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詩人 吳均介紹
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書法自成一體,稱謂「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在文學方面,他提倡"駢體文"。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讚。梁武帝天監初,為郡主簿。天監六年 (507)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後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閒職文官)。因私撰《齊春秋》,觸犯梁武帝,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
南北朝詩人 吳均資料
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吳均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清新,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深受沈約的稱讚。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問南北朝 詩人 吳均的代表作 有哪些?
答南北朝 詩人 吳均的代表作 包括:
《贈王桂陽》《戰城南》《贈杜容成》《答柳惲》《登二妃廟》《行路難·洞庭水上一》《山中雜詩》《酬別江主簿屯騎》《贈周散騎興嗣》。
問吳均是哪個朝代的人?
答吳均 是 南北朝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