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直不可見,見此長虹吐。
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
當時書此字,贈我老華甫。
今年八十一,仍臥舊處所。
謝公名太盛,殺身甘荼苦。
虞公不競名,躬耕隱村塢。
有名無名間,俯仰隔今古。
直木先剪拜,明膏自煎煮。
何如牛背上,一蓑弄煙雨。
所以馬少游,伏波非所齲
蒼龍夭矯停今雨。正不待、雲吞霧吐。絕笑大夫松,今古閒言語。清光冷艷侵入處。漏月影、婆娑自舞。擬作歲寒人,此願天應許。
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有志而寬,夫誰敢侮。
天地小如喉,紅輪自吞吐。
多少世間人,都被紅輪誤。
紅杏牆頭樹。紫萼香心初吐。新年花發舊時枝,徘徊千繞,獨共東風語。陽台一夢如雲雨。為問今何處。離情別恨多少,條條結向垂楊縷。此事難分付。初心本誰先許。竊香解佩兩沈沈,知他而今,記得當初否。誰教薄倖輕相誤。不信道、相思苦。如今卻恁空追悔,元來也會憶人去。
清風來無邊,明月翳復吐。
自松聲滿虛空,竹影侵半戶。
邁暗枝有驚鵲,壞壁鳴饑鼠。
自露葉耿高梧,風螢落空廡。
邁微涼感團扇,古意歌白紵。
自樂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屨。
邁傳家詩律細,已自過宗武。
短詩膝上成,聊以慰懷祖。
自
壯士傳觀山石間,腰頭寶劍祥光吐。
摩挲醉眼叱海神,嫌殺蛟龍作妖舞。
淡亭亭、影搖溪水,芳心知為誰吐。玉華寶供年年事,消得一天消露。私自語。君不見仙家,玉井無今古。淡妝誰妒。盡千頃昆明,紅幢翠蓋,雲錦爛秋浦。瓊綃襪、自有凌波故步。賞心莫遣遲暮。風清月冷無人見,零亂碧煙修渚。聞好去。待醉*秋香,不羨風標鷺。遠遊重賦。擬太一真仙,共浮滄海,一葉任掀舉。
無蒲團禪板與諸人廝睚,無金圈栗蓬與諸人吞吐。
水清月分明,雲散山呈露。
山僧結夏來,贏得緊閉戶。
桃花水,榆莢雨,
一點忽來,千花競吐。
秋鴻聲澀秋弦苦,塗金博山煙夜吐。
寂歷虛堂燈暈生,誰人共聽西窗雨。
隨牒滄海隅,兩見初月吐。
緬懷故山友,飄散等風雨。
低頭繙簿書,仄足隨步武。
荒哉舊時學,千古壓一縷。
涇渭誰濁清,荼薺互甘苦。
癡兒了官事,朝飯或過午。
聊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
有得那免失,無闕孰為補。
門前流水車,六轡去如組。
忽逢阮生途,微徑何由齲
誇者類死權,所死固已粗。
人生天地間,誰客復誰主。
蛙鳴儻適意,賢於兩部鼓。
蝸角起相攘,戰劇赤白羽。
息機自搰搰,獨趣甘踽踽。
喧寂不相謀,笑人從鄧禹。
行藏正有時,倚樓追杜甫。
固知抱書癖,未肯學錢虜。
長纓羈單于,尺紙招贊普。
古來磊落人,過眼蚊蚋聚。
且復對青山,天外修眉嫵。
悠然成獨酌,醉語免童羖。
是時秋冬交,寒事欲墐戶。
蛩螿夜唧唧,草木霜莽莽。
新詩從何來,令我隘寰宇,
颯然出世姿,一蛻塵與土。
海風入書幃,吟和鷗鴉櫨。
夜光驚照室,恍若珠還浦。
拂研染松煤,自汲寒井{無瓦}。
惡語未用刪,意澹聲節古。
起看參斗橫,的歷掛枌栩。
落日霞消一縷。素月稜稜微吐。何處夜歸人,嘔嗄幾聲柔櫓。歸去。歸去。家在煙波深處。
子夜夜轉長,簾前月華吐。
只解歌調工,誰識歌心苦。
清商激涼風,良人在淮楚。
澶淵竟要盟,老萊氣安吐。
韓范猶自憐,不遂臣西虜。
人材系其逢,事業隨所附。
千載有南董,何啻今視古。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瀾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鰲背啟窗戶。
我來俯凝碧,萬頃過微雨。
南沙八十里,草林盡可數。
風聲玄冥開,松影翠蛟舞。
昏昏魚龍氣,暝色失洲渚。
林間古蘭若,梵放雜鳴櫓。
不能掛長帆,破浪極幽睹。
至今清夜夢,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茲來,浩浩見眉宇。
館置古城東,淡飯忘羈旅。
連城雖自珍,歷塊誰為許。
束書問東舟,了不掛一語。
脫身少年場,清座參佛祖。
冰顏未生髭,老氣欲冠古。
所得豈虛名,自是慰諸呂。
南天正炎溽,歸思亟飛羽。
江魚已釣肥,江酒尚酤煮。
訪子昔游地,耿耿月沉浦。
席龍望東南,浮雲渺吳楚。
風月堂中,畫屏不動香猊吐。珠翹環擁蕊宮仙,雙鬢青如許。相對童顏壽侶。看庭前、緋袍拜舞。十洲三島,柳探春時,梅欺雪處。甲子花周,自從今日重新數。碧瑤杯重翠濤深,笑領飛瓊語。此去華筵喜聚。聽傳宣、雲間紫府。萬分如意,鳳詔便蕃,香軒容與。
溶溶溪口雲,才向溪中吐。不復歸溪中,還作溪中雨。
層冰積浩蕩,陵谷低吞吐。
窈窕轉幽壑,突兀開淨宇。
回頭山水縣,亦復墮塵土。
孤雲鐵梁北,宇宙一仰俯。
風景初不殊,川途忽修阻。
寒潭海眼淨,黕黑自太古。
蟄龍何年臥,萬國待霖雨。
誰能裂蒼崖,雷風看掀舉。
南嶽去天才尺五。荊溪笠澤相吞吐。十日一風仍再雨。宜禾黍。秋成處處宜禾黍。坊市萬家連島嶼。長楊□□□□□。□□□□□□□。能歌舞。劉郎不□□□□。
漢字吐的含義
吐〈動〉
(形聲。從口,土聲。本義:東西從口腔中湧出)
同本義 [spit]
吐,寫也。--《說文》
柔則茹之,剛則吐之。--《詩·大雅·烝民》
然我一沫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史記·魯周公世家》
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韓愈《元和聖德》
機發吐丸。--《後漢書·張衡傳》
與風水相吞吐。--宋·蘇軾《石鍾山記》
又如:吐氣納元(道家的一種練功修身之法。吐、納是我國古人的一種養生之術);吐信(吐舌頭);吞吐(吞進和吐出);吐沫(吐出沫子);吐茹,吐哺(吐出嘴裡食物)
口說,陳說 [tell]。如:吐屬;吐決(發表言論,斷定事理);吐款(說出款曲。
吐tǔ
⒈使東西從嘴裡出來:~出。~痰入盂。
⒉說出,發表:~露。~辭。該~真情。
⒊開放,出現:棉花~絮了。家蠶~絲了。心喜談月~。
────────────────—
吐tu嘔:嘔~。上~下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