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中二千石,罷能輒圖真。
揆予本完士,蚤蒙善養仁。
執笏班華位,飛綏侍邃宸。
如何金紫服,乃裹丘壑身。
西南一面重,朅來駕朱輪。
牽拙歲再期,初無德在民。
形象安足紀,崖略聊自陳。
質陋眸子瞭,志泰眉宇伸。
誰謂彼其子,而傳阿堵神。
爵裡三十八,赫赫多名臣。
瞻前謝前哲,垂後慚後人。
忝竊嚴陵郡,依稀陸放翁。
作詩逾萬首,浪仕只千窮。
醉臣三更後,閒吟兩紀中。
時時落幽夢,漁笛鑒湖東。
忝居言偃室,偶在鄭公鄉。
盡識階庭秀,多窺屋壁藏。
數行杜陵淚,一瓣孔林香。
吾老無行役,何由瀝奠觴。
忝班清禁接嚴徐,詔侍延英訪對初。
滄海煙霞連太液,丹宵日月近雕裕
明廷已奏河汾策,紫府誰將姓字書。
從此青雲知有路,致君材業不應疏。
忝職畿甸淹,濫陪時俊後。才輕策疲劣,勢薄常驅走。
牽役勞風塵,秉心在巖藪。宗賢開別業,形勝代希偶。
竹繞清渭濱,泉流白渠口。逡巡期賞會,揮忽變星斗。
逮此乘務閒,因而訪幽叟。入來殊景物,行復洗紛垢。
林靜秋色多,潭深月光厚。盛香蓮近拆,新味瓜初剖。
滯拙懷隱淪,書之寄良友。
忝司宮鑰忽三年,恩借閒州得穎川。
楚北蒼茫軒後野,國南膏沃許人田。
漢台褒鳳今難繼,荀裡占星俗尚傳。
更賴鴨陂能慰我,鈴齋西畔似江天。
漢字忝的含義
忝〈動〉
(形聲。從心,天聲。本義:羞辱,愧對;辱)
同本義 [disgrace]
忝,辱也。--《說文》
無忝祖考。--《書·君牙》
辟不辟,忝厥祖。--《書·太甲上》。傳:「忝,辱也。」
無忝爾所生。--《詩·小雅·小宛》
二十忝科名。--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有忝(有愧於;有辱)
榮幸[做] [have the honor to be]--用作謙詞。
如:忝列門牆;忝在知交
同「腆」。挺起;凸出 [throw forward]
假僧接刀在手,解開衣服,忝起胸膛,將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忽喇的響一聲,把腹皮剖開。--《西遊記》
忝 〈副〉
表示愧於進行某事 [unworthy
忝tiǎn辱。〈引〉愧:~承。~在至交。~列門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