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倣王郎子,庭前種修竹。
清陰生曉雲,遠意近幽谷。
歲久太昏翳,客來為湔沐。
掠地芟蒙茸,揮空除樸樕。
碧篠惡微瑣,孤根賞幽獨。
惟防高節傷,不厭冗材禿。
露枝借蟬附,風乾貽鳳宿。
筠消螻蟻驚,影淺虻蚋哭。
減裁終瘦骨,瀟灑自空腹。
初勞揀擇手,終入窮淡目。
月浪細搖金,秋聲寒戛玉。
差肩存挺直,亂眼憎拳曲。
洞然大夫心,卓爾高士躅。
春風雨零紅,林木霜換綠。
長久此君操,正可起頹俗。
山陰牛羊侵,謂濱斤斧辱。
持君易金錢,伐盡猶不足。
是中主人賢,不作薪稿束。
我非王子猷,賦性亦愛竹。
捨外地十畝,不藝凡草木。
長吟雜清嘯,觸目皆此族。
更招竹林人,枕藉糟與曲。
侍郎如蒼官,歲寒友梅竹。
步行以當車,瓢飲不如掬。
舊人存者少,靈光巋然獨。
朝野推意新,州閭敬齒宿。
嗟余詩學淺,未敢窺耳環卜。
朱弦才一倡,白圭費三復。
共談端平事,前局尚堪覆。
願言介眉壽,江鄉秫田熟。
大杏金黃小麥熟,墮巢乳鵲拳新竹。
故將俗物惱幽人,細馬紅妝滿山谷。
提壺勸酒意雖重,杜鵑催歸聲更速。
酒闌人散卻關門,寂歷斜陽掛疏木。
此是春秋據亂作,昇平太平視松竹。
何以功成文致之,攜簫飛上羽閣。
爾來食無肉,所喜居有竹。
森森無千纛,挺挺立群玉。
嬋娟而鮮潤,偏悅隱者目。
苟使清可娛,何妨飽不足。
小人求屬厭,君子肯為腹。
餘生復何為,一事無足錄。
惟應對此君,細把坡詩讀。
清溪縈洄流碧玉,散入緣岡萬竿竹。
照春四合錦繡林,干雲直上風霜木。
主人吾宗行珪璧,解組歸來鬢猶綠。
只知林下酒盈樽,不憂門外車推轂。
靈心內守消冰炭,洗眼旁觀看榮辱。
造物乘除真有理,卻將康健還無慾。
嗟予放浪已半世,近逐不去緣微祿。
六年一夢百憂患,踏雨褰裳過林麓。
殺雞為黍固留我,我自奔忙不皇宿。
乃知風月為君好,頗覺禽魚憎我俗。
楚魚楚稻賤如土,老去容身一茅屋。
他年杖履請卜鄰,與君靜話烹粱粥。
喜游蛟井寺,復見炎州竹。杳靄萬丈間,嘯風清獨速。
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顓頊。似瑞驚堅貞,如魔試金粟。
筍非孝子泣,文異湘靈哭。金碧誰與鄰,蕭森自成族。
新聞赤帝種,子落毛人谷。遠祖賜鷦鵬,遺芳遍南陸。
對煙蘇麻丑,夾澗篔簹伏。美譽動丹青,瑰姿艷秦蜀。
因緣鹿苑識,想像蛇丘斸。幾葉別黃茅,何年依白足。
龍樹蟄一花,砌瑤掃雲屋。色靜曼仙花,名高給孤獨。
青蔥太子樹,灑落觀音目。法雨每沾濡,玉毫時照燭。
離居鸞節變,住冷金顏縮。豈念葛陂榮,幸無祖父辱。
光搖水精串,影送蓮花軸。江鶩日相尋,野鶚時寄宿。
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肯羨垣上蒿,自多籬下菊。
從來道生一,況伴龜藏六。棲托詎星回,檀欒已雲矗。
霞杯傳縹葉,羽管吹紫玉。久絕釣竿歌,聊裁竹枝曲。
愧生黃金地,千秋為師綠。
胡陽媚秋漪,菡萏隔深竹。
誰開翠錦障,無限點銀燭。
茭尾蒲芽新水足,沙暖小桃紅夾竹。
誰家燕燕倦東風,戢翼畫梁春睡足。
螭頭舫子載醽崿,勿惜千金買詞曲。
明朝風雨蔽九川,千里江南芳樹綠。
淡月籠蒼松,清流蘸修竹。
水深蟾不設,長伴道人宿。
竹部竹山近,歲伐竹山竹。伐竹歲亦深,深林隔深谷。
朝朝冰雪行,夜夜豺狼宿。科首霜斷蓬,枯形燒餘木。
一束十餘莖,千錢百餘束。得錢盈千百,得粟盈斗斛。
歸來不買食,父子分半菽。持此欲何為,官家歲輸促。
我來荊門掾,寓食公堂肉。豈惟遍妻孥,亦以及僮僕。
分爾有限資,飽我無端腹。愧爾不復言,爾生何太蹙。
十年作計須種木,一日不可使無竹。
道人於此得三昧,綠霧中間著蒼玉。
拂雲誰為名其居,我亦心同雲卷舒。
相期直覓飛霞佩,不用重拈種樹書。
窮猿不擇木,祥鳳宜棲竹。
