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從師讀魯書,幾回掩卷想風雩。
得游鄒魯聖賢地,誰創華夷道德塗。
地勢雖然有離合,腳跟卻莫放模糊。
不知江右明經士,曾識春秋兩字無。
祓禊標春巳,歌時慶魯雩。
禁園宣密宴,玉饌賜天廚。
班序參三殿,衣冠盛兩部。
雲罍傾上席,寶馬鬧長衢。
帝澤恩何重,春風節已徂。
歸來白虎殿,微詠共操觚。
朝家無闕政,秋策繼春雩。
恤緯憐吾怯,知言敢自誣。
閉陰寧董傅,為己肯楊朱。
未斷蝸緣壁,仍多豕負塗。
趙子趨吳幕,予偕詠舞雩。
迄今推轂力,不墮拾塵誣。
鬢腳今全白,車輪欲半朱。
何階答知己,冰蘗耐窮塗。
古人事業不關書,聖處工夫詠舞雩。
窈窕崖居辱題品,南陽端有臥龍無。
術乃轟雷電,時方切榮雩。
感通渠自諉,造化本無拘。
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糶珠。
天公應有語,爾力不從吾。
衛多君子魯多儒,七歲聞天笑舞雩。光彩春風初轉蕙,
性靈秋水不藏珠。兩經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稟氣殊。
況復元侯旌爾善,桂林枝上得鵷雛。
禊飲逢元已,春遊盛舞雩。
流杯傳楚俗,飫賜出堯廚。
玉樹天開苑,銀潢水貫都。
肆筵環曲沼,飛蓋塞交衢。
洛邑聲詩逸,蘭亭歲月徂。
顏王有遺韻,待子一操觚。
漢字雩的含義
雩〈動〉
(形聲。從雨,虧(於)聲。本義: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祭祀) 同本義 [offer sacrifices and pray for rain]
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說文》
則帥巫而舞雩。--《周禮·司巫》
大雩者何,旱祭也。--《公羊傳·桓公五年》。註:「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故謂之雩。」
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荀子·天論》
又如:雩宗(設祭壇祭水旱);雩祭(求雨祭祀);雩斂(向人民徵收祈雨祭禮所需的費用);雩壇(求雨的祭壇) 雩yu 1.古代為祈雨而舉行的祭祀。 2.獸名。 3.古地名。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睢縣境。
────────────────—
雩yu 1.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