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擅北高,幽靜還西竺。
虎蹲石根奇,龍蟠籐蔓曲。
面橫白水湖,背列濃嵐谷。
鳥碎山逾空,起予詩不俗。
南北一山門,上下兩天竺。
中有老法師,瘦長如鸛鵠。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見之自清涼,洗盡煩惱毒。
坐令一都會,男女禮白足。
我有長頭兒,角頰峙犀玉。
四歲不知行,抱負煩背腹。
師來為摩頂,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謝羈束。
何必言《法華》,佯狂啖魚肉。
我聞禪師,榮領天竺。
山色湖光,爭輝奪日。
佛法禪道,日月燈燭。
眼放電光,機逾臂竹。
說雲門禪,如珠走盤。
唱無生曲,鏗金戛玉。
千眼洞明,萬機攢簇。
佛祖並驅,水雲疊足。
掣顛掣狂,可記可錄。
誑哧閭閻,鼓蕩流俗。
眉毛廝結,形影相逐。
把手共行,孤峰獨宿。
彼上人者,難繼高躅。
因甚如此,為佗牽犁入市,
騎牛上屋。七九從來八十三,
六六何曾三十六。
問禪去靈隱,聽講去天竺。
還有無求人,來尋靈鷲宿。
漢字竺的含義
竺
(形聲。從二,竹聲。本義:竹)
同本義 [bamboo]
竺,竹也。--《廣雅》。王念孫疏證:「竺、竹同聲字。方言有重輕,故又謂竹為竺也。」
印度古譯名「天竺」的簡稱 [India]
雙匣猶傳竺國經。--林景熙《夢中作》
又如:竺經(佛經);竺國(天竺。古印度的別稱);竺域(指天竺。即今印度);竺土(指天竺國。指古印度)
山名 [Zhu mountain],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靈隱山飛來峰之南,分上中下三天竺,俗稱三竺
朝游三竺,暮宿兩峰。--《西湖佳話》
古代的一種樂器 [a musical instrument]
高漸離擊竺。--《戰國策·燕策》
非絲非竺。--宋·歐
竺zhu[天竺]印度的古稱。
────────────────—
竺dǔ 1.通"篤"。厚;深。 2.通"毒"。憎恨;憎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