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子春秋僅八旬,一生多難只安貧。
豈期有子登清禁,亦復如今作老人。
共羨浮榮光故里,自慚實德忝吾親。
從前萬事皆逾分,只合歸休保此身。
先生無劓何須補,上到乘成盡放懷。
松樹尚堪驅使在,為公一一捧詩牌。
先帝知公早,虛懷第一人。
至今詩禮將,惟數武宣臣。
材大雖難用,時來亦少信。
高平風烈在,威敏典刑新。
(公少受知於范希文、孫元規。
)空試乘邊策,寧留相漢身。
淒涼舊部曲,淚濕塚前麟。
雲夢連江雨,樊山落木秋。
公方占賈鵩,我正買龔牛。
共有江湖樂,俱懷畎畝憂。
荊溪欲歸老,浮玉偶同游。
骯髒儀刑在,驚呼歲月遒。
回頭雜歌哭,挽語不成謳。
先王製禮經,祠為國大事。
孟春祭風師,刺史敢有二。
齋戒升於壇,拜手首至地。
所祈動以時,生物得鹹遂。
勿鼓江海濤,害我舟楫利。
旱天六七月,會有雷雨至。
慎無吹散去,坐使百穀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際。
乃可驅雲煙,以喜萬人意。
願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財復解慍,即為天下賜。
八使重古禮,作詩歌祭義。
誠欲通神明,非徒獎州吏。
賢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先生平生無俗嗜,博取珍奇自娛戲。
案間雙尺本蛟龍,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鐵色沈沈,質白玉兮價黃金。
有時風雨暗堂室,直恐雷電相搜尋。
淨業知君專筆硯,白首殘編天眼見。
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鍛煉。
閱遍千人誰得將,主人比德端且方。
永供黃卷鎮邊幅,明窗淨幾生輝光。
先生歌成驚傑句,助發鏗鏘得君故。
何人似與郭代公,寶劍豪篇不須賦。
先生京國來,稱有母氏喪。
問之幾何時,二十餘星霜。
八月發秦淮,九月下濤江。
旦聞雲海滴,夜視星斗芒。
短服雙鬢禿,千里一葦航。
山回指會乩,孤城水中央。
昔雉堞未建,今青青者楊。
傷心至正末,四海沸鼎鐺。
縣官高不聞,藩將貪如狼。
城守人自敵,樂禍甘不祥。
一家當此時,赤腳相扶將。
水行乏舟楫,陸又無僕僮。
俄然母疾革,藥石不可攻。
暨乎屬纊際,疾斂不及停。
籐皮束木匣,稿葬東城傍。
對餐豈暇飽,欲哭且吞聲。
奉父復西邁,乞食三吳中。
三吳魚米區,辛苦副所望。
一留日頗久,沈痛割中腸。
越山豈不佳,不及我故鄉。
故鄉既已通,寒暑亦已更。
蹉跎歲月晚,念之顛且僵。
松楸日凋摧,白晝狐狸鳴。
死者若春雨,生者如晨星。
今日復何日,夙負始克償。
日出啟母欑,慟哭天無光。
黃昏問娥水,又欲趣四明。
雲有一長兄,客死與母同。
翩翩兩丹瑛,逝欲共迴翔。
走也忝越人,知先生甚詳。
先子昔筮仕,兩子同榜名。
先生文章族,冠蓋望宣城。
公侯卿大夫,郡守尚書郎。
下者仕州縣,富貴莫與京。
先生蚤有聞,秀出子弟行。
玉杯繁露學,曳履升其堂。
手中金僕姑,一發必疊雙。
大官走致饋,掃閤拜於庭。
執經問誰來,無非侯與公。
家學遠不替,新聲日揄揚。
況先生孝弟,至性合天常。
明神鑒在茲,母兄得返葬。
紛然鴟梟群,欻見孤鳳凰。
《白華》古笙詩,《棠棣》歌脊令。
錫類者穎叔,感寤於齊莊。
善始必有終,天祿非所量。
宣之山峨峨,南湖水泱泱。
玉衡夜插子,寒日朝在房。
少忍慎眠食,善達無咎殃。
我歌代虞殯,竊喜還竊傷。
先生挾冊當菑畬,不待辛勤有屋廬。
宅樣只還齊裡舊,鄉風好似穎川居。
鏡湖今日賀外監,瀛館前年虞秘書。
天下經綸猶一室,時人尚敢說吾迂。
先帝遺弓劍,排雲上紫清。
同時受顧托,今日見昇平。
先生身干若浮查,舌響霜鍾激水車。
平生樂逐胡雁起,倏游吳會忽京華。
公卿到門問窮達,未易可置吾齒牙。
今我何事亦青衫,掉頭棄擲如泥沙。
數術因之為道術,淨居與世不交加。
一醉十日醒五日,雙環妝罷覓新花。
胡塵滿眼獨不怕,此非淨居之勝耶。
先生聊一念,遺廟竟千年。
不返遼東鶴,長悲陽羨田。
月高群木影,人語一溪煙。
世事皆春夢,吾今且醉眠。
