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乙科則亡姓氏,官七品則亡姓氏。
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燈忽吐蒼虹氣。
恭惟火正,自陶唐氏。
邑於商丘,配食辰祀。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巧言愚冒頓,厚賂餌閼氏。
秘計言之丑,剛雲世莫知。
黃氏十九時,歸周文璧氏。
二年文璧喪,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痺,其狀莫比擬。
有肢如無筋,有骨如無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蛻委。
日夜但冥冥,僅有息存爾。
聞聽與觸稍,動及即厥死。
薦地方擬步,通問必附耳。
艱難食溲次,不敢托諸婢。
百藥無一效,百累叢一己。
黃氏心煩惱,惛惛不知處。
東家優婆夷,憐憫為黃語:「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
愆業如丘山,宿世所積累。
須皈大勢力,南海有大士。
解難說真言,功德莫思議。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
一言一拜叩,億又八千數。
在佛雖有程,敬受無庸紀。
功深果報應,何患患不起。
」黃氏聞是言,煩惱生歡喜。
潔室便置像,恭敬為作禮。
沐浴體投地,心觀口娓娓。
亦不知有終,亦不知有始。
亦不知有寒,亦不知有暑。
閱日千八百,歷年數得五。
俄夢見一姥,前黃行迤邐。
心謂是現化,稱名略不顧。
極力欲追即,步步懸尺只。
徑入一區廬,闔戶若相拒。
款叩發號泣,其戶劃然啟。
菩薩示妙相,金光爍瞻睹。
頭上珠纓絡,晃晃復蕊蕊。
蓮目垂慈光,宣言啟玉齒。
黃氏前諦聽,合掌作長跪,雲汝依吾道,悉知悉見已。
慈悲為我願,豈無囑付汝。
修功加精進,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破,吻俱腐臨日。
試小掖筋骨,覺可舉屢試。
屢無難還能,步移跬彳兀
詣佛前奠香,致情旨其炷。
從空躍逾梁而直下,乃著於病人正中頂囟裡。
其聲若驚霆,其勢若擊杵。
身心發震竦,百苦悉皆去。
如風捲天雲,不復留纖滓。
如春活枯葦,如冰化為水。
親黨盡來觀,讚歎世無此。
姑謝新婦力,脫我出死簿。
新婦答何功,菩薩威力故。
此事聞其甥,王綸能覼縷。
韋虛氣治痿,若或有仙技。
黃氏孝治痿,專以誠為主。
格物與布氣,非誠莫相與。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鯉。
事本出非常,未可論常理。
我特書其孝,勃谿用為砥。
至今昆山人,大書播邑史。
少嘗侍先君,余閒誦白氏。始得入峽詩,深味作詩旨。
雲有萬仞山,雲有千丈水。自念坎壈時,尤多兢慎理。
山束峽如口,水漱石如齒。孤舟行其中,薄冰猶坦履。
孱顏屹焉立,洶湧勃然起。百丈為前牽,萬險即平砥。
破之以篔簹,續之以麻枲。礪之堅以節,引之直如矢。
杼軸連半空,長短隨兩涘。鐵鎖枉馳名,錦纜謾稱美。
長繩豈能系,朽索何足擬。苟非□之為,胡可力行此。
安樂先生,不顯姓氏。
垂三十年,居洛之涘。
風月情懷,江湖性氣。
色斯其舉,翔而後至。
無賤無貧,無富無貴。
無將無迎,無拘無忌。
窘未嘗憂,飲不至醉。
收天下春。歸之肝肺。
盆池資吟,甕牖薦睡。
小車賞心,大筆快志。
或戴接{上罒下離},或著半臂。
或坐林間,或行水際。
樂見善人,樂聞善事。
樂道善言,樂行善意。
聞人之惡,若負芒刺。
聞人之善,如佩蘭蕙。
不佞禪伯,不諛方士。
不出戶庭,直際天地。
三軍莫凌,萬鍾莫致。
為快活人,六十五歲。
末耜筆償,自神農氏。
稼檣滋殖,為農者始。
作配明祀,奠以告虔。
萬世佃漁,帝功卓然。
