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厲日乾乾,潛蟠工躍淵。
伐謀參上策,受鉞總中堅。
田訟歸週日,民謠戴舜年。
風雲自冥感,嘉會翼飛天。
惕厲日乾乾,潛蟠工躍淵。
伐謀參上策,受鉞總中堅。
田訟歸週日,民謠戴舜年。
風雲自冥感,嘉會翼飛天。
漢字惕的含義
惕〈動〉
(形聲。從心,易聲。本義:害怕,放心不下)
同本義 [be on the alert against]
惕,懼也。--《玉篇》
惕,敬也。--《說文》
夕惕若厲。--《易·乾》。鄭註:「懼也。」
豈不使諸侯之心惕惕焉。--《國語·楚語》。註:「懼也。」
無日不惕,豈敢忘職?--《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風五十九首》
愧惕慚懼。--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惕息(憂心戒懼,不敢喘息。形容恐懼到了極點);惕惕(憂心戒懼;憂勞);惕 慮(戒慎謀慮);惕心(心有所懼)
憂傷 [distress;sad]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註:「憂
惕ti擔心,小心謹慎:提高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