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百果中,唯棗凡且鄙。
皮皴似龜手,葉小如鼠耳。
胡為不自知,生花此園裡。
豈宜遇攀玩,倖免遭傷毀。
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
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
東風不擇木,吹照長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盡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視。
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
君求悅目艷,不敢爭桃李。
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
太原一男子,自顧庸且鄙。
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
既居可言地,願助朝廷理。
伏閣三上章,戇愚不稱旨。
聖人存大體,優貸容不死。
鳳詔停舍人,魚書除刺史。
置懷齊寵辱,委順隨行止。
我自得此心,於茲十年矣。
餘杭乃名郡,郡郭臨江汜。
已想海門山,潮聲來入耳。
昔予貞元初,羈旅曾游此。
甚覺太守尊,亦諳魚酒美。
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
尚擬拂衣行,況今兼祿仕。
青山峰巒接,白日煙塵起。
東道既不通,改轅遂南指。
自秦窮楚越,浩蕩五千里。
聞有賢主人,而多好山水。
是行頗為愜,所歷良可紀。
策馬度藍溪,勝游從此始。
竹貞鎮雲中,縱遊兵掠鄉鄙。
張思孝妻華氏,偕子婦劉,罵賊死之。
作《雲中兩烈婦》。
雲中兩烈婦,風節何雄哉。
婦姑誓同死,軍馬倏已來。
姑言我死命之遭,爾方年少不得逃。
欲自經不得索,欲自刎不得刀。
少婦潛致詞,不用刀與索。
兒當激賊怒,婦姑頭共斫。
姑如湛盧劍,罵賊獵獵生剛風。
婦如黃間弩,蹶張放弦氣愈雄。
厲聲奮激膺賊鋒,萬古雙烈誇雲中。
縱得美官,人亦見鄙。
若博群書,更堅素履。
雖處常流,亦超塵軌。
一旦進為,必兼眾美。
堪笑我心,如頑如鄙。
兀兀騰騰,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亦不造罪。
不曾利人,亦不私己。
不持戒律,不徇忌諱。
不知禮樂,不行仁義。
人間所能,百無一會。
饑來吃飯,渴來飲水。
困則打睡,覺則行履。
熱則單衣,寒則蓋被。
無思無量,何憂何喜。
不悔不謀,無念無意。
凡生榮辱,逆旅而已。
林木棲鳥,亦可為比。
來且不禁,去亦不止。
不避不來,無贊無毀。
不厭醜惡,不羨善美。
不趣靜室,不遠鬧市。
不說人非,不誇己是。
不厚尊崇,不薄賤稚。
親愛冤仇,大小內外。
哀樂得喪,欽侮險易。
心無兩睹,坦然一揆。
不為福先,不為禍始。
感而後應,迫而後起。
不畏鋒刀,焉怕虎兕。
隨物稱呼,豈拘名字。
眼不就色,聲不來耳。
凡所有相,皆屬妄偽。
男女形聲,悉非定體。
體相無心,不染不礙。
自在逍遙,物莫能累。
妙覺光圓,映徹表裡。
包裹六極,無有遐邇。
光兮非光,如月在水。
取捨既難,復何比擬。
了茲妙用,迥然超彼。
或問所宗,此而已矣。
守道宋高士,築室齊東鄙。
植竹看歲寒,種田助形委。
束書捐古今,抱易究生死。
不以外移內,不以行責止。
九十留童顏,湖山飽清視。
或顧先生雲,時平可以起。
先生本無求,棄置如敝屣。
俄聞與物化,精一未嘗毀。
汗簡書逸民,義風洗貪士。
東望呈肺肝,遙瀉一卮水。
逸諺戲侮,博弈頑鄙。
投之生黎,俾勿冠履。
霜降稻實,千箱一軌。
大作爾社,一醉醇美。
清而不和,隘而多鄙。
和而不清,慢而鮮禮。
既和且清,義無定體。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莫為之先,冥不謂鄙。
一夫前行,百夫具履。
以為不信,出視同軌。
期爾十年,風變而美。
側席念賢俊,旁求逮凡鄙。
謬當南宮薦,重此柏台委。
命嚴孰敢後,中夜去田里。
鄰友贈予邁,切切語未已。
妻孥獨無言,揮淚但相視。
於時十月交,悲風日夜起。
輕舟溯極浦,琴瑟向枯葦。
驚鳧亂沙曲,孤獸嗥荒市。
回首望舊廬,煙霧空迤邐。
撫膺獨長歎,胡為乃至此!顧予久縱誕,遠跡隨鹿豕。
及茲年已邁,精氣固銷毀。
趨事深為難,速戾將在是。
皇恩倘嘉惠,還歸臥江水。
明經取青紫,此諺亦已鄙。
至或師初錄,棄彼嘗在此。
操杵力不任,當壚心自鄙。
花時掩關坐,焚香讀《秋水
漢字鄙的含義
鄙
(形聲。從邑,鄙)聲。本義:五百家(周代戶口單位))
同本義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酇為鄙。--《說文》
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周禮·遂人》
縣都之治。--《周禮·宰夫》。註:「五百家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禮·太宰》。註:「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國五百里,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縣鄙。--《呂氏春秋》。高誘註:「鄙,五百家也。」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辯其邦國都鄙。--《周書·職方》。註:「邑曰鄙。」
四鄙入保。--《禮記·月令
鄙 bǐ
1粗俗;低下;下流:卑~。
2謙辭。舊時用於自稱:~人。
3輕視;瞧不起:~視。
4邊遠的地方:邊~。
【鄙薄】
1輕視;瞧不起。
2淺陋微薄(多用做謙辭)。
【鄙俚】粗野。
【鄙吝】
1鄙俗。
2過於吝嗇。
【鄙陋】學識淺薄:~無知。
【鄙棄】輕視;厭惡。
【鄙人】謙辭。舊時用做自稱:~才疏學淺。
【鄙夷】輕視;瞧不起:用~的目光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