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百媚生,賦得多情怨。背整玉搔頭,寬了黃金釧。情隨歌意深,故故回嬌眄。不是不相知,只為難相見。
獨自上層樓,樓外青山遠。望到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君王曾惜如花面。往事多恩怨。霓裳和淚換袈裟。又送鸞輿北去、聽琵琶。當年未削青螺髻。知是歸期未。天花丈室萬緣空。結綺臨春何處、淚痕中。
農夫怨,農夫怨,
此怨非是怨年荒,此怨翻因年谷賤。
終年辛苦不少懈,及到秋成擬償債。
誰知斛粟不百錢,利尚不償本仍在。
秋來露冷刈獲時。早是朝來債又催。
況兼荒政輸官急,不管農夫垂淚泣。
君王明哲洞無遺,此怨君王知不知。
飄蕭我是孤飛雁。不共紅塵結怨。幾度蓬萊清淺。側翅曾傍看。有時飛入西真院。許趁風光流轉。玉芯綠花開遍。可惜無人見。
盡道是傷春,不似悲秋怨。門外分明見遠山,人不見,空腸斷。朝來一霎晴,薄暮西風遠。卻憶黃花小雨聲,誤落下、三四點。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妻女休嗟,兒孫莫怨。我咱別有雲朋願。脫離枷鎖自心知,清涼境界唯余見。步步雲深,灣灣水淺。香風隨處噴頭面。崑崙山上樂逍遙,煙霞
行行莫敢悲,一死復千怨。
脫身歌舞中,姊姒不足戀。
蠻帳紫茸氈,雖卑固不賤。
昔在後宮時,幾見君王面。
君王有鳳偶,不數芹邊燕。
儻曾賜御覽,豈為畫所幻。
粉黛相嶔巘,亦懼人彘變。
但念辭鄉國,遠適堪慨歎。
此時漢無策,聊塞呼韓願。
非無霍嫖姚,兩國慮塗炭。
欲寬公卿憂,只影非所羨。
敬將金繒行,不覺淚珠濺。
請行安得辭,心心存漢殿。
所憐毛延壽,既殺不可諫。
馬蹄蹴胡塵,曉月光燦燦。
悽愴成琵琶,千古庶自見。
他時塚草青,漢使或一奠。
華堂重廈,向尊前更聽,碧雲新怨。玉指鈿徽,總是挑人心眼。恨隨紅蠟短。彩旗影動船頭轉。雙槳凌波,惟念人留戀。江上暮潮,隱隱山橫南岸。奈離愁、分不斷。
花間昔日黃鸝囀,妾向青樓已生怨。花落黃鸝不復來,
妾老君心亦應變。君心比妾心,妾意舊來深。
一別十年無尺素,歸時莫贈路傍金。
寒梅落盡江南遠,羌笛關山怨。
不辭腸斷寫離情,更恐筆花熏淚易成冰。
瓊樓玉宇今何似,未有歸鴻字。
舊歡還到夢魂中,無奈夢迴簾外五更風。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願。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雲數千里,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不許冰壺薦。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別恨長長歡計短。疏鍾促漏真堪怨。此會此情都未半。星初轉。鸞琴鳳樂匆匆卷。河鼓無言西北盼。香蛾有恨東南遠。脈脈橫波珠淚滿。歸心亂。離腸便逐星橋斷。
念奴初唱離亭宴。會作離聲勾別怨。當時垂淚憶西樓,濕盡羅衣歌未遍。難逢最是身強劍無定莫如人聚散。已拼歸袖醉相扶,更惱香檀珍重勸。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
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干戈何時畢。
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無疚,我生之後遭陽九。
厥角稽首並二州,正氣掃地山河羞。
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間關歸國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當。
出師三年勞且苦,只尺長安不得睹。
非無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為人擒。
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
古來何代無戰爭,未有鋒蝟交滄溟。
遊兵日來復日往,相持一月為鷸蚌。
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氣欲黃河吞。
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
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
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只有茲有船在。
昨夜兩邊桴鼓鳴,今朝船船鼾睡聲。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柳顰花困,把人間恩怨,尊前傾荊何處飛來雙比翼,直是同聲相應。寒玉嘶風,香雲卷雪、一串驪珠引。元郎去後,有誰著意題品。誰料濁羽清商,繁弦急管,猶自餘風韻。莫是紫鸞天山曲,兩兩玉童肩並。白髮梨園,青衫老傳,試與留連聽。可人何處,滿庭霜月清冷。
星漸稀,漏頻轉,何處輪台聲怨。香閣掩,杏花紅,
月明楊柳風。
挑錦字,記情事,惟願兩心相似。收淚語,背燈眠,
玉釵橫枕邊。
春夜闌,更漏促,金燼暗挑殘燭。驚夢斷,錦屏深,
兩鄉明月心。
閨草碧,望歸客,還是不知消息。孤負我,悔憐君,
告天天不聞。
南浦情,紅粉淚,爭奈兩人深意。低翠黛,卷征衣,
馬嘶霜葉飛。
招手別,寸腸結,還是去年時節。書托雁,夢歸家,
覺來江月斜。
漢字怨的含義
怨
(形聲。從心,夗聲。本義:怨恨;仇恨)
同本義 [rankle;grudge]
怨,恚也。--《說文》
曰怨乎。--《論語》。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謂之德。反德為怨。--《賈子道術》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說山》
天子甚怨。--《漢書·李廣蘇建傳》
人怨惡其君。--清·黃宗羲《原君》
怨頗興。--清·張廷玉《明史》
怨憤所積。--孫文《序》
又如:怨悵(怨暢。怨恨);怨謗(怨恨誹謗);怨惡(怨恨憎惡);怨艾(悔恨自己的錯誤);怨詈(怨恨並咒罵);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舊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責怪;
怨yuan
⒈不滿,責備:~言。莫~他。勞而不~。~天者無識。
⒉仇恨:~恨。恩~分明。
⒊[怨不得]怪不得。
────────────────—
怨yun 1.蘊藏,蓄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