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萬里行,邊色看雙旌。去展中華禮,將安外國情。
朝衣驚異俗,牙帳見新正。料得歸來路,春深草未生。
細雨沾長道,垂條濕去旌。
時平天使貴,官泠客裝輕。
泛月來沙海,踏花渡柳城。
風塵還著眼,亦自有侯嬴。
摐摐名木列千兵,風雨斜來卷旆旌。
愁倚寺門南下望,水煙不見小橋橫。
燕台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碧霧朦朧郁寶熏。和風容曳舞簾旌。花間千騎兩朱輪。金馬天材文作錦,玉堂仙骨氣如冰。湖山何似使君清。
東逾弱水赤流深,夜得桃都息羽旌。
地底日回天上去,金雞如鳳自交鳴。
苦憶當關將,頻年樹漢旌。
風生三岔口,雪滿六郎城。
李牧仍酣戰,馮唐未著名。
隨雲望倒馬,空有故人情。
出守滄州去,西風送旆旌。路遙經幾郡,地盡到孤城。
拜廟千山綠,登樓遍海清。何人共東望,日向積濤生。
塞上初歸復此行,燕南極目送飛旌。
天連嵩岳寒雲盡,馬度黃河春草生。
簪筆常思未央殿,封章時發大梁城。
知君最愛應劉賦,更向西園一寄聲。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
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
彤弓親授聖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
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
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
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
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
弦張滿月報騶發,忽露半笴薌雲中。
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
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將入天山定。
兩賢成敗關衰盛,雄材逸氣王誰並。
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過合深剩
湖山不到每馳情,與客逢迎暫駐旌。
鷲嶺飛來詢慧理,龍宮吟就續延清。
僧房有竹循門見,磴道攀蘿盡日行。
交臂晤言欣得侶,上台專使對仙瀛。
幾夕燒熏歇被綾,東南使部望前旌。
武泥給板言如綍,漢庾臨波粟似京。
露橘千頭豐歲籍,江鱸百尾飫盤鯖。
計籌暫爾煩經畫,囊橐行看用老成。
飛鳥避漢節,朔風揚旆旌。
光茫候躔次,始見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來臨此江濱。
陽侯為先驅,歸指唐安城。
君恩解煩劇,劍履休殊庭。
眾聞駟馬還,當為故鄉榮。
眷茲峽中郡,念昔德化深。
民無暴斂困,士感銓衡平。
自聞有行色,愁雲黯秋陰。
已應江妃瑟,泠然作離聲。
大江亦安流,不復洪濤驚。
天水相與碧,雲山無限青。
乃知盛德士,扶持有神明。
但恨濟世具,遽起懷歸心。
寧無北闕念,未忘東山情。
君王正仄席,漏下開延英。
如公藉甚久,名聞漢公卿。
當賜宣室召,不但問鬼神。
金印有斗大,錦衣無夜行。
願言不俟駕,起焉慰蒼生。
自嗟代捨客,蒯緱郁悲音。
久落糠秕後,日隨車馬塵。
不意侍廣座,見謂非凡鱗。
假之風雷勢,欲令化南溟。
誤當一鶚薦,敢冀萬里程。
獨念知己難,感激爰至今。
時來或可勉,庶隔雲母屏。
大農搜粟漢名卿,千里江西擁旆旌。
腰下金龜三品綬,手中銅虎八州兵。
屬鞬牧伯趨庭見,騎竹兒童塞路迎。
洪井主人今重士,肯教懸榻有塵生。
不見我公久,搖搖動心旌。
敢以一瓣香,為公罄精誠。
腰佩雕弓漢射聲,東歸銜命見雙旌。青絲玉勒康侯馬,
孟水金堤滑伯城。臘雪夜看宜縱飲,寒蕪晝獵不妨行。
懷君又隔千山遠,別後春風百草生。
螭階看引羽林兵,罷直還家得使旌。
黼帳三雲清曉別,錦鄣千騎上頭迎。
鴛沈故瓦秋煙闊,鳳下長阿夕照平。
誰伴燕休同把酒,嘈嘈歌鼓亞夫營。
江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
津吏戒船東下穩,懸僚負弩晝歸榮。
江山謝守高吟地,風月朱公故里情。
曾預漢庭三獨坐,府中誰敢伴飛觶
年老功成乞罷兵,玉階匍匐進雙旌。朱門鴛瓦為仙觀,
白領狐裘出帝城。侍女休梳官樣髻,蕃童新改道家名。
到時浸發春泉裡,猶夢紅樓簫管聲。
應為開門近太清,故攜歌管逐雙旌。
酒逢歡後寧論量,語到真時不屬情。
木葉吟風千籟作,菊叢含雨萬珠明。
知公几案常豐暇,詩思如泉日夜生。
漢字旌的含義
旌
(形聲。本義:古代用犛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
同本義 [banner]
旌,游車載旌析羽。--《說文》
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禮記·明堂位》
建旌提鼓。--《國語·吳語》
又如:旌旄(古代用犛牛尾與羽毛裝飾的軍旗,或代指各種旗幟);旌羽(旌旗。因有羽飾,故稱)
古代旗的總稱[flag]
旌蔽日兮敵若雲。--《楚辭·九歌·國殤》
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鑒》
又如:旌旃(泛指旗幟);旌幡(泛指旗幟);旌幟(旗幟);旌幢(旗旛);旌頭(旗桿頂端的矛頭)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tally]
王婆道:「眼望旌節至,耳聽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裝飾的一種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稱:~旗招展。
⒉表揚:以~其美(美:美德)。
⒊[旌表]〈古〉使用樹立牌坊或掛匾等表彰遵守封建禮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