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裔陵邊久,文明運算高。
三冬馳日御,一夜隕星旄。
從此通戎賂,於今襲戰袍。
威靈贍廟像,列侍寫賢豪。
民獲耕桑利,時無斥堠勞。
金繒比干櫓,未損一牛毛。
夷石心腸冰雪顏,逢時亦有好花看。
玉堂可有青氈舊?不畏風霜入骨寒。
夷齊棄封國,虞黃讓間田。
如何後世士,尺寸事爭喧。
鄰居有愧恥,況復兄弟間。
掩卷三歎息,古風何時還。
夷清韓頌古皆無,更得高平小楷書。
舊相嘉篇題卷後,蘇家能事復何如。
夷門市裡侯嬴老,公子時能釋禮過。
莫問孟嘗招致客,薛中遺俗尚應多。
夷女愁妖身畫丹,夫行親授不縫衫。
今朝死向中華地,猶上阿蘇望海帆。
夷門山北是朱門,長有丹心感舊恩。
魏勃更乖持故帚,曹參猶憶舊芳樽。
梧桐影裡蟬聲急,菡萏香中雨氣昏。
應得新詩又盈笥,使來多說在西園。
夷猶畫舫入重湖,野蝶閒鷗自笑呼。
踏遍北園桃李徑,又尋芳草到南郛。
夷光浴罷單紗藝,卓女當壚搔玉揥。
五陵年少本風流,安能棄置取封侯。¤
夷齊互崇讓,棄國從所欽。聿來及宗周,乃復非其心。
世濁不可處,冰清首陽岑。采薇詠羲農,高義越古今。
夷師本學外,仍善唐文字。吾人本尚捨,何況夷臣事。
所以不學者,反為夷臣戲。所以尸祿人,反為夷臣忌。
吁嗟華風衰,何嘗不由是。
夷女采山蕉,緝紗浸江水。野花滿髻妝色新,
閒歌欸乃深峽裡。欸乃知從何處生,當時泣舜腸斷聲。
翠華寂寞嬋娟沒,野筱空餘紅淚情。青煙冥冥覆杉桂,
崖壁凌天風雨細。昔人幽恨此地遺,綠芳紅艷含怨姿。
清猿未盡鼯鼠切,淚水流到湘妃祠。北人莫作瀟湘游,
九疑雲入蒼梧愁。
夷齊值明時,餓死西山陽。
四老生亂世,采芝以徜徉。
李業遇公孫,欲蓋反受殃。
嚴陵辭故人,萬古清名揚。
性也實有命,君子順其常。
漫漫雲間鳥,冥冥隨風翔。
海宇豈不寬,六翮有短長。
浩歌向日月,曲盡意茫茫。
夷白不應忘北湖,住持事繁無近書。
北湖頭白更饞相,何日從之聽木魚。
夷門回首限風煙,遙夜天涯有夢懸。
頌德敢言三代下,受恩今憶十年前。
安危海內占容鬢,貧乏山中倚俸錢。
早晚上書辭郡紱,野堂還借片雲眠。
夷門子弟逞豪華,不念西京谷雨花。
走馬城東玉仙醉,著身海角敢咨嗟。
夷齊怨惡本不念,堯桀是非今亦忘。
不知伍子嗔何甚,魄化為潮日夜忙。
夷甫諸人骨作塵,至今黃屋尚東巡。
度兵大峴非無策,收泣新亭要有人。
薄釀不澆胸壘塊,壯圖空負膽輪囷。
危樓插斗山銜月,徙倚長歌一愴神!
夷俗華風事事違,矯情隨物動非宜。
腥膻餚膳嘗皆遍,繁促聲音聽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緇。
退之南食猶成詠,若到窮荒更費辭。
夷門魏公子,來過抱關人。
車馬立市中,貴義不恥貧。
市人無不驚,此老面黧皴。
豈將流俗眼,能辨玉與珉。
爾後幾千載,此賢埋埃塵。
誰謂四君子,蹈古猶比辰。
上馬後苑門,訪我東城闉。
為公開蓬戶,沽酒焚紫鱗。
銀杯青石盤,共飲不計巡。
薄暮各已醉,歡笑頹冠巾。
來既無猜嫌,去亦無疏親。
曷若世上士,惟顧勢力均。
漢字夷的含義
夷
(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國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
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佈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後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說文》
夷有九種。--《後後漢書東夷傳》
宅喁夷。--《書饒典》。馬註:「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國或外國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南撫夷越。--《三國誌諸葛亮傳》
夷船由泥城。--《廣
夷yi
⒈〈古〉我國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東~。也泛指少數民族:四~。
⒉舊指外國或外國的:~情。
⒊平輩。
⒋平安,平坦:化險為~。夫~以近,則游者眾。
⒌剷平,消滅:~去險阻。~族(〈古〉酷刑之一。一人有罪,殺盡家族)。
⒍[夷然]泰然,鎮定的樣子。
⒎[夷猶][夷由]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