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三月盈兮三五缺。
湖中月,無缺無圓無生滅。
天上月,蝦蟆妖精敢作孽。
湖中月,能使癡蟆蹤影沒,
豈是蟾兔不如龍,不知龍有何秘訣。
甓社湖中看明月,湖中天上雙皎潔。
湛盧令我書大字,老來百事懶且拙。
惟有作字氣如虹,寫罷森森清徹骨。
神龍見之應驤首,共伴寒光千古揭。
夜夜明月照我字,我字照湖兩相埒。
更得湛盧著佳句,便與盂城成三絕。
廣寒宮殿,想幽深、不覺升沉圓缺。天上人間心共遠,如在瓊樓玉闕。厚地微茫,高天涼冷,此際紅塵歇。翠陰高枕,並教毛骨清澈。為問此世,從來幾人吟望,轉首俱湮沒。蟣虱區區尤可笑,幾許肝腸如鐵。八表神遊,一槎高泛,逸興方超絕。嫦娥留待,桂花且莫開徹。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淒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歎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風,恨最恨、閒卻新涼時節。楚簫咽。誰倚西樓淡月。
行起解絕,宗全說缺。
根根塵塵兮元自現成,佛佛祖祖兮何勞施設。
本色當行家,賞音個時節。
遲日風流轉柳腰,遷林語軟調鶯舌。
古來玉唾壺,歌罷壺為缺。
憂時一片心,常惜志士烈。
{左辟右鳥}鵜瑩出昆吾刀,截肪溫潤如世膏。
悲歌聲動行雲高,何愛一闋稱世豪。
馬生冀州北,未省能伏櫪。
骨拳鬃禿剋奶悖鐔唪骱谷瞬恢?/p>
夕陽芳草雇影嘶,猶憶振鬣天山西。
可憐歲華暮,萬里瑤池路。
鹽車轆轆逾太行,夜然枯草晝服箱。
上天振策無王良,徒有此志今未忘。
荊山韞明月,良工斲不徹。
抱璞昔三刖,曾泣卞和血。
既斲復毀不可磨,尊前對酒聽浩歌。
唾壺雖缺璞更多,騏驥不生奈老何。
三五月明滿,三五月明缺。
行人去未遠,忽若三年別。
此時道路間,北風何獵獵。
侷促瘏馬悲,蕭條秋草歇。
所遇非所歡,中懷安可說。
不念故里閭,甘為苦霜雪。
浪花飛雪。船閣蒼雲缺。一片鸕茲西照,檣燕語、柳絲結。話別。情哽咽。酒邊歌未闋。他日寄書雙鯉,順流過、釣台月。
若人至心一日夜,持戒持齋無破缺。
以此功德回願生,七日華敷成記莂。
垂要理真詮。下缺
畫簷初掛彎彎月。孤光未滿先憂缺。遙認玉簾鉤。天孫梳洗樓。佳人言語好。不顧求新巧。此恨固應知。願人無別離。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
、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
厭厭人絕。
古今明月,魄生明後,積漸圓還缺。秋解傷神春最好,衾枕幾番鋪設。十二瑤台,千金一刻,橫竹休吹徹。繡簾高揭,戒他莫把燈爇。夜久誰共嬋娟,掩孤幃睡去,此情尤切。夢駕綵鸞何處覓,飛上玉樓瓊闕。舞按霓裳,歌揚紅豆,高處風光別。鳥聲驚覺,衝冠怒豎吾發。
訓大寬深古。下缺
石險天貌分,
林交日容缺。
陰澗落春榮,
寒巖留夏雪。
圓如天上月,光輝尚當缺。
與君非一身,安能不乖別。
關山日悠遠,舉步難可越。
君如雙車輪,妾心如車轍。
相隨萬里去,繞繞何時絕。
繡江再見中秋月,歲去月圓人尚缺。
相望千里共嬋娟,苦恨亭亭照離別。
今夕一尊誰與同,孟光舉案對梁鴻。
眾雛立侍儼成列,以次持杯壽乃翁。
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頑麻頭髮禿。
但願團圞三十秋,不計東西與南北。
月,月。暫盈,還缺。上虛空,生溟渤。散彩無際,
移輪不歇。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正看雲霧秋卷,
莫待關山曉沒。天涯地角不可尋,清光永夜何超忽。
黯黯秋水寒,至剛非可缺。風胡不出來,攝履人相蔑。
縱挺倚天形,誰是躬提挈。願將百煉身,助我王臣節。
三更裡,瞥看銀蟾圓不缺。吐出一輪光明,滿天瑩然有別。向南方也,玉花結。白鹿前來行得竊。便銜他新皎潔。將去圭峰山頭,獨自口中嚙*。害風兒,怎生說。
石險天貌分。
林交日容缺。
陰澗落春榮。
寒巖留夏雪。
漢字缺的含義
缺〈形〉
(形聲。從缶,夬聲。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為「決」,玉缺為「玦」,器缺為「缺」,都有破損之意。本義:器具破損) 同本義。引申為缺漏而不完整 [imperfect;imcomplete]
缺,器破也。--《說文》
入休乎缺甃之崖。--《莊子·秋水》
周室既微,載籍殘缺。--《漢書·藝文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詩·豳風·破斧》
又如:牆缺了一塊;缺落(破損剝落);缺嚙(折角,破損);缺壞(破缺損壞);缺觸(殘缺剝蝕);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損。一名兔唇);缺圮(殘缺倒塌)
缺 〈動〉
短少;缺乏 [lack;be short of]
缺王道之儀。
缺quē
⒈殘破:~口。殘~。月~。刀尖~。
⒉短少,不夠:~乏。~少。~水。~糧。
⒊該到未到:~課。~勤。
⒋空額(指職位):空~。補~。
⒌[缺點]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
⒍[缺陷]殘缺或不夠完備的地方。
────────────────—
缺kuǐ 1.見"缺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