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遊人度鏡光,五花殿裹奏笙簧。
日曛未放龍舟泊,中使傳宣趣鄆王。
百斛明珠米在倉,沉香火底捻銀簧。
人生行樂那須許,多少邊兵未有糧。
忽爾聞鶯語,語巧真如簧。
呼童逐之去,不使鳴我傍。
語巧是非亂,語拙道吾常。
守道由拙得,不仁為巧亡。
吾寧道吾拙,翻為巧者傷。
求友林泉深密處。弄舌調簧,如問春何許。燕子先將雛燕去。淒涼可是歌來暮。喬木蕭蕭梧葉雨。不似尋芳,翻落花心露。認取門前楊柳樹。數聲須入新年語。
香霧曉垂簾幕,幽禽春弄笙簧。
誰料貧無一物,邇來富敵君王。
玉戶金缸夜未央,邯鄲宮裡奏絲簧。
鄭姬已醉韓姬倦,誰拂君王白象床。
寂寂春葩映短牆,半山松竹奏笙簧。
無情幽鳥背人去,不慣村童笑客狂。
橋上遊人度鏡光,五花殿裹奏笙簧。
日曛未放龍舟泊,中使傳宣趣鄆王。
清緊如敲玉,深圓似轉簧。
一聲腸一斷,能有幾多腸?
芍葯花開日漸長,小窗閒理舊笙簧。
憑誰為喚詩宗匠,共賦留雲借月章。
樓下酴醾壓架香,翠圍帷幄覆池塘。
桃花浪暖魚成陣,人倚雕欄到夕陽。
羅綺爭春擁畫堂。翠帷深處按笙簧。寶奩頻炷鬱沈香。海上蟠桃元未老,月中仙桂看餘芳。何須龜鶴頌年長。
去年拜公北定堂,中秋玩月喧絲簧。
長風趣駕泝江艇,恨不初度{奭斗}一觴。
轉頭玉鑒秋又滿,北定風景遙相望。
寸心炯炯千里共,欲往從之川路長。
五年為帝屏南服,掃清塞塵為樂鄉。
盡捐歲糴為丁壯,米斛二萬饒積倉。
民無箕斂士宿飽,一面屹立如金湯。
平安遙夜飛炬火,燕寢永書凝清香。
雅知烹鮮不可擾,豈無發硎善而藏。
官間選勝極曠奧,天巧為公時雨陽。
五峰講席環子佩,北巖布金開道常
要將名教植根本,參以佛法芟莠稂。
君不見海觀煙濤碧萬頃,衛公心眼周八荒。
又不見開福浮屠玉千尺,給事願力同覺皇。
得如我公志淑艾,未許二老相頡頏。
眇然人物殊乏使,鼎來事會那可常。
維北有斗天喉舌,乃作福星私一方。
何不喚歸坐巖廊,五色線補舜衣裳。
拓開賢路舊荊棘,勿遣旄頭森解芒。
腐儒憂世心慷慨,百未一成鬢蒼浪。
公憐不麾客倚牆,肯借齒頰加雌黃。
頌言我豈知己私,民亦勞止須小康。
岐山之顛豈無巢鳳凰,何時口銜瑞圖飛高岡。
我亦刷翅相從千仞翔,引吭一聲鳴朝陽,
請賦卷阿之詩九章。
深山五六月,猶自有鶯簧。
吸滿幽人聽,何如入建章。
翠袖盤花金拈線。曉炙銀簧,勸飲隨深淺。復幕重簾誰得見。餘醺微覺紅浮面。別喚清商開綺宴。玉管雙橫,抹起梁州遍。白苧歌前寒莫怨。湘梅萼裡春那遠。
玉腕籠寒,翠闌憑曉,鶯調新簧。暗水穿苔,游絲度柳,人靜芳晝長。雲南歸雁,樓西飛燕,去來慣認炎涼。王孫遠,青青草色,幾回望斷柔腸。薔薇舊約,尊前一笑,等閒孤負年光。斗草庭空,拋梭架冷,簾外風絮香。傷春情緒,惜花時候,日斜尚未成妝。聞嬉笑,誰家女伴,又還採桑。
鳷鵲樓高百尺牆,牆高元不礙笙簧。
君王對面如天遠,可笑梅娘不自量。
漢字簧的含義
簧
(形聲。從竹,黃聲。本義:樂器中用以發聲的薄片)
同本義 [reed]
簧,笙中簧也。--《說文》
並坐鼓簧。--《詩·秦風·車鄰》
調竽笙篪簧。--《禮記·月令》
願假簧以舒憂兮。--《楚辭·憂苦》
又如:簧言(簧片振鳴。比喻動聽的樂聲;欺人的謊言);簧口(如簧之口。多借指饞言);簧口利舌(形容善於言辭,多含貶義)
彈簧圈 [spring coil]。如:彈簧;表簧;鬧鐘的簧斷了
笙,竽 [sheng,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
簧,笙、竽皆謂之簧。--《正字通》
左執簧。--《詩·王風·揚之水》
動聽的語言 [sweet words]
巧言如簧。-
簧huang
⒈樂器裡發聲的薄葉片,用竹、銅等製成:~樂器。笙~。
⒉器物上有彈力的機件:彈~秤。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