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開頭的詩詞,山字開頭古詩詞,開頭字是山字的古詩,第1個字是山字的詩句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行日日妨風雨。 風雨晴時君不去。 牆頭塵滿短轅車, 門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東野應聯句。 好記琅玕題字處。 也應竹裡著行廚, 已向甕頭防吏部。
店門前一婦人, 哀哀夜哭向秋雲。 自說夫因征戰死, 朝來逢著舊將軍。
城寂寞渾無緒, 兀坐黃昏。 多謝東君。 先遣司花來報春。 清標自是蓬萊客, 冰玉精神。 獨步前村。 分付仙翁作主人。
繞吳城, 修竹外, 滿林圍碧。 任孤檣百丈, 遠牽江色。 政簡民閒無一事, 同游仍是鴛鸞客。 到晚年、遺愛續新題, 都堪說。 修門賦, 今誰續。 痛飲士, 天應惜。 正彩霞垂帔, 暮風飄瑟。 笑疾禪癡今在否, 風燈石火同飄忽。 去醉鄉、深處著身心, 休銘櫛。
月曉仍在, 林風涼不絕。 慇勤如有情, 惆悵令人別。
客地爐裡, 然薪如陽輝。 松膏作滫瀡, 杉子為珠璣。 響誤擊刺鬧, 焰疑彗孛飛。 傍邊暖白酒, 不覺瀑冰垂。
城日易夕, 愁生先掩扉。 俸薄不沽酒, 家貧忘授衣。 露重蕙花落, 月冷莎雞飛。 效拙慚無補, 雲林歎再歸。
險號北固, 景勝冠南州。 洪濤江上亂雲, 裡簇紅樓。 堪笑萍蹤無定, 擬泊葉舟何許, 無計可依劉。 金闕自帷幄, 玉壘老貔貅。 問興亡, 成底事, 幾春秋。 六朝人物, 五胡妖霧不勝愁。 休學楚囚垂淚, 須把祖鞭先著, 一鼓版圖收。 惟有金焦石, 不逐水漂流。
北天泉苑, 西鳳女家。 不言沁園好, 獨隱武陵花。
海兩分歧, 停舟偶此期。 別來何限意, 相見卻無詞。 坐永神疑夢, 愁多鬢欲絲。 趨名易遲晚, 此去莫經時。
市晴嵐花村外, 草店西, 晚霞明雨收天霽。 四圍一竿殘照裡, 錦屏風又添鋪翠。 遠浦帆歸夕陽下, 酒旆閒, 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 斷橋頭賣魚人散。 平沙落雁南傳信, 北寄書, 半棲近岸花汀樹。 似鴛鴦失群迷伴侶, 兩三行海門斜去。 瀟湘夜雨漁燈暗, 客夢迴, 一聲聲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萬里, 是離人幾行情淚。 煙寺晚鐘寒煙細, 古寺清, 近黃昏禮佛人靜。 順西風晚鐘三四聲, 怎生教老僧禪定? 漁村夕照鳴榔罷, 閃暮光, 綠楊堤數聲漁唱。 掛柴門幾家閒曬網, 都撮在捕魚圖上。 江天暮雪天將暮, 雪亂舞, 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 鉤魚人一蓑歸去。 洞庭秋月蘆花謝, 客乍別, 泛蟾光小舟一葉。 豫章城故人來也, 結末了洞庭秋月。
翁亦好禪, 借我風溪樹。 採藥多近峰, 汲泉有春渡。 幽僧時相偶, 仙子或與晤。 自許戰勝心, 彌高獨遊步。 如何區中事, 奪我林棲趣。 辭下復上, 戀石行仍顧。 宿昔情或乖, 庶幾跡無誤。 松聲莫相誚, 此心冥去住。
雨溪風捲釣絲, 瓦甌篷底獨斟時。 醉來睡著無人喚, 流下前溪也不知。
前燈火欲黃昏, 頭來去雲。 鷓鴣聲裡數家村, 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 整綸巾, 少年鞍馬塵。 如今憔悴賦招魂, 儒冠多誤身。
數尺。 江草江波同碧。 晚雨吹風才數滴。 行人心更急。 漠漠疏煙如織。 遮斷客愁不得。 腸斷故園無信息。 燈花閒手剔。
高谿且深, 蒼蒼但群木。 抽條欲千尺, 眾亦疑樸樕。 一朝蒙翦伐, 萬古辭林麓。 若遇燎玄穹, 微煙出雲族。
寺鐘鳴晝已昏, 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 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 惟有幽人自來去。
色沈沈, 松煙冪冪。 空林之下, 盤陀之石。 石上有僧, 結跏橫膝。 誦白蓮經, 從旦至夕。 左之右之, 虎跡狼跡。 十片五片, 異花狼藉。 偶然相見, 未深相識。 知是古之人, 今之人, 是曇彥, 是曇翼? 我聞此經有深旨, 覺帝稱之有妙義。 合目冥心子細聽, 醍醐滴入焦腸裡。 佛之意兮祖之髓, 我之心兮經之旨。 可憐彈指及舉手, 不達目前今正是。 大矣哉, 甚奇特, 空王要使群生得。 光輝一萬八千土, 土土皆作黃金色。 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猶自問彌勒, 我亦當年學空寂, 一得無心便休息。 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驢乘匪端的。 