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別作一番風,誰料聲名達帝聰。
自有時人求富貴,莫將富貴污蘇公。
谹通三府,高名動四聰。
鳳池仍舊渥,虎觀冊新功。
晝日槐方翠,秋風棗已紅。
直須先抗議。莫待人云中。
千里趨魏闕,一言簡聖聰。河流引關外,國用贍秦中。
有詔許其策,隨山興此功。連雲積石阻,計日安波通。
飛棹轉年谷,利人勝歲豐。言歸漢陽路,拜手蓬萊宮。
紫殿賜衣出,青門酣酌同。晚陽過微雨,秋水見新鴻。
坐惜去車遠,愁看離館空。因思郢川守,南楚滿清風。
黃中秀外干虛通,乃喜佳名近帝聰。
密葉暗傳深夜露,殘花猶及早春風。
拒霜已失芙蓉艷,出水難留菡萏紅。
多謝使君憐寂寞,許教綽約伴仙翁。
北俊南靡氣不同,少能炙轂老能聰。
可知銷盡勞生骨,即在方言兩卷中。
青雲直上路初通,白鳳新詞入聖聰。
抵掌劇談吾浪語,連城增價子何窮。
共登小閣春風裹,又解征帆落照中。
此去優遊益吟詠,公餘無惜寄詩筒。
杲杲朝曦正在東,文心詩耳一時聰。
學當鼎盛猶無敵,才過頤期想更工。
此去宦游談笑裡,後來家慶畫圖中。
俾昌俾刈詩人事,不似荒虛漢少翁。
感慨清哀似變風,老於詩句耳偏聰。
迂疏自笑成何事,冷淡誰能用許功。
不怕飛蚊如立豹,肯隨白鳥過垂虹。
吟哦相對忘三伏,擬泛冰溪入雪宮。
(湖州多蚊蚋,豹腳尤毒。
垂虹,吳江亭名。
)
霽闕露穹崇,含生仰聖聰。英明高比日,聲教下如風。
靜發宸居內,低來品物中。南薰歌自溥,北極響皆通。
蘋末看無狀,人間覺有功。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窮。
老原原上卜年翁,感天功業動天聰。
流言未信成王悟,悟成全得起禾風。
腳力窮時眼力通,層梯倚石上天聰。
世間無限惟頑石,獨此中間透外空。
朱游英氣凜生風,瀕死危言悟帝聰。
殿檻不修旌直諫,安昌依舊漢三公。
素范流邦冊,昌言溢帝聰。
三台應天老,萬事問胡公。
道有如絃直,生嗟委蛻窮。
令君兼上傅,袞斂賁遺忠。
借寇借不得,清聲徹帝聰。坐來千里泰,歸去一囊空。
遺愛封疆熟,扳轅草木同。路遙山不少,江靜思無窮。
花舸沖煙濕,朱衣照浪紅。援毫兩岸曉,奇支枕滿旗風。
道罕將人合,心難與聖通。從茲林下客,應□代天功。
耳所以司聽,聽正乃為聰。
匪彝謹勿聞,聞之則為聾。
八都上將近平戎,便附輶軒奏聖聰。三接駕前朝覲禮,
一函江表戰征功。雲間閬苑何時見,水底瑤池觸處通。
知有殿庭餘力在,莫辭消息寄西風。
欲知主聖本臣忠,傾盡嘉謨沃舜聰。
同載方如周呂尚,安車不數漢申公。
日烘盎盎花光暖,燭映鱗鱗酒浪紅。
白首同朝各強健,莫辭爛醉答春風。
張籍眼昏心不昧,崇師耳聵性還聰。
是非言語徒喧世,贏得長如在定中。
御史再乘驄,史言沃帝聰。
處心平似水,疾惡迅如風。
遇合嗟何晚,論思信有功。
惜哉辛佐治,竟不到三公。
萬法與身俱幻,百骸惟耳尚聰。
文公為補琴操,回仙邀聽松風。
漢字聰的含義
聰
(形聲。從耳,總聲。本義:聽力好)
同本義 [(of hearing) acute]
聰,察也。--《說文》
聽曰聰。--《書·洪範》
聞審謂之聰。--《管子·宙合》
耳徹為聰。--《莊子·外物》
尚寐無聰。--《詩·王風·兔爰》
又如:聰耳(聽覺靈敏的耳朵)
明察。指耳聞聲音而心能辨別其是真假 [astute]
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聰察(擅長審辨);聰察軒昂(明察真偽,儀態不凡);聰聽(明於聽取;明於辨察)
聰明,有才智 [clever]
聽曰聰,聰者,能聞事而審其意也。--《春秋
聰 cōng
1聽覺:失~。
2聽覺靈敏:耳~目明。
【聰穎】聰明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