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結尾的詩詞,路字結尾古詩詞,結尾字是路字的古詩,最後1個字是路字的詩句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築成台榭, 種成花柳, 更又教成歌舞。 不知誰為帶湖仙, 收拾盡、壺天風露。 閒中得味, 酒中得趣, 只恐天還也妒。 青山縱買萬千重, 遮不斷、詔書來
江南又歎流寓。 指芳物、伴人遲暮。 攪晴風絮。 弄寒煙雨。 春去更無尋處。 石城樓觀青霞舉。 想艇子、寄誰容與。 斷雲荊渚。 限潮湓浦。 不見莫愁歸
高下八九尺, 東西六七步。 突兀當廳坐, 幾許遮賢
憶得延州, 舊曾相見, 東城近東下住。 被若著意引歸家, 放十分、以上抬舉。 小樣羅衫, 淡紅拂過, 風流萬般做處。 怕伊驀地憶人時, 夢中來、不要迷
雨濕東風, 誰家燕子穿庭戶。 孤村薄暮。 花落春歸去。 浪走天涯, 歸思縈心緒。 家何處。 亂山無數。 不記來時
催共一霎清明雨。 留得東風且住。 兩岸柳汀煙塢。 未放行人去。 人如雙鵠雲間舉。 明夜扁舟何處。 只向武陵南渡。 便是長安
三度別君來, 此別真遲暮。 白盡老髭鬚, 明日淮南去。 酒罷月隨人, 淚濕花如霧。 後月逐君還, 夢繞湖邊
風前簾幕沾飛絮。 家在垂楊深處住。 倚樓無語憶郎時, 恰是去年今日去。 帝城簫鼓青春暮。 應有多情遊冶處。 爭知日日小闌干, 望斷斜陽芳草
風流最數宣城, 奇山秀水神仙府。 琴高台畔, 花姑壇上, 鸞翔鳳舞。 春度玉墀, 月升金掌, 榮分銅虎。 想少陵, 知有異人間出, 三百載、留佳句。 歲歲椒盤柏斝, 到明朝、又還重舉。 陽和散作, 千巖瑞雪, 兩溪甘雨。 汲取恩波, 釀成祿酒, 慶公初度。 有東風傳報, 都人已為, 築沙堤
問梅花、幾人邀詠, 平生見外騷楚。 相思一夜羅浮遠, 姑射仙姿何處。 情未吐。 □□□、雄蜂雌蝶空相遇。 歲年孰與。 歎皓首相看, 冰心獨抱, 謾作廣平賦。 黃昏暮。 半點酸辛誰訴。 壽陽眉恨妖嫵。 南來北使無明眼, 細認杏花真譜。 私自語。 道消息、孤根還有春風主。 啟明未舉。 聽畫角吹殘, 馬頭搖夢, 人已山陽
鳴鞭過酒肆, 袨服游倡門。 百萬一時盡, 含情無片言。 西行一千里, 暝色生寒樹。 暗聞歌吹聲, 知是長安
海上不同來, 關中俱久住。 尋思別山日, 老盡經行樹。 志業人未聞, 時光鳥空度。 風悲漢苑秋, 雨滴秦城暮。 佩玉與鏘金, 非親亦非故。 朱顏枉自毀, 明代空相遇。 歲晏各能歸, 心知舊岐
兩河春草海水清, 十年征戰城郭腥。 亂兵殺兒將女去, 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無人旋風起, 鶯啼燕語荒城裡。 春色不揀墓傍株, 紅顏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來那得知, 今人看花古人墓, 令人惆悵山頭
水西雲北, 記前回同載, 高陽伴侶。 一色荷花香十里, 偷把秋期頻數。 脆管排雲, 輕橈噴雪, 不信催詩雨。 碧筒呼酒, 秀箋題遍新句。 誰念病損文園, 歲華搖落, 事與孤鴻去。 露井邀涼吹短髮, 夢入蘋洲菱浦。 暗草飛螢, 喬枝翻鵲, 看月山中住。 一聲清唱, 醉鄉知有仙
之苦, 自伐去也。 歸塗悄然念之, 作此以示同行。 稠塘舊是花千樹。 曾泛入、溪深誤。 前度劉郎重喚渡。 漫山寂寂, 年時花下, 往往無尋處。 一年一度相思苦。 恨不拋人過江去。 及至來時春未暮。 兔葵燕麥, 冷風斜雨, 長恨稠塘
憶舊時、東方□郡, 東原儘是佳處。 梁都破了壽南渡, 幾遍狐號鱔舞。 君試覷。 環一抹荒城, 草色今如許。 芳華舊地。 曾一上飛雲, 歌台酒館, 落日亂鴉度。 吟情苦。 滴盡英雄老淚。 淒酸非是兒女。 西湖似我西湖否。 只怕不如西子。 秋欲暮。 要一看秋波, 又自催歸計。 休□浪語。 待過江說與, 高車駟馬, 今是朝天
中原胡馬塵。 方士歸來說風度。 梨花一枝春帶雨。 分釵半鈿愁殺人, 上皇倚闌獨無語。 無語。 恨如許。 方士歸時腸斷處。 梨花一枝春帶雨。 半鈿分釵親付。 天長地久相思苦。 渺渺鯨波無
倦客乘歸舟, 春溪杳將暮。 群林結暝色, 孤泊有佳趣。 夜山轉長江, 赤月吐深樹。 颯颯松上吹, 泛泛花間露。 險石俯潭渦, 跳湍礙沿溯。 豈唯垂堂戒, 兼以臨深懼。 稍出回雁峰, 明登斬蛟柱。 連雲向重山, 杳未見鍾
我向河南來, 伊向河西去。 客裡相逢只片時, 無計留伊住。 去住總由伊, 莫把眉頭聚。 安得并州快剪刀, 割斷相思
詞, 為賦水龍吟。 薌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 高宗皇帝御書所賜名也, 與盤園相並雲斷崖千丈孤松, 掛冠更在松高處。 平生袖手, 故應休矣, 功名良苦。 笑指兒曹, 人間醉夢, 莫嗔驚妝。 問黃金余幾, 旁人欲說, 田園計、君推去。 歎息薌林舊隱, 對先生、竹窗松戶。 一花一草, 一觴一詠, 風流杖屨。 野馬塵埃, 扶搖下視, 蒼然如許。 恨當年、九老圖中, 忘卻畫、盤園
路字的釋義

漢字路的含義及解釋

路〈名〉

(形聲。從足,各聲。本義:道路)

同本義 [road]

路,道也。--《說文》

路,途也。--《爾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戶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禮·地官》。註:「途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遵彼大路兮。--《詩·鄭風·遵大路》

艮為徑路。--《易·說卦》

遂迷,不復得路。--陶潛《桃花源記》

又如:路奠(出殯時,親友在靈柩經過的路上設供桌祭奠);路贐(友人相贈的路費);路引(行路的通行憑證);路歧(路歧人。宋元時對沿街賣藝人的俗稱;貧賤的

路lu

⒈道,來往的通道:~途。~徑。道~。鐵~。〈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條理,途徑:出~。思~。活~。忠諫之~。

⒊方面,地區:幾~進攻。東~貨物。

⒋種類:頭~貨。大~貨。三~貨。

⒌〈古〉車:篳~(柴車)。

⒍宋、元時代行政區域名稱。宋代的"路"相當於現代的"省";元代的"路"相當於現代的"地區"。

────────────────—

路luo 1.通"落"。以繩周繞。 2.通"樂"。 3.見"路人"。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