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淮邑屋綿千區,畫簷綺東吹笙竽。
冶金合范結樞紐,冰銷水釋無須臾。
盜前乞死火中走,幾人脫跡錠江湖。
靜思朋舊若滿目,不取神禍遭囚俘。
其間善類豈不有,安得變化歸同符。
平生宣子富心事,先奉白髮攜童孥。
吳山越山好處所,飯炊香稻歌吳歈。
我家盜焚先子業,每仗餘德寬天誅。
悲傷扶病別鄰里,崎嶇僅得來東吳。
稻粱在世竟何物,與子各隔天一隅。
近聞詩章不減舊,昔日健筆爭華敷。
鵷鸞羽翼困州縣,況是糟酒分錙銖。
隔江遙想思會合,安得兩腳生雙鳧。
溪邊樵風趁短棹,杖頭明月兼酒壺。
心慕知音命自拘,畫堂聞欲試吹竽。茂陵罷酒慚中聖,
漳浦題詩怯大巫。鬐鬣幾年傷在藻,羽毛終日羨棲梧。
還愁旅棹空歸去,楓葉荷花釣五湖。
先生善鼓瑟,齊國好吹竽。
操竽入齊人,雅鄭亦復殊。
豈不得祿賜,歸臥自郗歔。
寥寥朱絲絃,老矣誰與娛。
步出居庸關,水石響笙竽。
北風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馬,調笑雲中姝。
囊中何所有,親筆注《陰符》。
馬上何所有,腰帶五石唬
雁門太守賢,琵琶為客娛。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須。
振衣恆山頂,拭眼望匈奴。
惟見沙浩浩,群山向海趨。
夜過虎風口,馬踏萬松株。
我有安邊策,譚笑靖封狐。
上書金商門,傍人笑我迂。¤
吾友陳師道,抱瑟不吹竽。
文章似揚馬,欬唾落明珠。
固窮有膽氣,風壑嘯於菟。
秋來入詩律,陶謝不枝梧。
月戀梅窗呈水墨,風依竹檻奏笙竽。
金幡玉勝無從見,尚想雲間唱步虛。
一簇樓台水上居,琅風韻竹動笙竽。
魚龍飛舞半帆雨,鷗鷺眠呼兩岸蘆。
雪覆高低春玉樹,月明表裡夜冰壺。
漁郎倚櫂桃花落,認得扶桑宮殿無。
長安多青樓,月出吹笙竽。
上有倡家婦,下有酒家胡。
十五十六人,雙雙笑當壚。
齊姬善擊鞠,燕姬善摴蒲。
左挾外黃女,右擁邯鄲姝。
美玉不為白,胭脂不為朱。
天然芙蓉花,顏色與世殊。
與君各青鬢,及時為歡娛。
安能侷促行,學彼轅下駒。
漢字竽的含義
竽〈名〉
(形聲。從竹,於聲。從竹的字有時與樂器有關。本義:古簧管樂器。形似笙而略大) 同本義 [Yu pipe,an ancient music instrument]。戰國時盛行於民間
竽,竹三十六簧也。--《說文》。按,管樂也。
調竽奇聲以耳異。--《荀子·正名》
又如:竽瑟(竽與瑟);竽籟(指笙和簫)
竽yu〈古〉簧管樂器名。形狀像笙,但略大:濫~充數(一個不會吹竽的人混在樂隊裡湊數。〈喻〉沒有本領的人混入佔著工作崗位;又指次貨冒充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