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盃側。東風易醉多情客。多情客。送君南浦,送春南陌。落花巧妒羅裙色。舞紅變盡休輕拆。休輕拆。待他歸看,舊時寬窄。
即令七十平頭,豈能久作人間客。左車牙落,半分臂小,幾莖須白。挾種樹書,舉障塵扇,著遊山屐。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華胥國。島大功名官職。眼中花、須臾無跡。小兒破賊,二郎作相,有何奇特。同輩蕭疏,且留鐵漢,要摩銅狄。向寶釵樓裡,天津橋上,月明橫笛。
真如山中龍象宅,前三後三率禪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來春事梅已玉,仍吸靈泉酌寒碧。
會看海印發光時,台前璧月連天白。
似玉仙人,三載相見,西湖清客。跌不碎、一團和氣,只伊消得。雪裡水中霜態度,臘前冬後春消息。看簾垂、清晝一張琴,中閒著。寒谷裡,輕回腳。魁手段,堪描摸。喚東風吹上,蘭台芸閣。只怕傅巖香不斷,摩挲商鼎羹頻作。管一番滋味一番新,今如昨。
重陽時節。可憐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側。細雨斜風,不見秦樓月。白衣望斷無消息。舉觴一笑真難得。歸兮學取陶彭澤。采菊東籬,悠然見山色。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漢代文章,誰獨步、上林詞客。游曾倦、家徒四壁,氣吞七澤。華表留言朝禁闥,使星動彩歸鄉國。笑向來、父老到如今,知豪傑。人世事,真難測。君亦爾,將誰責。顧金多祿厚,頓忘疇昔。琴上早期心共赤,鏡中忍使頭先白。能不改、只有蜀江邊,青山色。
損法財,滅功德,
寧作常貧岐路客。身雖能觸不能知,
只為前因無準則。
吳船窄。吳江岸下長安客。長安客。驚塵心緒,轉蓬蹤跡。征鴻也是關河隔。孤飛萬里誰相識。誰相識。三更月落,斗橫西北。
常經馬嵬驛,見說坡前客。一從屠貴妃,生女愁傾國。
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當時嫁匹夫,不妨得頭白。
死者已無知,生者暫為客。
三年歸故廬,松竹元自碧。
屢驚山中人,永臥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處卜兆宅。
獨君有壽相,氣貌不異昔。
冷官故稍卑,良疇焉從辟。
幽抱能自寬,勝味各有適。
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
未悟如夢寐,忽覺無痕跡。
眼明遠堪眺,腳健險可歷。
萬重煙霞間,不乏仙與釋。
吾儕數老翁,撰日散游策。
當有佳詩篇,付與來者覿。
天涯寒食,問東風、底事留連行客。千樹芳菲春不管,吹盡枝頭紅雪。湖水春波,佳人錦瑟,腸斷非離索。西來一劍,不堪塵滿霜鍔。憑仗誰話春愁,一尊濁酒,醉了還重酌。盡日西歸歸未得,怨煞山中猿鶴。六印雙旌,兩都無分,此去從吾樂。太行佳處,布衣高臥雲壑。
闌干側。當時我亦凝香客。凝香客。而今老大,鬢蒼頭白。揚州夢覺渾無跡。舊遊英俊今南北。今南北。斷鴻沈鯉,更無消息。
人言融公懶,床上揖賓客。
我來兩忘揖,團團一庵白。
戲談鄧州禪,分食天寧麥。
竹風亦喜我,蕭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軒裳本兒劇。
願香驚余煙,世故感陳跡。
固應師未鈍,使我不安席。
時求一滴水,為洗三生石。
王母當年,瑤池會、曾充坐客。對良辰為壽,復逢佳節。屈指重陽才五,明朝月已圓如璧。這夫人、真與柏舟姜,同年德。佳氣靄,看蔥鬱。稱觴處,多欣色。更萱庭斑戲,桂芳品列。未遜軻親機教力,且如絡秀聲煊赫。問金花、錫寵自誰加,河東薛。