先生深臥菊花叢,曲幾圍屏杳窕通。
本為紅塵辭俗眼,豈因多病怯秋風。
交情盡付炎涼外,身計聊憑吏隱中。
相過不嫌憔悴質,只應風味與君同。
先生醉也。甚矣吾衰也。萬物不如歸去也。陶令真吾師也。籬邊菊蕊初黃。為花準備攜觴。只恐不如人意,風風雨雨重陽。
先朝神武力開邊,畫斷封疆四五千。前望隴山屯劍戟,
後憑巫峽鎖烽煙。軒皇尚自親平寇,嬴政徒勞愛學仙。
想到隗宮尋勝處,正應鶯語暮春天。
先帝親收十五人,(仁宗朝賢良十五人,今惟富鄭公、張宣徽、錢純老及余與舍弟在耳。
)四方爭看擊鵬鶤。
如君才業真堪用,顧我衰遲不足論。
出處升沉十年後,死生契闊幾人存。
他時京口尋遺跡,宿草猶應有淚痕。
先生遺世者,長謝帝京塵。
一釣桐江水,高名萬古春。
客星曾犯座,天子不能臣。
台下千帆過,風波愁殺人。
先喜見沙山,俄藏靉靉間。
雲非奪吾好,天固與人慳。
未遽清風起,何當舊觀還。
崢嶸終莫掩,茲且聽潺湲。
先生四十猶不遇,獨坐南都誰與語。
青衫弟子天下窮,饑走京城困羈旅。
高門得飯暫見肉,敝筐無實惟巢鼠。
樓頭酒貴不敢沽,三百青銅輸杜甫。
強顏講學昧時宜,漫自吟詩愁肺腑。
平生不解謁貴人,況乃令嚴門者拒。
此生自料應常爾,但願流年醉中度。
又思人世樂乃已,此外紛紛何足數。
豫期歸日在涼秋,想見西風蕩煩暑。
區區懷抱冀披豁,一尊願駐東歸櫓。
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書。
事危攀折檻,情切止乘輿。
未得陳丹悃,空令伏玉除。
天心那可問,皇怒竟何如。
氛霧昏霾久,雷霆震擊余。
傷魂逮囹圄,鞭血濺衣裾。
半刺猶憐爾,孤游孰起予。
聯翩嗟去國,蕭索苦雖居。
聖哲臨宸極,清明開太虛。
王綱重照洗,奸孽盡誅鋤。
紫詔恩初降,蒼生憤始攄。
逐臣皆見召,舊故復相於。
禁闥還通籍,官曹並直廬。
感時唯涕淚,歎逝重欷歔。
從宦心俱懶,求名術本疏。
只應旅進退,敢望獨吹噓。
翻怪無鳴鶴,堪憐似戲狙。
十年才易組,六月便驅車。
去作長途別,行將大暑袪。
涼雲停碧樹,淥水泛紅渠。
南國秋風早,西江白露初。
霜威迎獬豸,月令改蟾蜍。
世路多欹側,斯文有卷舒。
身須混涇渭,譽欲等璠璵。
霄漢看鷹隼,江湖覓鯉魚。
與君生死分,分手一躊躕。
先生柱史後,道價連城重。
火龍燎金鼎,玉樓詎可凍。
扁舟造交舊,已奏少微動。
藹然交風暢,舉世士莫共。
雪聲灑篷背,皓彩耿幽夢。
相見忻把酒,清嘯塵落棟。
原奉圯橋履,豈憚吏部甕。
六鑿方有愧,一錐煩屢痛。
益知仁者心,新詩得頻諷。
先生著名節,百世追延陵。
我評先生賢,不以能書稱。
功成磨蒼崖,盛德頌日昇。
勿書凌雲榜,華顛踏高層。
漢字先的含義
先
(會意。據甲骨文,上面是「止」(腳),下面是「人」。意思是腳已走在人的前面。本義:前進,走在前面)
同本義 [advance]
先,前進也。--《說文》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九歌·國殤》
恐為操所先。--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又如:身先士卒;爭先恐後;爭先(爭著趕到別人前頭)
尊崇;重視 [attach importance to]
安寧則長庠序,先本絀末,以禮義防於利。--《史記·本准書》
又如:先本(重視根本)
首創;開始 [initiate;begin]
不為福先,不為禍始。--《莊子·刻意》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先 <
先xiān
⒈時間或次序在前的:~前。首~。在~。事~。領~。奮勇爭~。~發制人。
⒉上代,祖宗:~人。祖~。
⒊稱去世的尊長:~兄。~父。
⒋對已死之人的尊稱:~烈。
⒌[先天]
1人或某些動物的胚胎時期:~天缺陷。
2哲學上指先於感覺,先於實踐經驗。
⒍[先生]
1老師。
2對人的敬稱:老~生。李~生。
3某些地區稱醫生。
⒎[先進]比較進步,水平高,成績好,可作為學習榜樣的:~進教師。~進工作法。
────────────────—
先xiǎn 1.《韻會》:"先,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