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書奏觸天威,萬里徒行出帝畿。
始得明時來讜論,豈知薄命墮危機。
身同季弟辭兄去,女抱嬰兒伴丹歸。
風雨瀟瀟秋又老,雁應不到嶺南飛。
滄江麗晴暉,揚鈴出王畿。
雙闕望中遠,片帆波上飛。
殷雷車馬隔,遏雲歌史希。
歸東水浩浩,拱北心依依。
難雲周行寘,猶恨天顏違。
年華易婉晚,何日當旋歸。
束帶自衡門,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鑒,舉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兩無施。何以酬明德,歲晏不磷緇。
時節乃來集,欣懷方載馳。平明大府開,一得拜光輝。
溫如春風至,肅若嚴霜威。群屬所載瞻,而忘倦與饑。
公堂燕華筵,禮罷復言辭。將從平門道,憩車灃水湄。
山川降嘉歲,草木蒙潤滋。孰雲還本邑,懷戀獨遲遲。
峭仞聳巍巍,晴嵐染近畿。孤高不可狀,圖寫盡應非。
絕頂神仙會,半空鸞鶴歸。雲台分遠靄,樹谷隱斜暉。
墜石連村響,狂雷發廟威。氣中寒渭闊,影外白樓微。
雲對蓮花落,泉橫露掌飛。乳懸危磴滑,樵徹上方希
淡泊生真趣,逍遙息世機。野花明澗路,春蘚澀松圍。
遠洞時聞磬,群僧晝掩扉。他年洗塵骨,香火願相依。
高鳥知還久倦飛,分甘萬里邁王畿。
虎頭食肉侯何用,雞舌含香事已違。
博望尋源經月去,長卿喻蜀暫時歸。
寄言玉笥雲中客,終擬相從采蕨薇。
五年一巡狩,西幸過東畿。周國易居守,周人多怨思。
君王敷惠政,程作貴從時。大廈非一木,沉沉臨九逵。
慶雲宿飛棟,嘉樹羅青墀。疏屏宜朝享,方塘堪水嬉。
雲中仰華蓋,桁下望春旗。天意知如此,星言歸洛師。
征客懷周道,飄然望日畿。
天開閶闔近,星隱建章微。
王囿芻蕘往,駉原騋牝歸。
詎能同野鳥,朝夕向台飛。
轉紫芝。指東都帝畿。愁霧裡、簫聲宛轉,輦路逶迤。那堪見、郊原芳菲。日遲遲。對列鳳翣龍旗。輕陰黯四垂。樓台綠瓦沍琉璃。仙仗歸。壽原清夜,寒月掩褕褘。翠幰雕輪,空反靈螭。憩長岐。嵩峰遠,伊川渺彌。此時還帝裡。旌旛上下,葆羽葳蕤。天街回、垂楊依依。過端闈。閶闔正辟金扉。觚稜射暖暉。虞神寶篆散輕絲。空涕涕。望陵宮女,嗟物是人非。萬古千秋,煙慘風悲。
遊人愁歲晏,早起遵王畿。
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
驚禽棲不定,寒獸相因依。
歎此霜露下,復聞鴻雁飛。
渺然江南意,惜與中途違。
羈旅悲壯發,別離念征衣。
永圖豈勞止,明節期所歸。
寧厭楚山曲,無人長掩扉。
東南之鎮曰會稽,扶興清淑拱帝畿。
千巖壑氣盤礡,更有壽檜天與齊。
托根后土閱千古,黛色蒼皮天一柱。
鍾為人傑堪棟國,恰似嵩高降申甫。
君侯胸中百萬兵,年未四十俄專城。
精神滿腹秋水瑩,談笑兩頰春風生。
崎嶇贛右三百里,蛟鱷垂涎波浪起。
逆流張膽作風帆,信如王尊乃通耳。
脫略邊幅柔凶頑,解除苛嬈綏創殘。
喚回和氣豁氛祲,事有至難談笑間。
人口如碑沸傳誦,帝曰吾徒得君重。
天風吹下紫泥封,趣入班行和儀鳳。
大夫何以假守為,真除屬厭民所期。
虎頭岌頁要彈壓,凝香森戟聊娛嬉。
璇杓插子日南至,黃鐘飛灰雷出地。
崆恫春早梅已香,釀入黃堂壽觴裡。
醉來含笑看吳鉤,龍興夜半干鬥牛。
