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嶺隨指顧,一峰不可匿。
如何超逸士,勘破造化跡。
隱然胸中奇,盤礡巖煙碧。
夜半秋月寒,人境俱峻極。
玄枵日雨雪,羲御如潛匿。
庭樹淒以摧,朔風吹不息。
晨起擁孤衾,咄嗟已昏黑。
蓬徑絕來蹤,詠歌寫胸臆。
緬想丈人徒,辛勤甘自力。
貧老榮啟期,拾穗意亦得。
嗟余獨何人,無事坐安食。
時與同心朋,一杯論稼穡。
氣聚則明施,氣散則明匿。
孰能知其妙,聚散乃為客。
法象乃糟糠,真機乃虛寂。
太哉無方體,是謂神與易。
世有避喧者,往往買山匿。
豈不遠塵俗,緣心曾未息。
當境即隨流,於道竟何益。
杲公居市廛,復近金閶陌。
我欲造其廬,幾返衡門側。
如何只數武,遍訪無人識。
心空世自遺,不在凡囂隔。
相對各忘言,如面少林壁。¤
聖朝優賢良,草澤無遺匿。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區區,五十無寸祿。衰退當棄捐,貧賤招毀讟。
棲棲去人世,屯躓日窮迫。不如守田園,歲晏望豐熟。
壯年失宜盡,老大無筋力。始覺前計非,將貽後生福。
童兒新學稼,少女未能織。顧此煩知己,終日求衣食。
漢字匿的含義
匿〈動〉
(形聲。從,若聲(上古讀音與匿聲相近)。「」表示有所藏。本義:隱藏,躲藏)
同本義 [hide]
匿,亡也。--《說文》
匿,藏也。--《廣雅》
瑾瑜匿瑕。--《左傳·宣公十五年》。註:「亦藏也。」
而知匿其暱。--《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註:「藏也。」
匿怨而友其人。--《論語》。皇疏:「藏也。」
引車避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
君畏匿之。
匿於溷藩以免。(藏在廁所裡。溷,廁所。藩,籬、牆。)--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隱匿(隱藏;躲起來);藏匿(藏起來不讓人發現);匿光(隱藏其光華。比喻才德不外露
匿ni隱藏,躲避:隱~。藏~。~名。~跡。
────────────────—
匿te 1.邪惡。 2.差錯,差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