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大曰櫓,冠乎小者楫。通津既能濟,巨浸即橫涉。
身之使者頰,虎之拏者爪。魚之撥者鬣,弩之進者筴。
此實為相須,相須航一葉。
用之大曰櫓,冠乎小者楫。
通津既能濟,巨浸即橫涉。
身之使者頰,虎之拿者爪。
魚之撥者鬣,弩之進者莢。
垂竿朝與暮,披蓑臥橫楫。
不問清平時,自樂滄波業。
長畏不得閒,幾度避游畋。
當笑釣台上,逃名名卻傳。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塘水汪汪鳧唼喋,憶上江南木蘭楫。繡頸金須蕩倒光,
團團皺綠雞頭葉。露凝荷卷珠淨圓,紫菱刺短浮根纏。
小姑歸晚紅妝淺,鏡裡芙蓉照水鮮。東溝潏潏勞回首,
欲寄一杯瓊液酒。知道無郎卻有情,長教月照相思柳。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軋軋搖槳聲,移舟入茭葉。
溪長茭葉深,作底難相尋。避郎郎不見,鸂鶒自浮沉。
拾萍萍無根,採蓮蓮有子。不作浮萍生,寧作藕花死。
岸傍騎馬郎,烏帽紫游韁。含愁復含笑,回首問橫塘。
妾住金陵步,門前朱雀航。流蘇持作帳,芙蓉持作梁。
出入金犢幰,兄弟侍中郎。前年學歌舞,定得郎相許。
連娟眉繞山,依約腰如杵。鳳管悲若咽,鸞弦嬌欲語。
扇薄露紅鉛,羅輕壓金縷。明月西南樓,珠簾玳瑁鉤。
橫波巧能笑,彎蛾不識愁。花開子留樹,草長根依土。
早聞金溝遠,底事歸郎許。不學楊白花,朝朝淚如雨。
天都山人與我別,遙指荊襄鼓蘭楫。
訪古直上黃花川,思歸懶出明月峽。
吳苑逢君碧草春,竹林高臥少情親。
平生唯有三杯酒,十載重看萬里人。
漢字楫的含義
楫
(形聲短的船槳)
同本義。短曰楫,長曰楫 [short oar]
棹,短曰楫,長曰棹。--《韻會》
楫,舟擢也。--《說文》
檜楫檜舟。--《詩·衛風·竹竿》
楫齊揚以容與兮。--《楚辭·哀郢》。註:「船櫂也。」
亡維楫。--《漢書·賈誼傳》
泛指船槳 [oar]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檣傾楫摧。--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橫臥一楫。--明·魏學洢《核舟記》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又如:中流擊楫;舟楫;楫子(船槳);楫櫓(槳與櫓);楫櫂(船槳)
船 [boat]
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闖入者。--梁延《夷氛聞記》
楫(楫)ji船槳:舟~。激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