飛沙冪人風墮幘,老夫倦作關河客。
歸來松下結草廬,臥聽寒流雪山白。
悠悠如此四十年,世情脫略忘間關。
今晨見畫忽自省,平地咫尺行山川。
鳥道連雲出天險,玉樹瓊林光閃閃。
陰崖絕壑望欲迷,冰花歷落風淒慘。
枯槎側倒銀河開,三巴春色隨人來。
漁翁舟子相笑語,不覺已過洪濤堆。
溪回浦漵石齒齒,溪上人家成草市。
長林大谷猿鳥稀,小步蹇驢如凍蟻。
西望太白日色寒,青山削出蛾眉山。
人生適意隨所寓,底須歷涉窮躋攀。
明朝攬鏡成白首,春色又歸江上柳。
何如高堂掛此圖,浩歌且醉金陵酒。
上人者何人,富樂之禪客。
成都昔嘗見,時已坐法席。
別來二十年,嗟此出處隔。
昨過芙蓉溪,捨楫得攜策。
盤盤轉危磴,上叩金仙宅。
林間識孤標,梵眼老愈碧。
引我翠壁下,煮茗拂蘚石。
問之第二月,雄辯發古譯。
無由後之遊,不得蒙久益。
翻然入塵闠,俯首愧名跡。
書劍梁園,憶曾是、青*遊客。宮苑廢、三山依約,綠雲紅雪。好在西溪王老子,留連醉盡花時節。記尊前、金縷唱新聲,忘箏鐵。襟韻合,曾衰歇。消客氣,歆情說。盡暮年心事,風霜孤潔。一片黃流翻晚照,回驚吳楚東南坼。偶追思、往事歎餘生,長年別。
古者謂死為歸人,此身未死均是客。
家為逆旅身在途,久寓遽歸初不擇。
逆旅相看隨薄厚,非意相干寧足責?世間何處無溪山,得酒盡醉當墮幘。
傍觀嘲誚亦其宜,東海定非蠡可測。
花蹊側。秦樓夜訪金釵客。金釵客。江梅風韻,野棠顏色。尊前醉倒君休惜。不成去後空相憶。空相憶。山長水遠,幾時來得。
漢字客的含義
客〈動〉
(形聲。從,表示與家室房屋有關,各聲。本義:寄居;旅居,住在異國他鄉)
同本義 [live away from home]
客,寄也。--《說文》。段註:「字從各,異詞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賓客。」
念鄉人有客於涇陽者。--唐·李朝威《柳毅傳》
客莆田徐生為予三致其種,種之生且蕃。--徐光啟《甘薯疏序》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東川。--白居易《雨夜有念》
又如:客邊(暫寓別人家裡);客綱客紀(經常出門在外者的法度經驗);客寄(寄居客地人家)
以客禮相待 [receive friendly]
孟嘗君客我。--《戰國策》。又如:客帳司(衙門中司接待的官員
客ke
⒈外來的人,請來的人,跟"主"相對:~人。賓~。來~。會~。
⒉〈古〉稱寄食於貴族豪門並為他們服務的人:門~。食~三千。
⒊寄居在外的:~籍。沿海~商。五載~蜀郡(載:年。蜀:四川)。
⒋商店或服務行業稱服務的對象:顧~是上帝。各位乘~。游~甚多。
⒌為一定的目的奔走,從事其活動的人:來了說~。是個俠~。
⒍[客串]非職業性的:~串唱京劇。
⒎量詞。指按份供給的食品或飲料:兩~飯。三~飲料。
⒏[客歲]去年。
⒐[客氣]有禮貌,言行謙讓。
⒑[客套]客氣的言行。也指敷衍應酬。
⒒[客家]西晉末年和北宋末年從北方遷住到南方的漢人,因別於當地人,稱為"客家",現住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
⒓[客觀]跟"主觀"相對。
1指人的意識以外的物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觀世界。
2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從實際出發,不加個人成見的:~觀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