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長安遠如日,三韓住處朝日赤。
飛帆走馬入齊梁,卻渡吳江食吳橘。
玉門萬里唯言九,行人淚墮陽關酒。
佛法西來到此間,遍滿曾如屈伸手。
出家王子身心虛,飄然渡海如過渠。
遠來忽見傾盆雨,屬國真逢戴角魚。
至人無心亦無法,一物不見誰為敵。
東海東邊定有無,拍手笑作中朝客。
僕以義制心,自謂頗忠赤。
保國不保身,用忠豈用力。
所以四將命,悉能全趙璧。
未當引年歸,痛定思政刺。
元佑丁卯春,旱日透地赤。
三農失歲事,嗷嗷嗟艱食。
宸心動惻怛,祠禱馳星驛。
張圖繪玄龜,探穴求蒼蜴。
荒潭幾挈瓶,方壇徒舞覡。
神龍忽應求,飛灑自前夕。
蕩滌六合清,萬物湔蒸疫。
陰陽有沴氣,備御須多術。
聖人不罪歲,能助天地力。
風流仍叔詩,宣王中興日。
開帆駕洪濤,血戰乾坤赤。
風雨聞號呼,流涕灑丹極。
年年杜鵑啼,口滴枝上赤。
今同萇弘血,三歲化為碧。
因移新塚傍,顏色照松柏。
天門夜上賓出日,萬里紅波半天赤。
歸來平地看跳丸,一點黃金鑄秋橘。
太華峰頭作重九,天風吹灩黃花酒。
浩歌馳下腰帶鞓,醉舞崩崖一揮手。
神遊八極萬緣虛,下視蚊雷隱污渠。
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厲東海騎鯨魚。
三韓王子西求法,鑿齒彌天兩勍敵。
過江風急浪如山,寄語舟人好看客。
鯉魚山頭日,日落山紫赤。
遙見兩君子,登岸問苦疾。
此地饒粟麥,乃以水蕩潏。
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今年雖下種,濕土干芽茁。
因指柳樹間,此是吾家室。
前月水漫時,群賊肆狂獝。
少弟獨騎危,射死五六賊。
長兄善長槍,力戰幸得釋。
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
問之此何由,多是屯軍卒。
居民亦何敢,為此強驅率。
始者軍掠民,以後軍民一。
民聚軍勢孤,民復還劫卒。
鯉魚山前後,遂為賊巢窟。
徐沂兩兵司,近日窮剿滅。
軍賊選驍健,叱呼隨主帥。
民賊就擒捕,時或有奔逸。
其中稍黠者,通賄仍交密。
以此一月間,頗亦見寧謐。
二人既別去,予用深歎息。
披髮一童子,其言亦能悉。
民賊猶可矜,本為饑荒迫。
軍賊受犒賞,乃以賊殺賊。
吾行淮徐間,每聞邳州卒。
荊楚多剽輕,養亂非弘策。
石亭梅花落如積,玉蘚斕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
煮糯蒸魚作寒食。長橋新晴好天氣,兩市兒郎棹船戲。
溪頭鐃鼓狂殺儂,青蓋紅裙偶相值。風光何處最可憐,
邵家高樓白日邊。樓下遊人顏色喜,溪南黃帽應羞死。
三月未有二月殘,靈龜可信淹水干。葑草青青促歸去,
短簫橫笛說明年。
英英石榴花,不朱而自赤。
凡今人之兮,誰不悅媚色。
脂水漲渭流,妍姿竟傾國。
關輔連歲旱,耕地千里赤。
官家放租稅,猶有道邊瘠。
群國乞膏雨,童巫叫蜥蜴。
神聽久寂寞,民意轉淒惻。
天公忽瞑目,一怒乖龍殛。
雨師偃其旁,驚起振厥職。
不復計多寡,傾瀉信朝夕。
入地知幾犁,地上但盈尺。
渹如三峽注,那辨四簷滴。
落勢曾未停,廬井反憂溺。
始知天公難,不易人願適。
舉頭告風伯,速吹濕雲坼。
