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早煙消,舟行不待招。
乍明村市塢,初露遠山椒。
勝處宜規隱,浮生只浪飄。
章泉在何許,繞塹碧蕭蕭。
霞衣玉珮去飄飄,控鶴仙人不可招。
難信嶺頭頑石畔,分明有路入青霄。
國以人為重,人惟德可招。
九重方厲政,諸老盡歸朝。
盛事追三代,清風動百僚。
切聞天上語,歡喜到漁樵。
秋心如海復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珮當腰。
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
一川星斗爛無數,長天一月墜林梢。
平原落日馬蕭蕭,剩有山僧賦《大招》。
最是令人淒絕處,垂虹亭外柳波橋。
邂逅款良宵,慇勤荷勝招。彌天俄若舊,初地豈成遙。
酒蟻傾還泛,心猿躁似調。誰憐失群雁,長苦業風飄。
萬里冥鴻惜羽毛,安車雖聘邈難招。
清名自足高天下,豈獨南州擅得高。
領得溈山笑裡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籐枯後,了得三年五載燒。
獵獵水芭蕉,如將隱士招。
清風來處遠,袢暑坐中消。
那復熏衣事早朝,杖藜時赴野人招。
謀身不善交韓呂,度世猶堪訪賀喬。
杖有百錢尋酒盞,家無一物止詩瓢。
君看莘渭三王佐,何似夷齊萬世標。
早將心事付漁樵,若被幽人苦見招。
多種竹將挑筍吃,旋栽松待斫柴燒。
壁間古畫身都碎,架上枯琴尾半焦。
猶有住山窮活計,仙經盈卷一村瓢。
軒冕真成寄,江山早見招。
懶從春後覺,意別枕邊消。
竹色侵書靜,松聲落耳遙。
妄心朝霧薄,烏鵲莫相撩。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是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倚天松不受風搖,白鶴迥翔似有招。
何處客來忘此閣,故人詩在憶同朝。
采苓每帶雲雙屐,供石時添水一瓢。
莫道山中無語者,老僧送罷又逢樵。
山北山南雪半消,村村店店酒旗招。
春風過處人行少,一樹疏花傍小橋。
辟書來幾日,遂喜就嘉招。
猶向風沙淺,非於甸服遙。
時平無探騎,秋靜見盤雕。
若遣關中使,煩君問寂寥。
我昔攜家走,君曾掃榻招。
亂離心易感,生死義難消。
雅魄歸泉壤,潛光出市朝。
平生五字苦,寒淚灑山瓢。
赤腳忙晨炊,掉臂會清招。
相如僮御盛,浩然磬蔚鰲?/p>
遙指白雲邊,乘興尋夷巢。
古殿金碧悄,玄冠彩翠銷。
怪石壯熊臥,老樹蟠龍腰。
清陰團野色,習習生涼飆。
懸崖斜斷處,槎木成飛橋。
刺膚起霞暈,小小飛蚊驕。
日長詩思渴,香冽供山瓢。
清狂驚四座,浩氣摩丹霄。
書巖苔礙筆,題葉攀柔條。
語默任人意,無庸發輕嘲。
困如宿酒猶未銷。滿華堂、羞見目招。忽折向、西鄰去,教旁人、看上馬嬌。肉色似花難可得,但花如、肉色妖嬈。誰說漢宮飛燕,到而今、猶帶臉潮。
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豸角初離首,金章已在腰。
劍橫陰綠野,棧響近丹霄。迎驛應相續,懸愁去路遙。
漢字招的含義
招
(會意。從手。召聲,呼喚。本義:打手勢叫人來)
同本義 [beckon]
招,手呼也。--《說文》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楚辭·招魂序》
招樊噲出。--《史記·項羽本紀》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荀子·勸學》
又如:招迎(招呼使接待;招引迎接);招求(招引導求);招招(招呼的樣子);招誘(招喚勸導);招護(招呼,關照);招應(招呼、理睬)
招收;招募 [recruit;enlist;enroll]
上招賢良。--《漢書·晁錯傳》
又如:招拔(召來並加以擢用);招用(招收使用);招軍(招募士兵)
邀請 [invite]
招前日賓客。--清·侯方
招zhāo
⒈用手勢叫人來或向人致意:~手即來。打~呼。
⒉用公開的方式使人來:~集。~收。~來。~賢。失物~領。〈引〉惹起,引來:~致。~事。~引。~人笑話。謙受益,滿~損。
⒊承認所犯的罪過:~供。~認。
⒋故意炫耀自己,引人注目:~搖撞騙。
⒌技藝,手法:絕~。花~。
⒍[招安][招撫][招降]勸其歸順。
⒎[招貼]貼在街頭或公共場所的宣傳文字或圖畫。
⒏[招待]接待賓客。
⒐[招展]飄揚,擺動:紅旗~展。
⒑[招呼]
1呼喚或問候、致意。
2關照,扶助,照料。
⒒[招架]抵擋。
⒓[招牌]作為標誌的牌子。〈喻〉用以騙人的幌子。
────────────────—
招qiao 1.舉。 2.見"招木"。
────────────────—
招shao 1.通"韶"。傳為舜樂。 2.見"招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