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見寺門開。
半空虛閣有雲住,六月深松無暑來。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遠塵埃。
富春只尺煙濤外,時倚層霞望釣台。
寒雲淡淡天無際,片帆落處沙鷗起。
水闊風高日復斜,扁舟獨宿蘆花裡。
江門帆點夕陽明,江上愁心向晚生。
我寄悲懷東海若,要回胥種蕩蓬瀛。
東錯侯,自言安,
仙華玉壽浮雲端。繡窗錦幔飄蜚仙,
丹青美女侍七賢。侍七賢,
奏笙歌。笙歌逸響哀怨多。
苑中花木費綺羅。我欲逾城城有圍,
原作雙黃鶴,棲瑤池。
棲瑤池,辟塵垢,
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石頭江上龍駒走,三月鬆緊風吊楊柳。
異鄉何處散幽懷,賴得城中百尺台。
還向天涯經歲住,那知春色為誰來。
雪消江上看梅發,風暖衡陽有雁回。
強擬登高聊賦詠,再三媿乏楚人才。
人生出處亦何常,又到涪江江上鄉。
山色如逢故人語,松聲仍作去年香。
紅裳大舶滿清鏡,翠瀲白沙明夕陽。
未省此懽何日更,擬邀明照昏黃。
浪疊春江遠樹微,落花風雨共淒淒。
愁人此際腸須斷,況是登臨更送歸。
南來驅馬渡江濆,消息前年此月聞。
唯是賈生先慟哭,不堪天意重陰雲。
吳松江上看春雨,客路扁舟三月行。
兩岸人家插楊柳,不知今日是清明。
帝子相從玉斗邊,洞簫忽斷散非煙。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長安日遠那復見,掘地寧知能及泉。
幾年漂泊漢江上,東流不捨悲長川。
山重水遠景無盡,翠幕金屏開目前。
晴雲幕幕曉籠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時為我供畫本,巧自增損媸與妍。
心匠構盡遠江意,筆鋒耕偏西山田。
蒼顏華發何所遣,聊將戲墨忘餘年。
將軍色山自金碧,蕭郎翠竹誇嬋娟。
風流千載無虎頭,於今妙絕推龍眠。
豈圖俗筆掛高詠,從此得名因謫仙。
愛詩好畫本天性,輞口先生疑宿緣。
會當別寫一匹煙霞境,更應消得玉堂醉筆揮長篇。
江上青雲客,天邊白馬生。
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談傾。
問舊能枚舉,論財比芥輕。
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塵纓。
覽古長江上,明時起歎嗟。
水流吳國苑,花入野人家。
夜氣銷龍劍,秋星見客槎。
淒涼館娃樹,西日映平沙。
掛錫在荊楚,杜門無往還。
潮聲到孤寺,月色遍前山。
一雁驚幽思,西風慘病顏。
何當重攜手,高步白雲間。
門籍偏彰孝義名,書齋高啟集群英。
池光冷射縑緗帙,竹籟清含弦誦聲。
養鶴庭連栽藥圃,駐僧居近煮茶鐺。
江上勝地文章盛,歲歲人看出谷鶯。
江上翁開門,開門向衰草。只知愁子孫,不覺生涯老。
江上草莖枯,莖枯葉復焦。那堪芳意盡,夜夜沒寒潮。
送別人歸春日斜,獨鞭羸馬指天涯。
月生江上鄉心動,投宿匆忙近酒家。
江上三千雁,年年過故宮。可憐江上月,偏照斷根蓬。
微煙已辨秦中樹,遠夢更依江上台。
看落晚花還悵望,鯉魚時節入關來。
故里空村遍草萊,富春江上首重回。
雜花滿徑無人掃,野竹編門傍水開。
一杖深山看瀑去,扁舟月夜載詩來。
此情已是成消失,唯有寒雲戀釣台。
杖缽孤蹤去,淒其驛路間。
水喧沂北道,風撼穆南關。
飛鳥移前浦,歸雲滿故山。
五年江上客,今有幾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