高門結駟榮,陋巷一瓢足。
仕有時為貧,貧乃急於祿。
夫君何所欠,百事盡從欲。
新諧種玉婚,大敞堆金屋。
鏡裡顏尚朱,庭前萱正綠。
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馳遂。
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
我貧甚去年,全家久食粥。
獨醒妒人醉,議誚那免俗。
名節千載光,富貴一炊熟。
朋友嚴簡書,敢以石玫玉。
黃昏杳無人,孤江但翠竹。
惟有白鷺鷥,伴我舟中宿。
身形清且瘦,乾坤一竿竹。
欺雪可千年,必壽先五福。
易道古難全,陽九配陰六。
先後期月間,唱隨來相逐。
夫天君職閒,婦地臣勞服。
觴詠恣優遊,生理閨房熟。
今春古稀會,元夜增和淑。
二老出勸酬,笑談相往復。
織女戲牛郎,輟耕歸辟榖。
仙翁答王母,蟠桃真勝肉。
李侯畫骨不畫肉,筆下馬生如破竹。
秦駒雖入天仗圖,猶恐真龍在空谷。
精神權奇汗溝赤,有頭赤烏能逐日。
安得身為漢都護,三十六城看歷歷。
小小青山,叢叢翠竹。
野景無多,怡然縱目。
明覺老人,向獨脫無依處。
閒坐解疏慵,為靜勝所縛。
拄杖子,一夏同轍不同途。
見山不是山,居竹不見竹。
叢識忙忙卒未休,忙中解唱陽春曲,
欸乃一聲山水綠。
右軍訪文君,遁跡入深竹。
我來尋歔歈,人亡但容谷。
靈龜闖澄潭,華宇對飛瀑。
若人今何之,尚想舊茅屋。
吾聞古君子,千載守孤獨。
楚些不可招,懷哉愴喬木。
門前少賓客,階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牆,涼風入東屋。
有琴慵不弄,有書閒不讀。
盡日方寸中,澹然無所欲。
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
丈室可容身,斗儲可充腹。
況無治道術,坐受官家祿。
不種一株桑,不鋤一壟谷。
終朝飽飯餐,卒歲豐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為足。
漢字竹的含義
竹
(象形。小篆字形,像竹莖與下垂的葉片。「竹」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竹」的字大部分是樂器、竹器和記載文字的東西。本義:竹子)
同本義 [bamboo]。多年生常綠植物。莖桿有節,中空,可供建築用,又可作造紙原料,還可以製成樂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說文》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記》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世說新語·政事》
又如:竹筍湯(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編床上用品);竹撞(竹編提盒);竹籜(竹筍的皮;筍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開的篾條,用於打人的一種刑具);竹笆(竹籬);竹皮
竹zhu
⒈多年生常綠植物。竿多節,節間一般中空。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慈~、毛~、淡~、苦~子等。竿可造紙、供建築、製器具等。
⒉稱簫管類的樂器:~笛。~簫。
⒊[竹簡]〈古〉用來寫字的竹片:懷抱~簡。
⒋[竹帛]
1史冊,書籍。
2竹簡和絹帛(〈古〉刻寫材料):著之~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