我亦當年不出戶, 不欲紅塵沾步武。 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行行皆寶所。 我亦當年愛吟詠, 將謂冥搜亂神定。 今日親聞誦此經, 何妨筆硯資真性。 我亦當年狎兒戲, 將謂光陰半虛棄。 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聚沙非小事。 我昔曾遊與水, 將謂他非故里。 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河無寸地。 我昔心猿未調伏, 常將金鎖虛拘束。 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無物為拳拲。 師誦此經經一字, 字字爛嚼醍醐味。 醍醐之味珍且美, 不在唇, 不在齒, 只在勞生方寸裡。 師誦此經經一句, 句句白牛親動步。 白牛之步疾如風, 不在西, 不在東, 只在浮生日用中。 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腸, 飯之腑, 長者揚聲喚不回。 何異聾, 何異瞽, 世人之耳非不聰, 耳聰特向經中聾。 世人之目非不明, 目明特向經中盲。 合聰不聰, 合明不明, 轆轤上下, 浪死虛生。 世人縱識師之音, 誰人能識師之心。 世人縱識師之形, 誰人能識師之名。 師名醫王行佛令, 來與眾生治心病。 能使迷者醒, 狂者定, 垢者淨, 邪者正, 凡者聖。 如是則非但天恭敬, 人恭敬, 亦合龍讚詠, 鬼讚詠, 佛讚詠。 豈得背覺合塵之徒, 不稽首而歸命。
中燕子龕, 路劇羊腸惡。 裂地競盤屈, 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噴, 怪石看欲落。 伯禹訪未知, 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 生長居紫閣。 六時自搥磬, 一飲常帶索。 種田燒白雲, 斫漆響丹壑。 行隨拾栗猿, 歸對巢松鶴。 時許神請, 偶逢洞仙博。 救世多慈悲, 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 蜀物多淹泊。 巖腹乍旁穿, 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 柵值垂籐縛。 鳥道悉已平, 龍宮為之涸。 跳波誰揭厲, 絕壁免捫摸。 木日陰陰, 結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裡, 任君春草深。
蒼蒼, 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 惟有喬木攙天長。 客舟何處來, 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 孤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 曉鏡開新妝。 舟中賈客莫漫狂, 小姑前年嫁彭郎。
山字的釋義

漢字山的含義及解釋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山峰並立的形狀。「山」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義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說文》

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

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

夏後代山。--《禮記·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生於山阜,處於室堂。--《荀子·賦》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旅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又如:山靄(山上的雲氣);山靈(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華~。

⒉像山的:~洪。冰~。~牆(房屋兩頭的牆)。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蠶簇:蠶已上~。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