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
千載倚修堤,三吳達高塗。
衛軍弛馬牧,令尹司官湖。
濬中深有蓄,豐外堅無虞。
往昔水冒沒,傷哉人愁吁。
雨常夏潦盈,旱必秋田枯。
民功念久隳,邦患諗預圖。
忽驚華構敞,豈為從覽娛。
溪落露魴鯉,草長戲鷗鳧。
丹霞出雲表,翠巘亙天隅。
緬懷謝公言,希跡巖棲徒。
且復與閭裡,共守桑府區。
捍撥金泥雅制新。紫檀槽映小腰身。婭奼雛鶯相對語。欣睹。上林花底暖生春。颯颯胡沙飛指下。休訝。一般奇絕稱精神。向道曲終多少意。須記。昭陽殿裡舊承恩。
捍不求知色自然,朝來何許雪華鮮。
如行佛國參知識,未嫁仙姿益淨娟。
梅子已黃猶夜雨,客遊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潤,不費熏爐一炷煙。
捍撥雙盤金鳳,蟬鬢玉釵搖動。畫堂前,人不語,弦解
語。
彈到昭君怨處。翠蛾愁,不抬頭。
捍撥紫槽金襯,
雙秀萼,兩回鸞。
齊學漢宮妝樣,
競嬋娟。
三十六弦蟬鬧,
小弦蜂作團。
聽盡昭君幽怨,
莫重彈。
捍撥聲傳酒綠,薔薇面襯宮黃。嬌波斜入鬢雲長。眉與春山一樣。瀟灑不禁疏瘦,低回猶似思量。換花梨葉晚陰涼。說與三年夢想。
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
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詩,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頃桑麻在船底,空餘石發掛魚衣。
日輪亭午汗珠融,誰識南訛長養功。
暴雨過雲聊一快,未妨明月卻當空。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並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
漢字捍的含義
捍
(古字作「扞」,後作「捍」。形聲。從手,旱聲。本義:抵禦;保衛)同本義 [defend;guard;protect]
扞,以手扞,又衛也。--《廣韻》
親帥扞之。--《左傳·文公六年》
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左傳·成公十二年》
而設以國為王扞秦。--《戰國策·西周策》
若手足之扞頭目。--《漢書·刑法志》
能扞大患則祀之。--《禮記·祭法》
守一城,捍天下。--韓愈《張中函傳後敘》
又如:捍塞(防堵,阻塞);捍難(抵禦外侮);捍遏(以武力阻隔);捍城(護衛城池);捍救(捍衛;救援);捍護(防衛;護衛);捍屏(捍蔽。屏藩)
捍
古代射者
捍(扞)han
⒈保衛,抵禦:~衛邊疆。~賊寇。
⒉[捍格]牴觸,抗拒,互不相容:~格不入(互相牴觸,不能適合)。
────────────────—
捍gǎn 1.擀。 2.桿。參見"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