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門閉重重,我徑阻且深。
梅花獨相依,聊以慰我心。
美人從何來,崎嶇自幽尋。
亦於琢冰中,而和南風琴。
萊甲尚可羹,新芻足同斟。
不如歲已華,歸興生霜砧。
欲別復少住,棲烏歸月林。
客去鳥翾飛,落花滿牆陰。
粵國無諸故壘催,吐吞江海亦雄哉。
峰巒疊疊青螺髻,翠幄重重錦繡堆。
破浪乘風浮戰艦,荒煙落日傍龍台。
倦游已喜瓜期近,立馬沙邊更幾回。
天陰雨驟晝聞雷,犴陛重重即夜台。
鐵鑄九州渾是錯,愁來百念盡成灰。
好還且莫論天道,洩憤公然托禍魁。
去日來年都不易,肯因知己托良媒。
西方真人為行密,臂上記珠皎如日。佛名無著心亦空,
珠去珠來體常一。誰道佛身千萬身,重重只向心中出。
一葉輕舟。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停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巖陵。君臣一夢,今古虛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清。
霜積秋山萬樹紅,
倚簾樓上掛朱櫳。
白雲天遠重重恨,
黃草煙深淅淅風。
彷彿梁州曲,
吹在誰家玉笛中?
山川吞盡一壺中,未見先生芥蒂胸。
要識廣輸藏粟粒,且將談笑舉針鋒。
橘中載酒初無礙,花裹行車足有容。
可但大千歸眼界,風塵從此現重重。
皓月華星傍九霄,夜深端坐聖躬勞。
樂聲按舞漁山近,花雨飄空鷲嶺高。
玉冊讀文傳太祝,金柈捧奠出儀曹。
從容望燎鑾輿動,目送中天白玉毫。
宣諭鬼魂賜以法食賦諭鬼萬方殺戮到漁樵,三日齋宮德澤
饒。
朽骨又蒙周室葬,遊魂不待楚人招。
千年象教來中國,一代威儀出聖朝。
慚愧山林何所報,耕桑滿野甲兵銷。
詔龍灣普放水燈以燭幽暗賦水燈持節馮夷向夕過,遠分燈
火出官河。
鬥牛光動天垂野,風露聲沉水息波。
海族樓台休罷市,鮫人機杼不停梭。
九泉無復悲長夜,莫問南山白石歌。
法會三日上之臨幸十三日天雨娑羅樹子近臣得之以奏獻焉
十四日詔皇太子諸王同觀法會賦迎駕千騎東華玉輦來,鍾
山渾勝妙高台。
旌旗寶樹重重入,樓閣香雲一一開。
仙仗齋從三日幸,春官詔許五王陪。
近臣共說天顏喜,收得婆羅樹子回。
暮煙愁,鴉歸古樹,雁過空堞。南浦牙檣漸發。陽關歌盡半闋。便恨入迴腸千萬結。長亭柳、寸寸攀折。望日下長安近,莫遣鱗鴻成閒絕。淒切。去帆浪遠江闊。悵頓解連環,西窗下、對燭頻哽咽。歎百歲光陰,幾度離別。翠銷粉竭。信乍圓易散,彩雲明月。浙水吳山重重疊。流蘇帳、陽台夢歇。暗塵鎖、孤鸞秦鏡缺。羞人問、怕說相思,正滿院楊花,落盡東風雪。
茅庵紙帳學僧眠,爐藝松花取易然。
唯有未能忘酒在,手傾金盞斗垂蓮。
餅雜松黃二月天,盤敲松子早霜寒。
山家一物都無棄,狼籍干花最後般。
〈蜀人以松黃為餅甚美。
〉松老香多氣自嚴,余煙勃郁透疏簾。
須臾過盡惟灰在,借問誰收一番〈去聲〉炎。
美人寒甚懶開扉,金作松花插幕。
幾度低頭疑墮落,青煙已斷未消時。
枯萼鱗皴不復堅,重重正似半開蓮。
曾經樵捨磚爐見,未許邦君畫閤然。
黃蠟供炊自一家,錙銖貧富遞矜誇。
都城爭買方薪貴,卻顧松花已自奢。
碎雲保向碧玉枝綴萬萼。如將汞粉勻開,疑使柏麝熏卻。雪魄未應若。況天賦、標艷仍綽約。當暄風暖日佳處,戲蝶遊蜂看著。重重繡簾珠箔。障穠艷霏霏,異香漠漠。見說徐妃,當年嫁了,信任玉鈿零落。無言自啼露蕭索。夜深待、月上欄干角。廣寒宮、要與姮娥,素妝一夜相學。
差別道難通,應須識自宗。
無根枯樹子,月夜影重重。
繞館參天萬樹松,倚欄時見翠重重。
一坰曉霧浮天外,半夜秋濤落沈中。
莫雨斷猿愁羃歷,夕陽飛鳥度屏風。
采苓欲問長生訣,只恐雲迷路不能。
玉削雙崖一水通,一重一掩更重重。
平生山水看多少,最愛真陽第二峰。
月掛瓊鉤,日添鄉線。綺花翻良重重卷。風口環珮曉珊珊,畫堂羯鼓催開宴。翠縷香凝,玉膏酒灩。仙翁莫訴玻璃滿。鳳銜丹詔下雲霓,千秋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
繡幃人念遠,暗垂珠露,泣送征輪。
長行長在眼,更重重、遠水孤雲。
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消魂,池塘別後,曾行處、綠妒輕裙。
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裡,緩步香茵。
朱顏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長新。
遍綠野、嬉游醉眼,莫負青春。
盡醉茅柴得自由,蘆花飛雪滿人頭。
蓑衣碎葉重重補,聽雨吟風卒未休。
毗慮影裡,般若光中。
互為主伴,法界融能。
白雲片片,帝網重重。
形分萬派,月印寒空。
道人活計,古佛家風。
自他兼濟,無功之功。
高著眼,莫狐疑,
卷舒自在,今正是時。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一片虛凝鑒古今,持蠡難測幾何深。
十三華藏重重現,照徹微塵古佛心。
簾幕重重下玉鉤,隔簾春在柳梢頭。
東風著意相料理,吹去楊花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