絃管燕京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鶤鵬溟北思千里,雞犬淮南盡九天。
傀儡漸憑樽酒盡,佯狂差較世人賢。
萬般迷誤能排解,益信空華在眼前。
絃歌流化記琴堂,樵魯難言愧互鄉。
正對薇花揮翰墨,猶能春草夢池塘。
絃歌不救魯,告諭難入巴。
世事蛇赴壑,吾生狗喪家。
絃管之流聲,景物之感情。
激徵含商,舒華發英。
固所以合融怡寺自然,而惜流轉之不停。
亦猶夫見穿花之蛺蝶,賦點水之晴蜓。
思盡醉於風光,而典春衣於杜陵也。
絃管入春波面醉,雲天開鏡畫中行。
絃歌試宰日,城闕賞心違。北謝蒼龍去,南隨黃鵠飛。
夏雲海中出,吳山江上微。甿謠豈雲遠,從此慶緇衣。
弦誦琅琅兩岸聞,此風萬足張吾軍。
兒童相顧驚相問,莫是當年舊主人。
弦弦相趁不相離,入調頻將玉手移。
最恨曲終人散後,影分行斷各參差。
弦筈相銜,網珠相對。
發百中而箭箭不虛,攝眾景而光光無礙。
得言句之總,持住遊戲之三昧。
妙其間也宛轉偏圓,必如是也縱橫自在。
弦泛龍香細撥,聲回花底鶯雛。低眉信手巧工夫。猶帶巫煙楚雨。人占東風秀色,花籠寶髻真珠。錦絛金鳳要人扶。只恐乘鸞飛去。
絃歌密意寄南風,豈易形容長養功。
地厚天高何以報,祝堯惟有壽無窮。
弦清撥剌語錚錚,背卻殘燈就月明。
賴是心無惆悵事,不然爭奈子弦聲。
絃歌到處即熙然,桑柘青含淡淡煙。
肯倩奇花樹民怨,為人歲歲作春妍。
弦貞五條音,松直百尺心。貞弦含古風,直松凌高岑。
浮聲與狂葩,胡為欲相侵。
弦箭文章苦未休,權門奔走喘吳牛。
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
絃歌蕩思。
誰與銷憂。
臨川慕思。
何為泛舟。
豈無和樂。
游非我鄰。
誰忘泛舟。
愧無榜人。
絃管千家沸此宵,花燈十里正迢迢。
閒閨驀地停杯憶,如許春光伴寂寥。
弦急無和聲,行疾多窘步。
從容應萬變,乃有天下度。
先生經綸才,所至祛百蠹。
一州直易耳,治者弗敢措。
弱翁霽威嚴,猶被功名誤。
孰知觀過仁,一蹴超聖處。
絃歌聲時三瓢安,士友催詩送長官。
律己十分無可議,愛民一念未嘗寒。
更知耐事知公少,留取清名作樣看。
百姓越疆歸令問,恩流職外此尤難。
絃歌容與倦將迎,五斗看來一羽輕。
若也兒曹如此意,可容千載擅清名。
漢字弦的含義
弦
(會意。左為「弓」,右為「絲」。弓弦是用絲做成的。本義:弓弦)
同本義 [bowstring]
弦,弓弦也。從弓,像絲軫之形。--《說文》
無待韋弦。--《文選·王文憲集序》
故佩弦以自急。--《韓非子·觀行》
引弦而戰。--《淮南子·人間訓》
撫弦登陴。--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又如:弦箭(弦上之箭);弦栝(弓弦和箭末扣弦處)
弓弩 [bow]。如:弦刃(弓和刀);弦木(指弓);弦矢(弓箭)
樂器上的腸線或金屬絲 [string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弦而鼓之。--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朝歌夜弦。--唐·杜牧《阿房宮賦
弦(絃)xian
⒈彎弓上發箭的繩,一般用牛筋製成:弓~。箭在~。
⒉半圓的月亮:上~(初八、初九的月亮)。下~(農曆廿二、廿三日的月亮)。
⒊數學名詞:
1直線與圓相交,夾在圓周以內的部分。
2直角三角形中對著直角的邊。
⒋樂器上用於發音的絲線、銅線、鋼線等。
⒌[弦子]、[三弦]樂器名。
⒍鐘錶等的發條:換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