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寒日傍城闉,風蹙微波作細鱗。
莫怪此江清見底,屈平曾向此投身。
拂露屠蘇酒滿巡,越山如鬣水如鱗。
日邊雖望龍庭遠,海上初傳鳳歷新。
好景融融來破雪,和風細細欲黏人。
莫言老守無心計,排比賓寮醉過春。
君不見開元名相張九齡,歲寒松柏森蒼鱗。
胡塵澒洞言始末驗,世間回首思忠臣。
堂堂魏公忠貫日,志欲平戎獎王室。
歸來無地展經綸,餘事文章揮健筆。
玉節朱轓兩君子,不以交情變生死。
共將新句紀遺編,留與山林續詩史。
為實隨流瑞色新,泛風縈草護游鱗。
密行碧水澄涵月,澀滯輕橈去採蘋。
比物何名腰下劍,無根堪並鏡中身。
平湖春渚知何限,撥破閒投獨繭綸。
吳歌楚舞玉詩新,華燈蘭焰動魚鱗。
台前共道明如晝,醉裡唯愁夜向晨。
將軍開國之武臣,早附鳳翼攀龍鱗。
煙雲慘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輪。
前年領兵下南粵,眼底群雄盡流血。
馬蹄帶得淮河冰,灑向江南作晴雪。
潮陽僻在南海濱,十載不斷干戈塵。
客星移處萬里外,天子亦念遐方民。
將軍高名邁千古,五千建兒猛如虎。
輕裘緩轡踏地來,不減襄陽晉羊祜。
此時特奉明主恩,金印斗大龜龍紋。
大開藩衛制方面,期以忠義酬明君。
宣威布德民大悅,把菜一笠誰敢奪。
黃犢春耕萬隴雲,氂龍夜臥千秋月。
去歲壺陽戍守時,下車愛民如愛兒。
壺山蒼蒼壺水碧,父老至今歌詠之。
欲為將軍紀勳績,天家自有麒麟筆。
願屬壺民歌太平,磨崖勒盡韓山石。
千里江山陪驥尾,五更風水失龍鱗。
昨夜浣花溪上雨,綠楊芳草為何人?
銀台曾奮塗歸筆,我亦留花批逆鱗。
早共裂麻沮裴相,晚某負耒作滕民。
兒斑衣從雙旌貴,母繡簾迎萬戶春。
方擁皇華荒大國,誤他多少借留人。
霜洗水色盡,寒溪見纖鱗。幸臨虛空鏡,照此殘悴身。
潛滑不自隱,露底瑩更新。豁如君子懷,曾是危陷人。
始明淺俗心,夜結朝已津。淨漱一掬碧,遠消千慮塵。
始知泥步泉,莫與山源鄰。
洛陽岸邊道,孟氏莊前溪。舟行素冰折,聲作青瑤嘶。
綠水結綠玉,白波生白珪。明明寶鏡中,物物天照齊。
仄步下危曲,攀枯聞孀啼。霜芬稍稍歇,凝景微茫齊。
癡坐直視聽,戇行失蹤蹊。岸童斸棘勞,語言多悲淒。
曉飲一杯酒,踏雪過清溪。波瀾凍為刀,剸割鳧與鷖。
宿羽皆翦棄,血聲沉沙泥。獨立欲何語,默念心酸嘶。
凍血莫作春,作春生不齊。凍血莫作花,作花發孀啼。
幽幽棘針村,凍死難耕犁。
篙工堆玉星,一路隨迸螢。朔凍哀徹底,獠饞詠潛腥。
冰齒相磨嚙,風音酸鐸鈴。清悲不可逃,洗出纖悉聽。
碧瀲卷已盡,彩縷飛飄零。下躡滑不定,上棲折難停。
哮嘐呷喢冤,仰訴何時寧。
一曲一直水,白龍何鱗鱗。凍飆雜碎號,齏音坑谷辛。
柧箋吃無力,飛走更相仁。猛弓一折弦,余喘爭來賓。
大嚴此之立,小殺不復陳。皎皎何皎皎,氤氳復氤氳。
瑞晴刷日月,高碧開星辰。獨立兩腳雪,孤吟千慮新。
天欃徒昭昭,箕舌虛齦齦。堯聖不聽汝,孔微亦有臣。
諫書竟成章,古義終難陳。
因凍死得食,殺風仍不休。以兵為仁義,仁義生刀頭。
刀頭仁義腥,君子不可求。波瀾抽劍冰,相劈如仇讎。
尖雪入魚心,魚心明愀愀。恍如罔兩說,似訴割切由。
誰使異方氣,入此中土流。翦盡一月春,閉為百谷幽。
仰懷新霽光,下照疑憂愁。
溪老哭甚寒,涕泗冰珊珊。飛死走死形,雪裂紛心肝。
