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雖不謗尊經,造眾惡業無慚愧。
臨終遇勸念彌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茲行覽得失,撫已動競愧。
暮景尚可鞭,毋使寸陰棄。
制幣徨齊,正辭無愧。
樂以送之,畢其精意。
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啜心有愧。
恥以維其心,在心每知愧。
不善臨吾前,真如負芒刺。
制幣徨齊,正辭無愧。
樂以送之,畢其精意。
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啜心有愧。
昔聞魚可羨,今見魚可愧。
邂逅臨池處,瀟灑出塵意。
秋風八月起江湖,水染紺碧霞綺疏。
悠然掉尾波間去,須信人生不及魚。
漢字愧的含義
愧〈動〉
(形聲。從心,鬼聲。本義:慚愧)
同本義。同「媿」 [ashamed]
小則如愧。--《禮記·儒行》
尚不愧於屋漏。--《詩·大雅·抑》
不愧於人。--《詩·小雅·何人斯》
雖顏慚未知心愧。--《魏書·列女傳》
縱上不殺我,我不愧於心乎?--《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清·周容《芋老人傳》
下恐愧吾師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茲游快且愧矣。--《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兼愧貴家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愧心(
愧(媿)kui羞慚,心裡覺得對不起:~對。羞~。慚~。問心無~。聞言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