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泉列岫壓窮野,冷碧寒青光斗射。
片雲片石何太高,為誰留在長松下。
說修持,文詞雅。生玉璧光輝射。中交煥汞和鉛,傳甲木唯惺灑。火翁婆,男不寫。公別指清涼話。根甘液是真因,都得此丹無價。
沙場大黃弩,將軍在時射。
賊人得之驚,一挽一百石。
長空淡碧,素魄凝輝,星斗寒相射。鳳樓鴛瓦。天風動,冉冉佩環高下。歌清韻雅。對好景、芳樽滿把。花霧濃,燈火熒煌,笑語烘蘭麝。千斛明珠照夜。況人如圖畫,明艷容冶。繡巾香帕。歸來路,緩逐杏韉驕馬。笙歌散也。愁萬炬、絳蓮分謝。更樓殘,驚聽西樓,吹小梅初罷。
溪水渾渾來自北,千山抱水清相射。
山深水急無艇子,欲從故人安可得。
故人昔日此水上,樽酒扁舟慰行役。
津亭把手坐一笑,我喜滿懷君動色。
論新講舊惜未足,落日低徊已催客。
離心自醉不復飲,秋果寒花空滿席。
今年卻坐相逢處,怊悵難求別時跡。
可憐溪水自南流,安得溪船問消息。
星橋夜度,火樹宵開,燈月光交射。翠簷銅瓦。相輝映、隱隱絳霞飄下。風流艷雅。向柳陌、纖纖共把。筵宴時、頻酌香醪,寶鴨噴沈麝。已是歡娛盡夜。對芳時堪畫,條倡葉冶。鴛燈詩帕。嬉游看、到處驟輪馳馬。十千換也。惟好事、寸心難謝。聽九衢、三市行歌,到曉鍾才罷。
晚來輕拂,游雲盡卷,霽色寒相射。銀潢半掩,秋毫欲數,分明不夜。玉琯傳聲,羽衣催舞,此歡難借。凜清輝,但覺圓光照影,冰壺瑩、真無價。聞道水晶宮殿,蕙爐薰、珠簾高掛。瓊枝半倚,瑤觴更勸,鶯嬌燕奼。目斷魂飛,翠縈紅繞,空吟小砑。想歸來醉裡,鸞篦鳳朵,倩何人卸。
玄默執徐歲,月律終無射。
京師連雨雹,小者如彈,
大者如拳。林柯葉亂下,
烏鳶折飛翮。屋瓦砉劃遭擊扑,
居人顛沛,行道錯愕。
初疑巨颶掀擲馮夷宮,淵珍散墮光閃爍。
復疑清霄萬里驅長蛟,泣淚盈盈驟飄保
稜層水精碎,噴噀珠琲滑。
有識覷天巧,一何景象惡。
嘗聞聖人在上冬夏無愆伏,亭毒二氣不相剝。
破塊封條已無異,祉羽無勞驗風角。
今天子握極衡,運斗樞,
景化豫順群慝蕭灼。精祲胡未孚,
冰雨墮霄幕。其欲霈廣澤,
胡不為甘霖,沾丐枯焦重甲拆。
其欲膏土脈,胡不為為晞薤,
厭浥瀼瀼普漸洽。其欲表誅伐,
胡不為皚{上雨下執},駟見而霣,
草木黃落。其欲弭蟄蟲、滋生植,
胡不為嘉平之三白,驅蝗入地千百尺。
或雲水氣專一不解散,胡不為長河玉岸之寒冰,
可納凌室助頒刷。或雲陰氣肋陽不相入,
胡不為氤氳五色之卿靄,葉應豐穰昭帝德。
此雹舒不如雨露,怪不如霜雪,
結不如冰澌之嚴沍,散不如雲霧之蔥鬱。
天非欲示懲,詎用作戲劇。
漢儒說證應,紛紛太不一。
或賢邪易位,或賦斂苛刻,
或妻妾失倫,或大臣擅法。
玄道幽且渺,牽附多穿鑿。
仲尼百世師,麟經戒侵逼。
此變凡在書,公室寢衰削。
自下凌上曰僭,以柔變剛曰剝。
沸湯湛冷泉,凝寒勝燠熱。
溫雨受陰氛,凌沍自然結。
時當秋氣杪,是理尤彰灼。
