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橐馳來駕蘭,入貢美玉天可汗。
蕭關夜開月團團,彈箏古峽鳴哀湍。
前將軍,不擐甲,
取大官。今將軍,
能撫士,尚盤桓。
河西五郡兵氣完,駿馬躍棧無箭瘢。
我嗟乘劣不受鞍,焉得乞與都人看。
細馬縷金鞍,文星使可汗。
袖中天詔重,帳外節毛寒。
烽火燕城急,塵沙朔野寬。
安邊在大體,何必斬樓蘭。
十月河濱土未乾,行人裘褐苦沾汗。
邊侯顧遇勞紆軫,驛捨留連暫憩鞍。
義貫雪霜松操古,氣凌星斗劍光寒。
待君早晚功名就,重約虛齋論隱桓。
仲秋帆清湍,單衣滴垢汗。
曾不兩朔望,擁綿熾爐炭。
萬古正如此,寒燠頃刻換。
愁人苦夜長,志士惜日晏。
何似酩酊翁,懵不辨昏旦。
百年會有盡,一朝非所患。
少時見敲搒,濈濈背欲汗。
及壯事州縣,稍稍覺不憚。
由來只一心,今昔非異見。
君子遠庖廚,夫豈惡芻豢。
長恐惡今熟,此道出無間。
是隱乃在我,扁榜安用辦。
君侯退歸來,此意卻無限。
狼心那顧歃銅盤,舌在縱橫擊可汗。
自分身為虀粉碎,虜中方作丈夫看。
經帷親見犯天顏,口伐何勞抗可汗。
故國應悲周黍稷,遺黎猶識漢衣冠。
殊鄰諜報終難測,累歲要盟恐易寒。
馳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頗牧在金鑾。
漢字汗的含義
汗
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其統治者的稱號 [king]
汗,可汗。蕃王稱。--《廣韻》
咸豐四年,土謝圖汗、車臣汗兩部汗、王、公、台吉等請捐助軍需,溫旨郤之。--《清史稿》
(形聲。從水,乾聲。本義: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動物皮膚內腺體分泌的一種含鹽的液體 [sweat;perspiration]
汗,身液也。--《說文》
汗者,精氣也。--《素問·評熱病論》
五藏化液心為汗。--《宣明五氣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漢書·劉向傳》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釋名·釋衣服》
汗出浹背。-
汗han汗腺分泌的液體,通過毛孔排出體外:~流浹背(滿身大汗。也形容萬分惶恐或慚愧不安)。
────────────────—
汗han[可汗] 〈古〉我國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族的君主之稱號。
────────────────—
汗gān 1.古地名用字。漢置餘汗縣。在今江西省余干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