大歷年,忠武居豳捍逆氏。
盛平民,營板堵,
斷賊閉迒蹊。連櫓橫,
朱鳥飛。牆切紫霓索紆圍,
絕巘靡迤附深溪。外浚池隍低。
轒轀防藺石,埤堄礙雲梯。
樹杪鳴巡鐸,崖端響守鼙。
石頭何培樓,龍首太醯雞。
歲久蒼苔上,時平白草齊。
全秦襟帶地,惟此壯山西。
佛者別南北宗,儒家分朱陸氏。
鵝湖許多公案,燒了沒一些事。
河南富貴花,人與譜姓氏。
惟茲三秀者,不譜亦名世。
肖形草木均,出處哲人似。
無然而致之,朝菌何異此。
廣陵張氏廬,厥應醫孝祀。
新豐李興塋,修柯媲白紫。
意誠物皆誠,人瑞草亦瑞。
蕭條羌水瀕,五子服喪禮。
松壑侑夕悲,竹窗湔曉淚。
根基由內心,樸實無甃砌。
一朝堊室左,五色芝薿薿。
乃知宇宙間,何處非實理。
誠神本同機,應感不失儷。
充周遍範圍,存養司諸己。
是心一息妄,目接猶虛偽。
若曰信禨祥,我亦為祝史。
詩老作詩窮欲死,序詩乃得歐陽氏。
序言人窮詩乃工,此語不疑如信史。
少陵流落白也竄,郊島摧埋終不起。
是知造物惡鐫鑱,故遣饑寒被其體。
嗟我少小不解事,失身偶落翰墨裡。
年來百念已灰滅,只有宿心猶在此。
後來不作諸老亡,冥行恐墮澗谷底。
雖雲黃卷可尚友,糟粕詎能臻妙理。
率然有作每自厭,一紙真成再三毀。
庶機穮蔉望豐年,亦學乘流到涯涘。
那知事乃有大繆,藝未及成窮已至。
皆言詩工固可俟,窮為先兆自應爾。
坐茲不復置追梅,志在溫飽誠足鄙。
玄泓管楮日相從,固異人小甘若醴。
朅來中書忽告老,一朝左右手俱廢。
嘲風詠月不耐閒,按圖姑聽求諸市。
我詩縱不稱犀象,葦管雞毛那慣使。
紛紛著墨與水浮,勢如絲亂安得治。
戲題滿幾輒大笑,翻憶兒詩污窗紙。
操舟無長病河紆,我詩固說當罪己。
又聞工欲善乃事,未有不先資利器。
作箋搜乞累朋友,往往猶吾歎崔子。
錦囊籐篋世不乏,鼠齧蟲攻誰料理。
那知我輩有百艱,此事且然他可比。
功高翊戴重,錫土仍命氏。
蟬冕舊傳家,龍袞式增賁。
誰雲五世澤,久襲萬鍾貴。
非惟賴先慶,奕葉藝忠義。
公家樞近公,名在太史氏。
天方濬其源,沃日勢未止。
郎君萬金產,落筆粲珠琲。
尚當戰韋布,未可議紈綺。
朝家錄世舊,往往收瑣尾。
而況用才升,進擢不止此。
邦刑托平反,哀矜蓋天意。
持此博親歡,五鼎但口體。
富貴君勿疑,信手著囊底。
別君行十年,再見頹發齒。
眼看上雲天,歸耕慰憔悴。
猝猝萬里別,念當一把臂。
風雪隔異縣,跛馬不就轡。
安得凌風翰,空齋坐噓欷。
短章說慇勤,聊用篤友義。
少嘗侍先君,餘閒誦白氏。
始得入峽詩,深味作詩旨。
雲有萬仞山,雲有千丈水。
自念坎壈時,憂多兢慎理。
山束峽如口,水漱石如齒。
孤舟行其中,薄冰猶坦履。
孱顏屹焉立,洶湧勃然起。
百丈為前牽,萬險即平胝。
破之以篔簹,續之以麻枲。
厲之堅以節,引之直如矢。
杼軸連半空,長短隨兩涘。
鐵鎖枉馳名,錦纜謾稱美。
長繩豈能系,朽索何足擬。
苟非總之為,胡可力行此。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遊,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雲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予方歎惜不已,殊曰:「雖損,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誦詩云:「度數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
」予夢中了然識其所謂,既覺而忘之。
明日晝寢復夢,殊來理前語,再誦其詩,方驚覺而殊適至,意其非夢也。
問之殊,蓋不知。
是歲六月,見子玉之子子文京師,求得其畫,乃作詩並書所夢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詩及行草書。
復古名迪,畫山水草木,蓋妙絕一時。
仲殊本書生,棄家學佛,通脫無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雖未修,中有琴意足。