關河北望令人老,忠臣心與天為謀。
潢池正爾兵不弄,又說邊塵時澒洞。
籌邊筦鑰寧無人,知待人豪為國用。
貂蟬冠劍拄頤,丹青正與綠鬢宜。
碧油幢下白羽扇,貔虎百萬惟指麾。
雍容傳檄定三輔,頸縛單于歸釁鼓。
手扶鑾駕還東都,宮殿千門總如故。
摩挲與問金城柳,頗嘗見有此舉否。
策勳飲至未央宮,腰下懸金印如斗。
萬年觴捧月氐頭,虎拜稽首揚王休。
功高福與宋無極,紫樞黃閣三千秋。
三州鼓浪維淮浦,千社分封接帝畿。
冰力方剛風助威,經旬足不到門畿。
可人安倩來相問,語極情生爵婁揮。
諸方參請盡,秋晚別京畿。
乞食齋條飽。隨緣百念微。
夜聲鳴鐵笛,寒色脆荷衣。
久學南山律,終身不敢違。
涿鹿聞中冀,秦原辟帝畿。柰花開舊苑,萍葉藹前詩。
道士乘仙日,先生折角時。方懷丈夫志,抗首別心期。
清班曾見六龍飛,晚落天涯遠日畿。
邊月空悲新雪鬢,京塵猶染舊朝衣。
江山壯麗詩難敵,風物蕭條醉絕希
賴有東湖堪吏隱,寄聲籬菊待吾歸。
維舟背楚服,振策下吳畿。盛德弘三讓,雄圖枕九圍。
黃池通霸跡,赤壁暢戎威。文物俄遷謝,英靈有盛衰。
行歎鴟夷沒,遽惜湛盧飛。地古煙塵暗,年深館宇希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懸劍空留信,亡珠尚識機。
鄭風遙可托,關月眇難依。西北雲逾滯,東南氣轉微。
徒懷伯通隱,多謝買臣歸。唯有荒台露,薄暮濕征衣。
南國山川舊帝畿,宋台梁館尚依希馬嘶古道行人歇,
麥秀空城野雉飛。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寶衣。
徒使詞臣庾開府,咸陽終日苦思歸。
聖德周天壤,韶華滿帝畿。九重承渙汗,千里樹芳菲。
陝塞餘陰薄,關河舊色微。發生和氣動,封植眾心歸。
春露條應弱,秋霜果定肥。影移行子蓋,香撲使臣衣。
入徑迷馳道,分行接禁闈。何當扈仙蹕,攀折奉恩輝。
琱戈紅旆轡如絲,暫為君王鎮左畿。
下鵠池邊新有詔,臥龍山畔又催歸。
共看閣老今黃闥,卻笑門生也繡衣。
起舞祝公千歲壽,蓬萊雲氣正霏霏。
滿縣唯雲水,何曾似近畿。曉庭猿集慣,寒署吏衙希
冰色封深澗,樵聲出紫微。時聞迎隱者,依舊著山衣。
漢字畿的含義
畿
(形聲。從田,幾省聲。本義:國都四周的廣大地區)
古代王都所領轄的方千里地面。後指京城所管轄的地區 [district in and around the royal capital]
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則曰畿也。--《說文》
邦畿方千里。--《周禮·大行人》
方千里曰王畿。--《周禮·職方式》
邦畿千里。--《詩·商頌·玄鳥》
視學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畿尉(衛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區);畿兵(駐京都的士兵)
王畿之外的九畿 [province]
乃以九畿之籍。--《周禮·大司馬》。註:「猶限也。」按,九畿,
畿 jī
⒈〈古〉稱國都周圍的地區:京~。
⒉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