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發見邳州,落日雲迷故國愁。
父老空傳黃石在,仙人已伴赤松游。
乾坤不信無清氣,河水胡為尚濁流。
野樹昏鴉棲未定,數聲哀角起高樓。
憶昔塗抹鬢未秋,著書初不緣窮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愛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盤飯驚浪舟,如輠轂需膏油。
疾需妙劑寒需裘,李郝硯席初綢繆。
陳趙進修警墮偷,出語鑿鑿珊瑚鉤。
三臧筆底風雨遒,丁年出我便一頭。
儒林丈人拔其尤,賢書政用譚笑收。
七子寂寂從我游,窮人累人君信不。
迄今裡晡派蚋。褚糲綠煺運選?/p>
南宮之行勿夷猶,巨魚縱壑鷹辭韝。
雁塔岐路鄰昆丘,捷音聯翩走吾州。
壯志此去不啻酬,士抱奧學追前修。
噤不施世吾儕羞,肯臥少室甘沈幽。
肯闖侯門提蒯緱,賢科夷塗古共由。
論才君等誰與儔,可學老子拙自謀。
所向數奇老不侯,一樽上盡猶未休。
索句軋軋繭緒抽,不作兒女聲悲啾。
倚須接武拱帝旒,付我一竿釣滄洲。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君臣日荒宴,歌舞諱言愁。
老相猶當國,疆鄰不敢謀。
謠言雖未出,奸謗已先流。
誰察忠臣意,通宵抱膝憂。
紅葉琵琶出嘉州,四弦彈盡古今愁。
胡沙漫漫紫塞曉,漢月娟娟青塚秋。
曉風吹醒桃花醉,暮雨添成柳葉愁。
醉了又愁愁又醉,鶯煎燕(左喬右亢)過春休。
江頭楓樹秋,東吳王孫愁。
誰復憐北客,夢不到中州。
子能中州去,獨我不自聊。
心事豈如期,來歲同歸舟。
子今未二十,志氣長者流。
勤讀未勤問,有待再見不。
丹葉下西樓,知君萬里愁。鍾非黔峽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雲暮,湖光共月秋。天台多道侶,何惜更南遊。
世事悠悠一轉頭,斷雲荒草古今愁。
青山北去黃河隔,白日西飛東水流。
秦有金牛開劍閣,楚無熊虎害鴻溝。
無情蕭寺峰前月,幾夜蛩聲影半樓。
遠書歸夢兩悠悠,
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
雨中寥落月中愁。
碧床酒盎香拍浮,吳姬粉醉不識愁。
黃金手揮博歌頭,夜半春回楊柳樓。
嘗念餞行舟,風蟬動去愁。
獨登孤岸立,不見遠帆收。
及送故人盡,亦嗟歸跡留。
洛陽君更憶,寧復醉危樓。
斷雲斜日不勝秋,付與騷人滿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風雨釣槎頭。
盤豆綠雲上古驛,望思台下使人愁。
江充得計太子死,日暮戾園風雨秋。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欄無緒不能愁。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且看雙放更雙收,有底歡聲無底愁。
一切聖賢如電拂,大千沙界海中漚。
折得荷花伴我幽,更搴荷葉伴花愁。
孤芳欲落偏多思,一片先垂半不收。
梨園爨本募誰修,亦是風花一代愁。
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兒喉。
功成一旦等閒休,豈信升沈滿眼愁。
莫道盈虛干甚事,天仙滅靜鎮常幽。
蘆邊晚吹冷颼颼,背立孤禽有許愁。
可是殿庭無事筆,已含原野十分秋。
漢字愁的含義
愁
(形聲。從心,秋聲。字亦作「愀」。本義:憂慮,發愁)
同本義 [worry;be anxious]
愁,憂也。--《說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對。--《禮記·哀公問》
見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樂而不荒。--《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李白《菩薩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胡。--辛棄疾《菩薩蠻》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憂默坐);愁思(憂愁的心緒);愁絕(憂愁到極點);愁懷勃勃(心中有萬端愁緒;非常憂戚
愁 chou
1憂慮:發~、這事真~死人了。
【愁腸百結】形容極度憂愁。
【愁眉鎖眼】形容十分憂愁、苦惱的樣子。
【愁緒】憂愁的情緒:不覺一股、湧上心頭。
【愁雲慘淡】見【愁雲慘霧】。
【愁雲慘霧】形容令人憂愁的淒慘景象。又作愁雲慘淡、雲愁霧慘。
────────────────—
愁chou
⒈憂慮:憂~。發~。莫~。無憂無~。
⒉形容景象慘淡、淒慘:~霧。~雲。
────────────────—
愁qiǎo 1.容色改變貌。
────────────────—
愁jiū 1.斂束。 2.聚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