誰雲十三弦,音節如佩玉。
新琴空高張,弦聲不附木。
宛然七弦箏,動與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
懸知董庭蘭,不識無弦曲。
羽毛襄野駕,宴喜魯郊氏。
末耜筆償,自神農氏。
稼檣滋殖,為農者始。
作配明祀,奠以告虔。
萬世佃漁,帝功卓然。
萬里來朝拜寵歸,琵琶下馬冊閼氏。
虛傳千古和戎話,不道當年虜自衰。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上以生神仙,次雲立仁義。
玄機一以發,五賊紛然起。結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不測似陰陽,難名若神鬼。得之升高天,失之沈厚地。
具茨雲木老,大塊煙霞委。自顓頊以降,賊為聖人軌。
堯乃一庶人,得之賊帝摯。摯見其德尊,脫身授其位。
舜唯一鰥民,冗冗作什器。得之賊帝堯,白丁作天子。
禹本刑人後,以功繼其嗣。得之賊帝舜,用以平洚水。
自禹及文武,天機□然弛。姬公樹其綱,賊之為聖智。
聲詩川競大,禮樂山爭峙。爰從幽厲余,宸極若孩稚。
九伯真犬彘,諸侯實虎兕。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闕里。
由是聖人生,於焉當亂紀。黃帝之五賊,拾之若青紫。
高揮春秋筆,不可刊一字。賊子虐甚斨,奸臣痛於箠。
至今千餘年,蚩蚩受其賜。時代更復改,刑政崩且陊。
予將賊其道,所動多訾毀。叔孫與臧倉,賢聖多如此。
如何黃帝機,吾得多坎躓。縱失生前祿,亦多身後利。
我欲賊其名,垂之千萬祀。
恭惟火正,自陶唐氏。
邑於商丘,配食辰祀。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漢字氏的含義
氏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物體欲傾倒而將其支撐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義:古代貴族標誌宗族系統的稱號)
同本義 [family;family name]
氏,姓氏。--《玉篇》。按,秦漢以前,「姓」和「氏」不同,「姓」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週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區別子孫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通志·略·氏族》
賜姓劉氏,拜為郎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也有以邑、官職、祖父的謚號或字為氏的
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
氏shi
⒈〈古〉同姓貴族若干分支各有的稱號叫"氏"。如屈原是楚王的後代,姓羋,"屈"是羋一個分支的"氏"。周代以後,姓氏才不分。
⒉舊時對已婚婦女的稱呼。在娘家父姓後加氏:張妻王~。或在夫姓與父姓後加氏:張王~。
⒊對有影響或有專長或有成就之人的姓或名後加氏:神農~。華佗~。段(玉裁)~《說文解字》。
⒋姓:吳~(姓吳的)姊妹。
⒌〈古〉世襲的職官名後和朝代名後都可加氏:太史~。夏後~。
⒍[氏族]由血緣關係結成的原始社會中基本的社會經濟集體。生產資料公有,集體生產,集體消費。
────────────────—
氏zhī
⒈[閼氏] 漢朝匈奴稱君主的正妻。
────────────────—
氏jīng 1.狋氏,漢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