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孤頂絕攀躋,當念遊人困路歧。
暫與化城休歇地,莫教忘卻轉身時。
山林與朝市,自昔分兩歧。
勢利幾傾奪,道人猶未知。
唯愛八還經,展卷時讀之。
是亦遮眼爾,不作文字癡。
仙中姑射接瑤姬,成陣清香擁路歧。
半出驛牆誰畫得,雪英相倚兩三枝。
舊宅無人住,荒墟有路歧。
一生渾是醉,萬古復何悲。
白首銜杯處,青山荷鍤時。
最憐獨醒者,高塚亦纍纍。
暮雲春雪江南北,回首人生歎路歧。
自別丘中隱,頻年哭路歧。
辛勤今若是,少壯豈多時。
露滴陰蟲苦,秋聲遠客悲。
晚營嚴鼓角,紅葉拂旌旗。
北闕虛延望,西林久見思。
川流寒水急,雲返故山遲。
落照遊人去,長空獨鳥隨。
不堪風景隔,忠信寡相知。
桂樓飛絕限。
超遠向江歧。
輕雲霽廣甸。
微風散清漪。
連連絕鷹舉。
渺渺青煙移。
嚴城亂芸草。
霜塘凋素枝。
氣爽深淫矚。
豫永聊停曦。
即已終可悅。
盈尊且若斯。
清和天氣雨晴時,翠麥黃花夾路歧。
萬里玉關馳露布,九霄金闕絢雲旗。
龍文騕褭驂鸞輅,馬乳蒲萄入羽卮。
衰老自慚無補報,叨陪儀鳳侍瑤池。
紅塵白首尚羈縻。忙亂趁多歧。走骨斗行屍。問來往、驅馳是誰。一天風月,一溪雲水,此處好棲遲。說與更生疑。似掩耳、偷鈴自欺。
著腳爭些子,公私只兩歧。
正途元自穩,捷徑不勝巘。
見透行須透。心移境亦移。
前人須指點,進步莫遲疑。
古別離。乃有天上牽牛織女星分歧。
至今八萬六干會,
後會滔滔無止期。
可憐一會才一日,
其餘無央數日何以消愁思。
古別離,天上猶如此.
人間可例推,
設使無會晤,
安用苦別離?
古別離,長吁嘻!
過了平湖又小溪,卻從蕪徑訪多歧。
如何江上乘風鷁,化作泥中曳蠔龜。
誰遣旌旟行沮洳,定知鼓吹宅漣漪。
中橋咫尺末由到,且作吳兒玩水嬉。
得失在跬步,楊朱泣路歧。
變易在俄頃,墨翟悲染絲。
人心有取捨,愛憎隨相欺。
八駿雖神逸,絕塵猶可追。
兵火東南暗,隨人泣路歧。
有家千里外,多病一身危。
寒氣生殘夜,西風凋敝衣。
休論啼帶血,雙鬢幾莖絲。
送者臨門廡,徵人暮路歧。
翻思津遣後,可奈獨歸時。
歲旱田疇薄,家貧母子離。
能忘手中綿,密密綴衣濕。
今日是何日,慟返南州歧。
汩汩東逝水,一日有西歸。
長別二十年,休戚不相知。
去時蠆發青,歸來面目黧。
昔人今則是,故家今則非。
脫胎有父母,結髮有夫妻。
驚呼問鄰里,共指塚纍纍。
訪死欲穿隧,泣血還復疑。
白骨滿丘山,我逝其從誰?
漢字歧的含義
歧〈形〉
(同「跂」。形聲。從止,支聲。或作「岐」。本義:多餘的腳趾)
同本義 [having extra toes]
跂,《說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集韻》
歧趾而臚情。--張衡《思玄賦》
叉開,事物錯出 [forked;branching]
物兩為歧。--《爾雅·釋名》
歧舌國。--《山海經·海外南經》
光歧儼其偕列。--潘岳《笙賦》
無為在歧途。--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多歧路。--唐·李白《行路難》
又如:歧歧(禽鳥舉翅飛行的樣子);歧旨(歧義);歧言(指離別之言);歧意(二心)
不同,不一致,有差別 [divergent;different]。如:歧雜(錯
歧qi
⒈岔道,大路分出的小路:~路。~途(〈喻〉錯誤的道路)。
⒉不相同,不一致:~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