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利俗著人深,灑灑衿懷可出塵。
指日洞陽斤斧息,開山一著要當人。
滔滔沔鄂留,有靦三宿桑。
持缽了白日,事賤丸蛣蜣。
念當去石友,煙席閃灑湘。
為群試歌商,歌短意則長。
滔天來洚水,震瓦戰昆陽。
此敵猶能御,春寒不可當。
滔滔法海,清濁混流。
湛湛禪河,魚龍變化。
杳杳無涯際,澄澄徹底寒。
短棹孤舟,徒誇好手。
長竿畫舫,方稱男兒。
風浪撳天,雲雷匝界。
絲綸便擲,不顧危亡。
靈鰲錦尾上鉤來,跛鰲盲龜隨浪去。
滿船裝載,月渚蘆灣。
共樂昇平,同歌道泰。
從前祖業,豈假外求。
截流到岸之人,且道是何面目。
須彌頂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處高。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晚聞道,從今閉口不論文。
灩翻白獸樽中酒,歸煮青泥坊底芹。
要識老僧無盡處,床頭牛蟻不曾聞。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閱幾世人,復歎誰家子。
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滔滔樂流水,赴海無歸期。
亭亭右轉日,今茲復來茲。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希
思慮復營營,恐為達者嗤。
滔滔彼居士,誰得似君真。
盍駐香山社,俄拋病室身。
首邱存故我,手澤付何人。
此理本來悟,浮生一窖塵。
滔滔皆魯客,難得是心知。到寺多同步,遊山未失期。
雲低春雨後,風細暮鍾時。忽別垂楊岸,遙遙望所之。
滔滔不持戒,
兀兀[1]不坐禪。
釅[2]茶三兩碗,
意在钁頭[3]邊。
滔天筆勢百川東,小待清霜萬壑空。
能草子虛上林賦,更須收斂入檀弓。
滔滔隨岫遠,{亹}{亹}浸沙寒。
萬古去不極,幾人來此看。
放乎知有本,逝者若為難。
瞪目斜陽裡,雙鷗下碧瀾。
滔滔東流水,赴海無歸期。
亭亭右轉日,今茲復來茲。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希
思慮復營營,恐為達此嗤。
滔滔江漢引微茫,川路西來蜀道長。
象齒舊通周貢賦,蠶叢新叛漢衣裳。
雨消青草湖頭瘴,葉落黃陵廟裡霜。
十二碧峰看不見,空令神女怨高唐。
滔滔陸海與潘江,得似韓渠受籍瀧。
天下美官容易得,世間清論苦難降。
龍隨凡介便儔伍,鶴聳孤雲誰等雙。
一馬二童吾計決,山中花竹總麾幢。
滔滔世事黯難言,忽忽光陰況晚年。
草野姓名螢爝裡,江湖消息馬風前。
論交有得無新故,處變如常是聖賢。
何幸相知足磨琢,言詩須到賜商邊。
滔滔天地間,非我安知我。
大兒王子猷,小兒文與可。
滔滔東流水,赴海無歸期。
亭亭右轉日,今茲復來茲。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希
思慮復營營,恐為達士嗤,
滔天逆黨作兵端,坐致酋渠詔意寬。
鹹與惟新皆赤子,釋囚盡復漢衣冠。
滔滔無問說,只為太親切。
有誰曾共聞,山河齊漏洩。
漢字滔的含義
滔〈形〉
(形聲。從水,舀聲。本義:水勢盛大的樣子)
同本義 [inundating]
滔,水漫漫大貌。--《說文》
滔,漫也。--《廣雅》
象恭滔天。--《書·堯典》
浩浩滔天。
汶水滔滔。--《詩·齊風·載驅》
滔滔江漢。--《詩·小雅·四月》
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書·益稷》
又如:滔涸(水漫溢與乾涸);滔漭(水瀰漫浩廣的樣子);滔滔滾滾,滔漫(大水漫溢)
傲慢,專橫霸道 [haughty]
士不濫, 官不滔。--《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又如:滔德(倨慢不恭的品格)
廣大 [wide and long]。如:滔土(廣闊的土地);滔窕(廣遠不著邊際)
滔
滔tāo
⒈瀰漫,充滿:洪水~天。~天大罪。
⒉[滔滔]
1水勢很大:波浪~ ~。
2連續不斷:~ ~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