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州竹扇名字著,織扇供官困追捕。
使君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新模巧制旋剪裁,百中無一中程度。
犀革鐫柄出蟲魚,麝煤熏紙生煙霧。
蕺山老姥羞翰墨,漢宮佳人掩紈素。
衙內白取知何名,帳下雄拿不知數。
供輸不辦箠楚頻,一朝赴水將誰訴。
使君崇重了不聞,嗚呼何以慰黎庶。
聞道園家賣菜翁,又說江頭打魚戶。
號令亟下須所無,官不與錢期限遽。
歸來痛哭辭妻兒,宿昔投繯掛枯樹。
一雙婉婉良家子,吏兵奪取名為顧。
弟兄號叫鄰里驚,兩家吞聲喪其嫗。
死者已矣可奈何,冤魂成群空號呼。
殺人縱慾勢位尊,貪殘無道天所怒。
邦人蓄憤不敢言,君其拊馬章台路。
長蛇齒牙毒,誰使赤手捕。
六月河破堤,捧塊捍奔注。
匹夫徒昭昭,天下皆慕顧。
後世有至公,此計不為誤。
漢字捕的含義
捕
(形聲。從手,甫聲。捕的原始意義是追捕逃亡的奴隸。本義:捕捉,捉拿)
同本義 [catch;arrest]
捕,取也。--《說文》
遣吏分曹逐捕諸灌氏支屬。--《漢書·灌夫傳》
吏無追甫之苦。--《漢書·韓延壽傳》
變鬥殺傷捕伍鄰。--《急就篇》
至高郵,制府檄下,幾以捕系死。--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他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史記·吳王濞列傳》
捕鼠不如狸狌。--《莊子·秋水》
捕影而視之。--《周髀算經》
武陵人捕魚為業。--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捕者既不至。--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而吾以
捕 bǔ捉;逮:~魚、逮~。
【捕風捉影】比喻說話或做事不憑事實根據,而是用似是而非的跡象做依據。
【捕食】(動物)捕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