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得尚書信,慇勤問聖躬。
愧為香案吏,未覲建章宮。
寤寐思明主,安危寄令公。
皇儲何日定,應待采芝翁。¤
履若蹈虎尾,五剛亨厥躬。
乾三獨柔變,是以咥人凶。
聖主千齡不易逢,直應護養到清躬。
觀書子夜勤毋過,頤志宸庭樂自融。
盛在聰明稱帝舜,深於保輔是周公。
治平元佑從頭數,此是皇家第一功。
於穆清廟,明禋是躬。
卿士駿奔,助我肅雝。
灌鬯已事,精誠交通。
卻立以思,僾然其恭。
大矣孝熙,師民以躬。
奉承實冊,欽明兩宮。
萬樂具舉,一人肅雍。
化縣上始,四海來同。
空劫有真宗,聲前問己躬。
赤窮新活計,清白舊家風。
的的三乘外,寥寥一印中。
卻來行異類,萬派自朝東。
至道之宗,備在爾躬。
求之則遠,守之不通。
不求不守,奇載靈叟。
極離極微,應心應手。
觸目晴嵐,到處成庵。
捶呵彌勒,不與同龕。
石虎抬頭,泥牛入海。
驀劄相逢,一場風采。
重翟出房,社衣被躬。
委委佗佗,河潤山容。
聖皇臨軒,聖母在宮。
定受鴻名,興天無窮。
報客傳言信已通,叉手低頭便鞠躬。
對面一雙青白眼,當頭蹉過住山翁。
聖治尊儒術,賢才翼帝躬。
立朝防觸豸,行路避乘驄。
復道河南去,先愁冀北空。
激揚元自任,出處豈謀同?地絕看持節,天長惜轉蓬。
繡衣今日把,尺素幾時通?別酒花開裡,征帆木落中。
薊門縣夜月,梁苑度秋風。
古縣籐蘿碧,霜林果蓏紅。
咨詢行每遍,閒暇賦能工。
白日明高岳,黃河繞故宮。
登臨興何限,題寄北飛鴻。
龜書畀姒,歷數在皇躬。揖遜仰高風。鼎湖龍去遺弓墮,冠劍鎖深宮。塗山齊德翊成功。仙魄蚤賓空。珍台閒館棲神地,獻饗永無窮。
駕幸景靈宮,諸生盡鞠躬。
頭烏身上白,米蟲。
翼翼夫子,令德在躬。
道廣心平,不外以衷。
北山之陽,盤溪之將。
以處以安,不驕不亢。
塗灰抹上添光彩,社舞村歌笑己躬。
堪笑當年獃得好,百無一解訴心空。
星拱北,水朝東,
月落千江體一同。能向海門深處輥,
行船誰怕打頭風。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我懷佛祖病,不獨病厥躬。
三界病有盡,我病無終窮。
可庭解醫病,聊與言病功。
虛空病之體,病體離虛空。
呻吟儂笑病,歡樂病笑儂。
推病病不去,覓病病無蹤。
年來識病處,不將病掛胸。
千病及萬病,只與一病同。
有身則有病,無身病何從。
壺山和氣儷神崧,間世鍾賢應尹躬。
小試經綸安鼎鼐,更恢韜略靖華戎。
力陳致主千秋鑒,夢協遐年八十公。
不用安期覓瓜棗,蓬萊清淺照方瞳。
抗已尤為的,鹹腓懼喪躬。
自從夫子學,始見古人風。
有直終為訐,能和乃不同。
從今師下惠,一瓣敢忘公。
大矣孝熙,師民以躬。
奉承實冊,欽明兩宮。
萬樂具舉,一人肅雍。
化縣上始,四海來同。
跡自青門遠,田衣賁在躬。
舊房千嶠外,歸棹五湖東。
地力薑畦沃,年支芋盎充。
從支乃榮道,一與祖心同。
漢字躬的含義
躬
(形聲。從身,弓聲。從「身」的字多與身體有關。本義:整個身體)
同本義 [body]
躬,身也。--《說文》
信圭侯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記·玉人》。按,琢為人形,信直躬曲。
吾黨有直躬者。--《論語》。孔註:「直身而行。」
躬腠胝無胈。--《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體也。」
我鞠躬不敢息。--馬中錫《中山狼傳》
百姓愁苦,靡所錯躬(指安身)。--《漢書·元帝紀》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又如:躬體(身體);躬先士卒(身先士卒);躬擐(身穿。擐:穿)
生命 [life]
見南郢之流風兮,殞余躬於沅、
躬(躬)gōng
⒈身體。〈引〉自身,親自:~勸耕農。事必~親(每件事必須親自做)。
⒉彎曲身體: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