卻還秋日光,迤邐照阡陌。
俾民布新種,來歲飽麰麥。
忠忱誼愊。對越如丹赤。緬想遺風餘烈,猶身見、古顏色。惟馨非黍稷。穆穆歆明德。簟灩芳彝須醉,回雲旞、佑鄉國。
君馬黃,我馬赤。
君馬紫絲韁,我馬黃金勒。
兩馬馳騁長安陌,相逢宛若曾相識。
公子王孫天上客,玉鞭指點分南北。
善和坊裡多青樓,不知今夜誰家笛。
慷慨悲歌歎陳跡,霜烏怨啼霜葉赤。
明朝送客過鍾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連環雙珥夾晴日,左右生戟氣青赤。
豈惟兵甲生外夷,百殃之本眾亂基。
前月黃霾泰山側,青龍吐火煙光黑。
去年御溝流血波,天鼓滿空撾海鼉。
又看彗星掃空百餘丈,徹夜光芒侵斗象。
遼東軍民半陷胡,天復示變胡為乎。¤
祠官粟一囊,不贍軀七赤。
前年蒙寬恩,例許乞骸骨。
聯翩三兒子,俱作鸛雀碧,賦祿雖尚遠,亦足慰衰白。
幅巾茆簷下,稱病謝來客。
從今門前路,永掃車馬跡。
洞山有物黑似漆,老倒玉泉褌赫赤。
赤者吉中有凶,黑者凶中有吉,
明眼衲僧難辨的。即今吉凶悔吝拈向一邊,
玉泉洞山且靠一壁,卻聽拄杖子出來露個消息。
西風日夜起,江上楓葉赤。
可憐未歸人,復送行遠客。
相見鬢毛改,轉覺世路迫。
他日慰相思,豈必在書尺。
薄俗能移人,出處當自力。
崔郎神駿如天馬兮來西極,霜蹄蹴踏汗流赤。
不令長楸嘶風扈屬車,亦合交河涉冰摧蔽敵魄。
世無善御如王忍受,可能帖耳受鞭策。
棧雲嵯峨漢江碧,一眼長淮天不隔。
崗寒幾處索調護,我有奇謀同藥石。
囊書行萬里,三載京華客。
浮雲黯黮一掃空,歸來雙劍翔鳧舄。
行台岌頁立分鼎,叱吒風霆人辟易。
文書昴夜來急急,吏衙事牘看山積。
那知退食清心堂,萬卷敷床客滿席。
落落一世誰憐才,令我推枕三太息。
翱翔半刺頭欲雪,袖長奔跑何地褊迫。
我聞安康坦途走洛師,內與荊襄梁益通血脈。
軍興生聚計蕭條,嗷嗷悲鴻尚中澤。
鼓鼙何日當罷警,濟時孰是良籌畫。
薰風催熟崆峒麥,本根須人為愛惜。
志士慘淡意則同,摻祛況復念行役。
君看老驥久伏櫪,一蹴千里如咫尺。
醉歸為君慨慷擊唾壺,天雞三叫東方白。
水雲黑,火雲赤。
土雲黃,石雲白。
當年宋壁。血擁河流赤。全護東南形勝,百易萬、五神力。人心同奮激。立此生民極。哀角載歌霜曉,瓊Ⅳ、聖容懌。
漢字赤的含義
赤
(會意。甲骨文,從大(人)從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紅紅的。一說「大火」為赤。本義:火的顏色,即紅色)
同本義 [red]
赤,南方色也。--《說文》
赤者,火色也。--《書·洪範·五行傳》
其色赤。--《素問·風論》。註:「赤者,心色也。」
赤刀。--《書·顧命》。鄭註:「武王誅紂時刀赤為飾。」
色赤椒好。--《齊民要術·種椒》
困於赤紱。--《易·困卦》。鄭註:「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記》。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寶刀);赤衣(紅色衣服);赤丸(紅色彈丸);赤日(紅日;烈日);赤石(紅色的石頭);赤泥(呈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