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端異味已全拋。松竹煙雲作淡交。
有口不吞三世佛,一天風月任蕭騷。
舌吐梅仁顆,心含豆角花。
折來無處著,留取愛名嘉。
舌本瀾翻郭璞書,試今措手驗何如。
星辰聚處收玄武,江漢潮邊避尾閭。
山水流形開闔後,陰陽受氣混淪初。
要參融結玄機破,心眼長教等太虛。
舌上雷轟一默間,纖塵不動鼓波瀾。
拈花會上人無數,輸與頭陀一破顏。
舌貫鼻端,牛行虎視。
祗者形模,轉增聾戾。
萬丈寒潭兮泐水無波,千仞寶山兮浮圖銷翠,
八十四人兮猶居學地。
舌頭一臠肉,口唇兩片皮。
其間無固必,分外莫猜疑。
趙州古佛,雲門聖師,
歷歷機頭不掛絲。自然桃李成蹊去,
那是春風作意吹。
舌端豪氣吐長虹,四海一身無處容。
不向北山求刺虎,便從南海學屠龍。
鼎須劉辟方成器,劍到魏齊那是鋒。
欲抱不平朝玉帝,夢魂飛上祝融峰。
舌在休誇術未窮,且將蹤跡托漁翁。
芙蓉澤國瀰漫雨,禾黍田苗掩冉風。
身計未成先業廢,心懷欲說舊交空。
楚雲吳樹無窮恨,都在蕭條隱幾中。¤
舌頭肉一臠,口唇皮兩片。
有時說道談禪,忽地轟雷掣電。
萬機影銷,一色功轉。
本來無物鏡非台,胡漢不痕何所見。
舌在貧何害,脾清瘦不妨。
天心半夜子,道脈一分陽。
山色春秋老,梅花天地香。
半爐煨芋火,意味頗悠長。
舌端偷得不傳機,說破人生不載疑。
造物密教偉寫信,秋風已為長蟾枝。
平時拍手儻來話,今日回頭真個奇。
除卻唐朝袁與李,問君此外更饒誰。
舌頭不出口,三三成九九。
算到香台還,彼此落人後。
舌本瀾翻千丈雪,眼青錦鏡一壺冰。
瞎驢種草有如此,滅卻凌霄正續燈。
漢字舌的含義
舌〈名〉
(會意。從干,從口。本義:舌頭)
同本義 [tongue]
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從干,從口,會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說文》
兌為口舌。--《易·說卦》
心在竅為舌。--《素問·陰陽應像大論》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又如:舌舉(舌翹起而不能動。指理屈詞窮);舌撟不下(翹起舌頭。形容驚訝或害怕的樣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說話);舌敞唇穿(舌爛辰破,舌爛唇乾);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說話過多,舌頭乾燥,嘴唇焦裂。形容費盡口舌、反覆申說、勸道。也作舌敝唇焦)
代指言語 [l
舌she
⒈辨別滋味,幫助咀嚼和發音的器官,位於口腔底部:~頭。
⒉鈴、鐸等內部的錘。
⒊像舌的東西:帽~。火~。
⒋[舌戰]〈喻〉論辯激烈:~戰群儒。
⒌[舌耕]舊指以教書謀生。
⒍[舌鋒]轉化為尖銳流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