劍刃凍不割,弓弦強難彈。常聞君子武,不食天殺殘。
斸玉掩骼胔,吊瓊哀闌干。
溪風擺余凍,溪景銜明春。玉消花滴滴,虯解光鱗鱗。
懸步下清曲,消期濯芳津。千里冰裂處,一勺暖亦仁。
凝精互相洗,漪漣競將新。忽如劍瘡盡,初起百戰身。
買得漁蓑與釣綸,天寒日暮水無鱗。
浩歌一曲知何處,犬吠蘆花不見人。
新雁飛來一朵雲,讀之毛骨聳寒鱗。
展開大句幾鉤墨,存想先生滿面春。
榻上賓朋談盛德,山中冠褐混凡身。
來朝盥手炷香去,恐是蓬萊相識人。
生來葬魚腹,死後觸龍鱗。
寒碧湛無塵,前溪得細鱗。
香堪配杞菊,味不數菰蓴。
玉露雙酘熟,秋風一莇新。
釣緡吾自有,何用覓玄真。
鯨豗海翻飛陸塵,鐵房孤劍枯紫鱗。
擠排壯士僕不起,天公始自誇為神。
誰令夷路牙蘗橫,不拔不鋤安得平。
長星作彗倘可假,出手為掃中原清。
閶闔城西山四面。鴨綠鱗鱗,輕拍橫塘岸。一陣東風羊角轉。望中已覺孤帆遠。獨恨尋芳來較晚。柘老桑稠,農務村村遍。山鳥勸酤官酒賤。炊煙深巷聽繅繭。
日華駘蕩金明春,波光淨綠生魚鱗。
煙深草青遊人少,道路苦無車馬塵。
石渠諸君職事簡,載酒擷花車花晚。
浮舟逐勝任所之,箕踞狂歌扣舷板。
眼化耳熱氣愈豪,擲杯擊案聲嗷嗷。
驚沙颯颯繞洲渚,魚龍遷去避找曹。
人生大料無百歲,貴賤賢愚同一致。
在家餚蔌餘幾何,一日風肖不宜棄。
翠旌綠纛夾車輪,龍作長身鐵作鱗。
莫笑道傍數松樹,古來老卻幾官人。
衷甲藩身卻誤身,誰教全體黠斑鱗。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為席上珍。
剩買魚鹽便爾性,閒隨龜鶴稱吾真。
卻思御合紋如豆,侍食鈞天二十春。
心宇今無一點塵,面毛徑寸垢生鱗。
齋時野雀臨薌幾,定裹山蜂立葛巾。
欲喚羲黃談太古,自疑嵇阮即前身。
兒童共指深衣笑,問是秦人是晉人。
餌雲鉤月釣清津,年老心孤未得鱗。
一曲離騷歸去後,汨羅江上獨醒人。
漢字鱗的含義
鱗
(形聲。從魚,磷聲。本義:魚甲)
同本義 [scale of fish,etc.]
鱗,魚甲也。--《說文》
鱗羅布烈。--揚雄《羽獵賦》
鱗浪層層。--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鱗爪飛揚。--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朱鱗大鬣。--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鱗爪(喻殘存、零碎或無足輕重之物);鱗淪(水紋相次連接的樣子);鱗接(密接如魚鱗);鱗萃(薈萃如魚鱗)
鱗片狀物 [sth.shaped like the scales of a fish]
鱗,甲也。--《廣雅》
其動物宜鱗物。--《周禮·大司徒》
動物學名詞。為被覆在動物體表的硬質小形薄片,是一種多樣性的
鱗lin
⒈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等體表上的角質或骨質的小薄片:魚~。
⒉像鱗的:~莖。~次櫛比。遍體~傷(密得像魚鱗樣的傷痕)。
⒊[鱗爪]〈喻〉細小、零碎的事物:一~半爪。東~西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