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報平生未殺身,難離門館起居頻。不看匣裡釵頭古,
猶戀機中錦樣新。一旦甘為漳岸老,全家卻作杜陵人。
朝天路在驪山下,專望紅旗拜舊塵。
擬回暖律到寒襟,落價休論直幾緡。
已喚楮生同一榻,肯容小女動纖塵。
窗橫梅影眠和月,路入梨雲夢著人。
欲效負暄獻天子,暖烘烘地一籠春。
擬撩社甕共治聾,難向春泥覓雁蹤。
每歎寄書多不達,孰知行役巧相逢。
道衣染褐驚新制,醉鼻添皻失老容。
盡日攜兒往何處,歸途燈暗夜鳴鐘。
擬著青衫歸拜親,青衫示著已危身。
鴉山地阻無書到,雁蕩峰高有夢頻。
節物荒涼嗟遠客,家庭笑語愧鄉人。
葵心但秉丹衷在,冬極從來又有春。
擬尋岣嶁看蟠螭,且解青鞋濯禹溪。
弔古猶疑九枝柏,談禪且問一莖虀。
虎抓崖樹供僧爨,猿摸廊碑認客題。
應接溪山無好句,滿林空羨亂蟬嘶。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擬勒移文問雨龍,麥秋忍不念吾農。
黃雲萬頃成泥爛,偏與閒簷活瓦松。
擬歸林下度餘年,底事天公不見憐。
新歲已驚青鬢換,故園還想綠陰連。
敢萌癡意貪非據,但欲冥心任自然。
今日有誰聞此語,只應白石與清泉。
擬把吟篇倚閣休,見梅時復上心頭。
家貧寺免抨{朝月換}苦,詩債還添一段愁。
擬即差,動即隔。
忘伎倆,絕聲色。
兩手揶揄懡{左右羅}休,東村有個王大伯。
擬上高峰最上頭,籃輿已賃又還休。
舊來詩眼如今別,添與江南一段愁。
擬吊英雄酒一觴,二公什膽一冰霜。
金人未殄將軍死,宋事無成國土亡。
湖上黃埃寒柏慘,沙場青血夜燐光。
生芻一束新亭淚,千古興亡說未央。
擬拉陶潛入社,不消王翰卜鄰。
有夢通華胥國,無德薰晉鄙人。
擬共孤雲結往還,更名居士小香山。
他年誰復尋遺賞,為到雲山杳靄間。
擬種蕪菁已是遲,晚菘早韭恰當時。
老夫要作齋盂備,乞得青秧趁雨移。
擬續冰壺傳,嘗賡玉糝詩。
蒸豚貴公子,卻莫遣渠知。
擬欲尋詩取次行,東風放出十分晴。
花時酒旆家家有,蠶月繅車處處鳴。
乍可腰鐮從父老,何能手板事公卿。
他年若述逸民傳,萬一中間有姓名。
擬策孤筇避冶遊,上方一塔俯清秋。
太湖夜照山靈影,頑福甘心讓虎丘。
擬歸雲壑去,聊寄宦名中。俸祿資生事,文章實國風。
聽潮回楚浪,看月照隋宮。儻有登樓望,還應伴庾公。
擬折芳馨遺所思,要將心事共謀惟。
暮雲遮斷松江路,得讀夫君別後詩。
漢字擬的含義
擬
(形聲。從手,以聲。本義:揣度,猜測)
同本義 [conjecture]
擬,度也。--《說文》
行止而擬度焉。--《周禮·射人》注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易·系辭上》
先生說的可單是擬題?--《儒林外史》
又如:懸擬(憑空虛構);擬足(揣度腳步);擬度(揣度;推測);擬跡(揣度足跡);擬題(應試舉子揣度命題)
類似;比擬 [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復舉劍擬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擬:比劃,作砍的樣子。「擬」後有「於」省略。客用劍向楚王一比劃,楚王的人頭就落到開水裡。--晉·干寶《搜神記》)
擬(擬)nǐ
⒈準備,打算:~辦。~往廣州。
⒉起草,初步設想:~稿。~訂。草~計劃。
⒊模仿,仿照:模~。~制。
⒋比,比劃,用兵器作殺人的樣子:比~。舉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