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飛霙迎曉霽。銀海光浮,宴啟群仙會。騎省流芳誰可繼。尊前看取連枝貴。華發衰翁羞晚歲。未報皇恩,尚忝專城寄。酒入愁腸應易醉。已拚一醉酬君意。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福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鬢毛蕭颯齒根浮,徂歲翩翩肯暫留?窮巷多泥誰問疾,空階滴雨又經秋。
自營可笑誇三窟,善守寧須築百樓?但使胸中機事盡,一樽隨處送悠悠。
萬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漚浮!
提攜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
官如枝頭乾,不受雨露恩;身如水上浮,泛泛寧有根?刈茆以苫屋,縛柴以為門。
故人分祿米,鄰父餉魚餐。
前門吏徵租,後門質襦褌。
不敢謀歲月,且復支朝昏。
雨余幽花拆,亦可侑清尊。
吾生信已乎,終老此山村!
南郡開邊古上流,君王側席用嘉謀。
壯懷何止入雲夢,雄略行看半九州。
風勁鼓聲連岸動,雪晴江影與天福
一樽莫作新亭語,勳業歸庸尚黑頭。
修行之士,莫要浮*。十方飲膳難消。試看鋤田日午,汗滴禾苗。匙飯百鞭何啻,誑他人、休望天饒。還省悟,覺寒毛聳聳似水澆。若要不還口債,捱瀟瀟灑灑,寂寂寥寥。常處常清常靜,莫犯天條。大慈大悲心起,助真功、奪取仙標。歸蓬島,享天廚,珍饌瓊瑤。
漢字浮的含義
浮〈動〉
(形聲。從水,孚聲。本義:漂流,漂浮)
同本義 [float]
浮,氾也。--《說文》
載沉載浮。--《詩·小雅·菁菁者莪》
浮,漂也。浮游也。--《廣雅》
乘桴浮於海。--《論語·公冶長》
浮於濟漯。--《書·禹貢》
過夏首而西浮兮。--《楚辭·哀郢》
浮天無岸。--《文選·樺·海賦》
皓月千里,浮光躍金。--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油浮於水面;浮梗(隨水漂浮的殘梗);浮蛆(釀酒未熟時,漂浮在酒漿上的泡沫);浮沒(漂流淹沒);浮月(浮在水面的月影)。也指
浮 fu
⒈漂,跟"沉"相對:漂~。飄~。~雲。~力。〈引〉行船:~長江而下。
⒉表面的:~皮。鞋上有~土。
⒊空虛,不實在:~誇。虛~。抑~華。
⒋不沉著,不冷靜:輕~。~躁。
⒌暫時,不定的:~記。~支。
⒍超過,多於:~額。官~於事。
⒎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雕塑形象。
⒏
【浮屠】
【浮圖】
1佛(釋迦牟尼)。
2和尚。
3佛塔:七級~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