫化於杜。2陶潛詩:「望雲慚飛鳥。」【吳注】《北史》:元樹奔南,每見嵩山白雲,未嘗不引領欷歔。3鮑照詩:「畢景逐前儔。」《南史》:殷臻,幼有名行,每造袁粲、褚彥回之席,輒清言畢景。《海賦》:「沖融滉漾。」4《歸去來辭》:「既自以身為形役。」5《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漢·陳湯傳》:「懸旌萬里之外。」6宋玉《大言》:「長劍倚天外。」《六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永作殊方客,殘生一老翁。相哀骨可換1,亦遣馭清風2。
(此望山人指授也。上文賓主分列,此處主賓合收,章法秩然。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1《漢武內傳》: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2《莊子》:「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問唐朝 古詩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的作者是誰?
答唐朝 古詩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的作者是 杜甫。
問古詩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全詩共120字。
問關內昔分袂下一句是什麼?
答關內昔分袂,天邊今轉蓬
問詩句 關內昔分袂,天邊今轉蓬 出自哪首詩?
答關內昔分袂,天邊今轉蓬 出自 唐朝 的詩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