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為鐘,仰為鼎。
自是法輪家風,妙喜爭取馳騁。
思禪人,固相請。
援毫臨紙忽猛省,一聲直透須彌頂。
學探玉甃千仞井,筆找龍文百斛鼎。
歸根可以後冥莖,發刃難於先肯綮。
點鐵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
一案孔門重勘結,小圓為賜大為參。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
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吾聞和陰陽,古人喻調鼎。
四時有節適,萬類自紓窘。
神哉洪鈞播,妙自元氣涬。
寒暑遞推遷,日月互光炯。
隆冬生流金,酷熱啟冰井。
由來積以漸,其窮勢莫競。
沿流盍尋源,循踵良自寧。
天功果其全,人事或可請。
民咨思圖易,牛喘戒用猛。
於焉貴調燮,持以濟炎冷。
今年苦煩蒸,六月無息影。
晴曦煽赫赫,卒歲憂懍懍。
無何陰鳥鳴,恍若商羊騁。
濃雲潑黛合,飛電與天等。
誰為投壺戲,多謝一笑肯。
疾雷正晝發,隱隱連夜永。
群龍挾雨飛,霶霈浹四境。
豈惟蘇槁苗,已足潤頑礦。
歡呼到田稚,揚泊亂池黽。
熱惱變清涼,造化只俄頃。
如痛乃遽定,若醉而倏醒。
人情競欣欣,我寐獨耿耿。
旁力今何知,誰其發深剩
古來禹稷志,要在饑溺拯。
行當歲有秋,豈但禾同穎。
群熙正待哺,一飽慰延頸。
恩斯宇宙均,澤可天地准。
憐渠詫祥瑞,得醉矜酩酊。
何人司調元,嗣歲願多稔。
但令風雨時,誰復浪悲哂。
人生奚所羨,功名上鐘鼎。
遭逢既不造,俯仰煙林迥。
非徒幕清高,民彝藉彪炳。
夷齊臥首陽,巢許嘯箕穎。
風流遙可挹,寸心常耿耿。
天地任否泰,萬物聽昏惺。
獨與鹿豕游,隨處饒清景。
石爛列屏幽,泉涵一鑒靜。
嗟彼采芝翁,老被漢宮請。
返觀三景。增得靈砂盈滿鼎。光耀華嬰。點化琅宇宙清。江天夜月。寶桂玲瓏澄皎潔。惟我親栽。有似瓊花火裡開。
泛觀天地間,一氣如爨鼎。
半鼎沸正急,半豈獨爾靜。
從旁更益薪,既往漫不剩
疇當起沃之,轆轤轉修綆。
長空墮旄頭,胡命懸漏頃。
不戢方自焚。余焰燎吾境。
俶從淮漢擾,馴至褒斜警。
勢欲合南北,事須得要領。
和固不楞為,戰亦未易逞。
中興關人謀,而可倚天幸。
君侯富經綸,頗牧在禁剩
憂國如憂家,申旦抱耿耿。
袖中平戎策,直欲系其頸。
王斧下青冥,上游建巨屏。
秋高馬正肥,慨慷泝巴郢。
鋒旗凜太一,福星映參井。
蜀從更化來,舊痛甫甦醒。
風寒不善護,遂與勞復等。
內勢既{左足右炙}盭,外兵且贅癭。
但嗟車轔轔,未見旗整整。
胸中百萬兵,氣壓貔虎猛。
涼飆送先聲,鬼蜮已匿影。
自昔樹勳業,莫先拔翹穎。
共功非眾材,殆類無麵餅。
孔明駐漢中,欲翦漢賊梗。
委心任費褘,屈膝拜許靖。
笑談扼奸雄,老死不得騁。
至今出師表,日月光炯炯。
惜哉會潼關,不從魏延請。
公才幾倍亮,謀略濟忠鯁。
機會有可乘,臨事勿吹冷。
秦隴咳唾定,歸袞專國秉。
頌磨浯水濱,銘勒燕然頂。
諸生筆如椽,須公一笑肯。
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
少小看飛騰,中年嗟遠屏。
風撼鶺鴒枝,波寒鴻雁影。
天不椓斯文,俱來集台剩
日月黃道明,桃李春晝永。
時平少犴獄,地禁絕蛙黽。
頗懷修故事,文會陳果茗。
當時群玉府,人物殊秀整。
下直馬闐闐,杯盤具俄頃。
共醉凌波襪,誰窺投轄井。
天網極恢疏,道山非簿領。
何曾歸閉門,燈火生寒冷。
欲觀太平象,復古望公等。
賤子托後車,當煩煮湯餅。
不用塞黃河,不用出周鼎,但願酒滿家,日夜醉不醒;不用冠如箕,不用印如斗,但願身強健,朝暮常飲酒。
造物不少恕,虐戲逐段新,坐令古銅榼,經月常生塵。
平生得酒狂無敵,百幅淋漓風雨疾。
造物慾以醒困之,此老醒狂君未知。
葛山仙隱。尚有餘膏留舊鼎。十里梅花。夾道爭看袞繡華。人間妙麗。並侍黃扉開國貴。僻壤孤芳。羞澀尊前不敢香。
先生五嶽游,文焰滅金鼎。日下鶴過時,人間空落影。
常言一粒藥,不隨死生境。何當列禦寇,去問仙人請。
大學道惟一能靜,國勢尊安如九鼎。
致君事業比皋夔,不羨蕭曹並魏丙。
氣蒸不待薪,水活可烹鼎。
隋文偉姿相,談笑取周鼎。
俘陳朝突厥,四海絕纖警。
奈何梟獍禍,老不保腰領,
不如臨春人,到此醉不醒。
遙岑誰畫卦,置此荊山鼎。
乍可奼女飛,千秋覘溟涬。
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日下鶴過時,人間空落影。
常言一粒藥,不墮生死境。何當列禦寇,去問仙人請。
文采珊瑚鉤,淑氣含公鼎。
炯炯一心在,天水相與永。
鶴發蕭森,玉顏腴潤,養就黃芽金鼎。一區松菊老湘濱,但心遠、何妨人境。袞衣家世,鳴鸞歌舞,到了春冰消荊不須惆悵夢中身,這彩癬輸贏誰剩
漢字鼎的含義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像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義 [tripod caldron]。盛行於商、周。用於煮盛物品,或置於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並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舊時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
比喻帝王 [emperor]。如:問鼎;定鼎中原;鼎甲(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業(帝王的大業)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台(宰輔大臣);鼎臣(指宰相)
喻
鼎 dǐng
1古代烹煮東西的器物。多用青銅或鐵製成。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象鼎足那樣三方對立抗衡:~立。
3大:~力、~~有名。
4正當;正在:~盛。
【鼎沸】形容喧鬧、混亂,像開鍋的水那樣:人聲~。
【鼎力】敬辭。大力(表示請求或感謝時用):~相助。
【鼎立】三方面勢力像鼎足那樣對峙:三國~。
【鼎盛】正值興盛或強壯。
【鼎新革故】見【革故鼎新】。
【鼎足】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