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漁隱老,家在績溪東。
苦學多前輩,評詩出此翁。
生年同孔氏,傳道仰文公。
爛卻沙頭月,誰參到此中。
獨會綠陰下,追思秋日春。
眠蠶方放大,早麥欲嘗新。
豈意賊生賊,忍聞人食人。
何時兵遂解,縱遣上城民。
摐摐名木列千兵,風雨斜來卷旆旌。
愁倚寺門南下望,水煙不見小橋橫。
古邑猿聲裡,空城只半存。岸移無舊路,沙漲別成村。
鼓角喧京口,江山盡汝濆。六朝興廢地,行子一銷魂。
石門南出眾山巔,沃壤清溪自一川。
老令舊諳田事樂,春耕正及雨晴天。
可憐鞭撻終無補,早向叢祠乞有年。
歸告仇梅省文字,麥苗含穗欲蠶眠。
湯湯辟癰流,中有學子居。
但說若稽古,言猶三萬餘。
來者轉相祖,詞林日凋疏。
稍喜績溪令,入校天祿書。
誰安雙嶺曲彎彎,眉勢低臨戶牖間。
斜擁千畦鋪淥水,稍分八字放遙山。
愁霏宿雨峰巒濕,笑卷晴雲草木閒。
忽憶故鄉銀色界,舉頭千里見蒼顏。
雨開石照正新磨,鳥度猿攀野客過。
忽見塵容應笑我,年來底事白鬚多。
策杖前溪去,吾鄉此路分。
兩磨山出色,風約水成文。
歸信憑秋雁,思親望白雲。
碧巖今日見,快飲帶微醺。
入境風煙好,幽人不易傳。
新居多是客,舊隱半成仙。
山斷雲沖騎,溪長柳拂船。
何當許過縣,聞有篋中篇。
看盡徽蘇譜與園,牡丹未見粉絲君。
春羅淺染醋紅色,王板蹙成裙摺紋。
頭重醉余扶不起,肌香淑處澹仍芬。
老夫生有栽花癖,客裡相看為一醺。
扁舟逢野岸,試出步崇岡。
山轉得幽谷,人家余夕陽。
被畦多綠茹,堆屋剩黃粱。
深羨安居樂,誰令志四方。
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將自宣城沿大江以歸。
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跡。
」轍用其言。
既至吳中,迫於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與辯才師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見,仍作三小詩以寄之。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
忽報冬潮催出匽,俗緣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
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
野雲如火照行塵,會績溪邊去問津。才子省銜非幕客,
楚君科第是同人。狂思下國千場醉,病負東堂兩度春。
他日酒筵應見問,鹿裘漁艇隔朱輪。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學催科愧廟神。
無限青山不容隱,卻看黃卷自憐貧。
雨余嶺上雲披絮,石淺溪頭水蹙鱗。
指點縣城如手大,門前五柳正搖春。
行盡清溪到碧峰,陰崖翠壁書杉松。
故留石照邀行客,上徹青山最後重。
雨開石照正新磨,鳥度猿攀野客過。
忽見塵容應笑我,年來底事白鬚多。
登朝已老似王陽,脫葉何堪霧雨涼。
案上細書憎蟻黑,禁中新酒愛鵝黃。
臨階野菊偏能瘦,倚檻青松解許長。
仕宦不由天祿閣,坐曹終日漫皇皇。
〈轍頃自績溪除校書郎,未至京,除右司諫。
竟不入館,故以為恨。
〉主
山口含糊半吐雲,林頭時見綠紛紛。
何人解作孤鸞嘯,呼取涼風入帽裙。
古道緣流水,寒郊帶斷煙。
稀疏鴉種麥,羞澀女耕田。
人事休兵後,秋懷落木前。
小蘇遺翰墨,今古一山川。
題詩最高處,不為付人看。
記著今朝勝,山明松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