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陽薰蓋壤,麗景日以新。
婭奼花媚晝,嚘嚶鳥鳴晨。
紛華易消歇,非久淪沙塵。
舉世競芳菲,湎若嗜飲醇。
豈知有至味,澹然嚌道真。
試問金谷天,何如簞瓢人。
熙事成兮,始終潔齊。
籩豆徹兮,撙節靡垂。
靈有嘉兮,降福孔皆。
票然逝兮,我心孔懷。
熙事既成,嘉籩告嚴。
洋洋來臨,藹藹布列。
配帝其功,在天對越。
允集叢釐,萬邦和悅。
熙然伏運慶當千,初見簫韶被管弦。
況際軺車臨樂國,更張綺席會群仙。
歡聲已逐鏗鏘奏,和氣方隨律呂宣。
何日九重頒召節,好陪鵷鷺聽鈞天。
熙熙台上。秋色增清壯。和氣溢,祥煙揚。淮山供雜俎,湖水浮新釀。人共仰,貔貅坐擁詩書將。簫鼓聲嘹亮。珠翠環相向。回妙舞,遲妍唱。竟斟長命斝,同試滄溟量。鋒車往,東歸遂繼華原相。
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
有二鵲棲其廳事,訖侯之去,鵲亦送之,漳人異焉。
為賦此詩。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於家。
家有五畝園,鳳集桐花。
是時烏與鵲,巢鷇可俯拏。
憶我與諸兒,飼食觀群呀。
裡人驚瑞異,野老笑而嗟。
雲此方乳哺,甚畏鳶與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眾鳥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魚與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無華。
臨漳所全活,數等江干沙。
仁心格異族,兩鵲棲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對空楂楂。
善惡以類應,古語良非誇。
君看彼酷吏,所至號鬼車。
熙寧歲丙辰,海內厄安石。
慶元歲丙辰,偽學禁如織。
寶佑復丙辰,衣冠墮荊棘。
龍蛇數雲惡,鄭玄炳先識。
諸生不齰舌,投荒誠予職。
鵂鶹號屋頭,鼯鼠攪床側。
雲集膚已粟,日出汗欲亦。
瘴癘半南州,可軒靠神力。
所寓乃略同,蒼苔共岑寂。
丙辰自丙辰,焚香且讀易。
熙寧壬子歲,少華忽然崩。
七社民俱死,九泉神不寧。
昔天無駭,曠古未之聆。
燮理陰陽者,如何略不驚。
熙寧六年九月,天章閣待制李公,自登州來守此邦。
愛其山川泉石之勝,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於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將復用,懼其不能久矣。
明年二月,詔書移牧河間,邦之父兄皆惜其去。
雖公亦將留焉而不可得也。
於是數與其僚燕於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將復老於此。
」酒酣,賦詩以別,從而作者三人。
公平生喜為詩,所至成編,及來此邦而未嘗有所為,故尤貴之。
遂相與刻於石,以慰邦人之思焉。
東來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談笑萬事畢,樽罍眾客俱。
高情生遠岫,清興發平湖。
坐使羈游士,能忘歲月徂。
縱歡真樂易,恨別不須臾。
廟幄新謀帥,河間最近胡。
安邊本餘事,清賞信良圖。
應念茲園好,流泉海內無。
熙河形勢壓西陲,不覺連營列漢旗。
天子坐籌星兩兩,將軍歸佩印纍纍。
稱觴別殿傳新曲,銜璧名王按舊儀。
江漢一篇猶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熙寧歲壬子,春旱初可怪。
不雨訖夏尾,天地一爐鞴。
赤日裂厚土,黃埃沒經界。
農夫望雲霓,脰折意未懈。
侍中守北門,撫俗先罷瘵。
閔雨憂更深,遍禱劇齋戒。
老宮與佛廟,三日一往拜。
冠者厭於咒,褐者勞於唄。
雨應絕不聞,煩鬱何由快。
憑誰訴天公,請執乖龍械。
熙寧十年秋,河決澶淵,注鉅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絕流,而濟、楚大被其害,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餘日不退,吏民疲於守禦。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風終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復故道,聞之喜甚,庶幾可塞乎。
乃作《河復》詩,歌之道路,以致民願而迎神休,蓋守土者之志也。
君不見西漢元光元封間,河決瓠子二十年。
鉅野東傾淮泗滿,楚人恣食黃河鱣。
萬里沙回封禪罷,初遣越巫沉白馬。
河公未許人力窮,薪芻萬計隨流下。
吾君仁聖如帝堯,百神受職河神驕。
帝遣風師下約束,北流夜起澶州橋。
東風吹凍收微淥,神功不用淇園竹。
楚人種麥滿河淤,仰看浮槎棲古木。
熙熙二百年,朝野當豐豫。
鳳鸞方頡頏,群雀亦爭翥。
黃鶴生林中,躊躇獨不去。
豈敢思乘軒,兼懷矰繳慮。
芃芃禾黍秋,雞騖俱晏如。
六翮將安施,長依蓬蒿祝
風飆起無時,未審安巢處。
莫作九皋鳴,有生實多懼。¤
熙熙垅畝扇和風,簇簇人煙野色濃。
培溉桑麻沿汲路,經行齊麥省耕農。
飲牛潤暖山搖影,接果枝青蘚拆封。
酒熟花香村欲社。芒鞋籐杖似從容。
熙肅琨庭,載升金記。
迺導迺陪,威儕濟濟。
天步繼臨,孝誠行矣。
聲容也昭,中外悅喜。
熙寧事作祟寧樣,嘉佑政為元佑師。
但得至誠行號令,坐令風俗似當時。
熙洽壬辰際,剛明十載初。
祥風開宇宙,粹質產瓊琚。
年齒終童右,文章兩漢餘。
體將時格變,名向榜頭書。
多病侵絲鬢,清顏侍玉除。
溫恭扶國是,端直屏奸渠。
良月春先暖,豐年日自舒。
潛藩來騎鼎,故里去程徐。
北虜盟方締,蠻陬櫱已鋤。
顧言歸補袞,敷澤偏坤輿。
熙定相望百餘年,又有人如古鐵頑。
日落尚憐今夕路,月明無恙舊時出。
朱紅野實堆盤裹,粉白詩牌滿壁間。
欲為慈顏供一笑,更留數語任渠刪。
熙春堂下花無數。紅紫映、桃溪路。蝶往蜂來知幾許。翠筠亭外,綠陽堤畔,時聽嬌鶯語。綺筵羅列開樽俎。況總是、神仙侶。競舉笙歌持玉醑。介公眉壽,年年此日,常與花為主。
熙台楚觀小開樽,老去登臨易斷魂。
蹀血龍荒平昔志,即今搔首望中原。
漢字熙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