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應憐的詩,有關應憐的詩句古詩詩詞,應憐詩句詩辭
歌聲扇後出,
妝影鏡中輕。
未能令掩笑,
何處慾障聲。
知音自不惑,
得念是分明。
莫見雙嚬斂,
疑人含笑情。
佳人靚晚妝,
清唱動蘭房。
影出含風扇,
聲飛照日梁。
嬌嚬眉際斂,
逸韻口中香。
自有橫陳會,
應憐秋夜長。
一夕盈千念,
方知別者勞。
衰榮難會面,
魂夢暫同袍。
片月臨階早,
晴河度雁高。
應憐蔣生徑,
秋露滿蓬蒿。
芳草比君子,
詩人情有由。
只應憐雅態,
未必解忘憂。
積雨莎庭小,
微風蘚砌幽。
莫言開太晚,
猶勝菊花秋。
晚寒佇立,
記鉛輕黛淺,
初認冰魂。
紺羅襯玉,
猶凝茸唾香痕。
淨洗妒春顏色,
勝小紅、臨水湔裙。
煙渡遠,
應憐舊曲,
換葉移根。
山中去年人到,
怪月悄風輕,
閒掩重門。
瓊肌瘦損,
那堪燕子黃昏。
幾片故溪浮玉,
似夜歸、深雪前村。
芳夢冷,
雙禽誤宿粉雲。
孤賤易蹉跎,
其如酷似何。
衰榮同族少,
生長外家多。
別國桑榆在,
沾衣血淚和。
應憐失行雁,
霜霰寄煙波。
相見翻惆悵,
應憐責廢官。
過深慚祿在,
識淺賴刑寬。
獨失耕農業,
同思弟侄歡。
衰貧羞客過,
卑束會君難。
放鶴登雲壁,
澆花繞石壇。
興還江海上,
跡在是非端。
林密風聲細,
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別,
賓僕亦闌干。
揚帆向何處,
插羽逐征東。
夷落人煙迥,
王程鳥路通。
江流回澗底,
山色聚閩中。
君去凋殘後,
應憐百越空。
公子三千客,
人人願報恩。
應憐抱關者,
貧病老夷門。
自持衡鏡采幽沈,
此事常聞曠古今。
危葉只將終委地,
焦桐誰料卻為琴。
蒿萊詎報生成德,
犬馬空懷感戀心。
明日還家盈眼血,
定應回首即沾襟。
江上長思狎釣翁,
此心難與昨心同。
自承丘壑新恩重,
已分煙霞舊隱空。
龍變偶因資巨浪,
鳥飛誰肯借高風。
應憐死節無門效,
永歎潛懷似轉蓬。
開漢江山落手中。
滿門花粲闌,
錦蒙戎。
與人和氣樂融融。
應憐我留滯劍南東。
風味兩文忠。
ˍ如疇昔夜,
一尊同。
如今海內幾劉公。
覘天意,
猶在笑顏紅。
竹寺題名一半空,
衰榮三十六人中。
在生本要求知己,
垂老應憐值相公。
敢望燮和回舊律,
任應時節到春風。
若為問得蒼蒼意,
造化無言自是功。
旅人游汲汲,
春氣又融融。
農事蛙聲裡,
歸程草色中。
獨慚出谷雨,
未變暖天風。
子玉和予去,
應憐恨不窮。
亂離無處不傷情,
況復看碑對古城。
路繞寒山人獨去,
月臨秋水雁空驚。
顏衰重喜歸鄉國,
身賤多慚問姓名。
今日主人還共醉,
應憐世故一儒生。
淡雲輕雨拂高唐,
玉殿秋來夜正長。
料得也應憐宋玉,
一生惟事楚襄王。
至理至昭昭,
心通即不遙。
聖威無遠近,
吾道太孤標。
辛苦蘇氓俗,
端貞答盛朝。
氣高吞海岳,
貧甚似漁樵。
庾亮風流澹,
劉寬政事超。
清須遭貴遇,
隱已被誰招。
栗塢修禪寺,
仙香寄石橋。
風雷巡稼穡,
魚鳥合歌謠。
視事私終殺,
憂民態亦凋。
道高無不及,
恩甚固難消。
大寇山難隔,
孤城數合燒。
烽煙終日起,
湯沐用心燋。
勇義排千陣,
誅鋤擬一朝。
誓盟違日月,
旌旆過寒潮。
古驛江雲入,
荒宮海雨飄。
仙松添瘦碧,
天驥減豐膘。
似在陳兼衛,
終為宋與姚。
已觀雲似鹿,
即報首皆梟。
盡願回清鏡,
重希在此條。
應憐千萬戶,
禱祝向唐堯。
許令如今道姓雲,
曾經西嶽事桐君。
流霞手把應憐壽,
黃鶴心期擬作群。
金菉時教弟子檢,
砂床不遣世人聞。
桂陽亦是神仙守,
分別無嗟兩地分。
愁聽千家流水聲,
相思獨向月中行。
侵階暗草秋霜重,
遍郭寒山夜月明。
連年客舍唯多病,
數畝田園又廢耕。
更送乘軺歸上國,
應憐貢禹未成名。
一點燈前獨坐身,
西風初動帝城砧。
不勝庾信鄉關思,
遂作陶潛歸去吟。
書閣乍離情黯黯,
彤庭回望肅沈沈。
應憐一別瀛洲侶,
萬里單飛雲外深。
舊時聞笛淚,
今夜重沾衣。
方恨同人少,
何堪相見稀。
竹煙凝澗壑,
林雪似芳菲。
多謝勞車馬,
應憐獨掩扉。
子真河朔尉,
邑里帶清漳。
春草迎袍色,
晴花拂綬香。
青山入官舍,
黃鳥度宮牆。
若到銅台上,
應憐魏寢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