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靜而貞,是乃出天稟。
驅之入塵樊,違性豈不甚。
所對非同流,欲語口還噤。
世塗機阱多,動足常懍懍。
今來返中林,夜臥始安枕。
山薇既可餐,清泉大堪飲。
布及極相宜,亦不羨文錦。
斯謀良已臧,餘生不須諗。
癖習嗜幽討,剛氣負殊稟。
寂寥荒山中,十載賦招隱。
偶逢梅尉孫,漠事一暗剩
斯人縱非仙,英概故不泯。
是日秋□霽,村塢足清景。
葉脫高木疏,雲淨遠岑逞。
田家竟收穫,豈復有遺秉。
芳萸摘並空,戍卒亦太甚。
懷古兼歎今,野老僅能茗。
此心誰當知,應有月中影。
炎州產文雞,毛羽固天稟。
朱丹飾尾距,彩繡錯衿衽。
主人極珍憐,龠合分俸廩。
置諸後園中,小奴司啄飲。
地荒籠柵疏,客見輒危懍。
點狸出沒精,豪鼠窺伺稔。
諒垂彼饞涎,或瞯君高枕。
駭機中夕發,果以斃來諗。
裂冠首立碎,吃嗉聲已噤。
酷哉三尺喙,殘此一段錦。
長嗟命瘞埋,詎忍付烹飪。
始為文采累,終欠智慮審。
老瞞戕孔公,千載憤凜凜。
黃祖殺處士,粗暴犯流品。
況茲毒鷙物,尤索防閒甚。
善視雙翠衣,夜涼勿嗜寢。
王郎天下士,中和自生稟。
澹然初無營,見者輒斂衽。
幕中資婉畫,處事極精審。
與人如恐傷,律己淵冰懍。
深恐馬駭輿,要使鴞食葚。
一寸憂國心,幾年不甘寢。
此意大未酬,退靜若已甚。
使之行所學,庶幾人奠枕。
向來孰間之,未免斯立噤。
川泳而雲飛,賴有東陽沈。
露章極推轂,分韻句裁錦。
風流有如許,不復歎踔踸。
如君豈蓬高,人物妙流品。
不應奉香火,為養謀祿廩。
與君幸瓜葛,心交今十稔。
豈惟我惜別,行道情苒荏。
紅蓮色何似,翠柏風逾凜。
願君疏藥裹,一意護茵飪。
棄鼎寶康瓠,浮名如拾瀋。
行矣無多言,臨岐且劇飲。
漢字稟的含義
稟
(會意。稟為稟的俗字。本義:給予穀物)
同本義 [grant grain]
稟,賜谷也。--《說文》
既稟稱事。--《禮記·中庸》。註:「稍食也。」
食聞吏稟當受粥者,或以陳粟。--《漢書·文帝紀》
葬陣亡者,稟其家五歲。--《新唐書·憲宗紀》
又如:稟贍(指以公糧賑濟百姓);稟谷(官府給予糧食);稟糧(供給糧食);稟食(公家配給糧食)
賦予;給與 [bestow on;give]
稟,予也。--《廣雅》
天稟其性。--《漢書·禮樂志》
又如:稟質(天資);稟才(天賦的才華);稟分(天賦的資質);稟形(天賦的形貌);稟體(天賦的體質)
承受 [bear]
臣下罔收
稟 bǐng
1稟報;稟告(向上級或長輩告訴事情)。
2舊時稟報的文稿、材料:~帖。
3承接:~承。
【稟承】見【秉承】。
【稟賦】人的身體素質、智能等:~優良。
【稟告】舊時稱向上級或長輩匯報情況。
【稟性】本性:~忠厚。
────────────────—
稟lǐn 1.穀倉。 2.糧食。 3.古代官名。掌米倉,即《周禮》中的廩人。 4.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