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綺禁門符命錫,離珠御府天琛事例。
兩儀流慶會休期,二聖詒謀歸盛德。
大禮修,真猷格,懿鑠昭昭兮靡極。
阜民財,形物力,聖志幹幹兮夕惕。
金扉玉宇麗皇居,鳳藻鸞蹤輝樂石。
龜趺螭首建靈辰,鵲尾龍香奉至神。
日轉翠華臨閣道,天旋丹仗復鉤陳。
縉紳茂寵兮逾三接,羽衛鴻儀兮備九賓。
瓊觴傳滿兮均堯酒,柏殿賡颺兮洽漢臣。
奉若靈心彌翼翼,布昭醲化愈淳淳。
化權亞史法,委巷汩凡例。
良由私愛怨,或使疑信二。
奸諛人力勝,危欲蔽忠義。
絕識超大千,簡冊當吐氣。
人言廚傳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苟不修,未免眾吠睨。
飽尚謗所興,饑必慍不細。
損之禮漸隳,存之禮未替。
心莫忽賤微,意莫徇貴勢。
我將取是然,敢以為君計。
今朝結制,叢林體例。
長期短期,似兀如癡。
離四句,絕百非,
大家相聚吃莖虀。
小童教寫桃符,道人還了常年例。神前灶下,祓除清淨,獻花酌水。禱告些兒,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詩寫字,分數上面,略精進、盡足矣。飲量添教不醉。好時節、逢場作戲。驅儺爆竹,軟餳酥豆,通宵不睡。四海皆兄弟,阿鵲也、同添一歲。願家家戶戶,和和順順,樂昇平世。
微顯闡幽,三體五例。
嚴乎成言,褒貶一字。
漢字例的含義
例〈動〉
(形聲。從人,列聲。本義:比照) 同本義 [compare]
例,比也。--《說文》。按,禮記服問:上附下附,列也。公別比例之義。古只作列,此字後出。
舉此以例其餘。--元·劉壎《隱居通議·歐陽公》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例 〈名〉
類;列 [class]
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連類而及);例儕(按類分列)
可以作依據的事物;例子 [example]
兩賢同時,便是未有前例。--《南齊書·陸慧曉傳》
又如:援例行事;例貢(邊境官員及土司每年依例獻納的貢物;清代又指例貢生);例授(循例封贈);病
例li
⒈可以作為仿照或依據的事物:~題。~證。舉~。史無前~。
⒉規定,成規:條~。慣~。
⒊按照規定或成規進行的:~假。~會。~行公事。
⒋[例外]跟一般情況不同,在常規以外的:我們都走了,無一人~外。
⒌符合某種條件的事例: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