風起庚,庚作令。
日行西,西主殺。
數至九變,金乃從革。
大則為兵小刑罰,內外靡不以時決。
天地方會藏,沴候生京活。
得非少皞執矩未潔齊,得非蓐收為正有顛錯,
得非箕伯吞聲不掃除,青女護奸不除滅。
穹旻赫然奮嚴威,重陰膠固紛零落。
我願聖王睹此攬乾綱,用夬決,
登俊良,民間邪慝。
陰塵靜掃單于庭,陽和遍吹鄒子律。
大明威威照九州,寒燠時序百谷熟。
天若雨珠真可噱,請以綴袞冕之十二旒,
龍旗和鸞之纓絡。
歲逢有年,月旅無射。
我將我鄉,如幾如式。
肅爾臣工,諧爾金石。
本原休功,垂裕罔極。
八月月如冰,登樓見姑射。
美人隔千里,相思無羽駕。
紅蘭裛露衰,誰以流光訝。
何當詩一句,同吟祝玄化。
綽約衣裳,淒迷香麝,華燈素面光交射。
天公倍放月嬋娟,人間解與春遊冶。
烏鵲無聲,魚龍不夜,九衢忙殺閒車馬。
歸來落月掛西窗,鄰雞四起蘭釭灺。
一尊留夜。賓蠟烘簾光激射。凍合銅壺。細聽冰簷夜剪酥。清愁冉冉。酒喚紅潮登玉臉。明日重看。玉界瓊樓特地寒。
[太簇為徵]季秋之月;律中無射。農事備收,
火功告畢。克禋克祀,
有嚴有翼。風馬雲車,
尚其來格。
君不見元帥府前羅萬戟,濤頭未順千弩射。
至今鳳皇山下路,長借一箭開兩翼。
我鑿西湖還舊觀,一眼已盡西南碧。
又將回奪浮山險,千艘夜下無南北。
坐陳三策本人謀,惟留一諾待我畫。
老病思歸真暫寓,功名如幻終何得。
從來自笑畫蛇足,此事何殊食雞肋。
憐君嗜好更迂闊,得我新詩喜折屐。
江湖粗了我徑歸,餘事後來當潤色。
一庵閒臥洞霄宮,井有丹砂水長赤。
雙崖若爭妍,秀色日相射。
遊人誇水東,揮榜渡清瀉。
潺潺溪邊風,五月自瀟灑。
中流望南北,河漢自天下。
嗟予水鄉客,塵土困蹈藉。
江湖久懷歸,無地稅征駕。
臨流動長想,照影久悲吒。
滄洲倘有歸。功業付高謝。
鰲峰溯碧,貝闕緣雲,桂魄寒光射。鳳簷鴛瓦。星河際、縹緲繡簾高下。笙簫奏雅。愛雪柳、蛾兒笑把。瓊佩堯珠翠盈盈,迤邐飄蘭麝。陸地金蓮照夜。富綺羅妝艷,春態容冶。籠紗鞍帕。香塵過、禁陌寶車驕馬。遊人靜也。東風裡、萬紅初謝。沉醉歸、殘角霜天,漸落梅聲罷。
九五飛龍闡文化,明光親策穿楊射。
重瞳左右列皋夔,鵠立臚傳玉階下。
乙科首冠持橐門,衣缽家聲傳子捨。
扶陽一經世青氈,天語褒嘉增寵假。
衣冠盛事耀儒紳,馬走牛醫皆衒吒。
君才端合連八科,麗藻明璣美無價。
他年落筆中書堂,更分跋燭金鑾夜。
詔成速招贊普朝,感動寧須奉天赦。
乃翁東山傾士望,內集風流繼諸謝。
買船徑度子陵灘,不待瓊林沾玉斝。
謂言歸心馳寢門,戲綵趨庭及槐夏。
顧我慚稱李耳孫,冗散時遭官長罵。
效顰累月漫笞兒,行矣歸田老耕稼。
射生戶,北山有虎何不射。
豈不聞夏家有女年十五,隨父樵薪入山塢,
父行在前忽遭虎。女見父傷奮不懼,
號泣逐之為虎語。逐之不已虎反顧,
棄其父□銜女去。人言其父死亦苦,
我言最苦是其女。想女失父逐虎時,
眼不見惟見父。射生戶,
我今衙告汝。汝這生,
豈無父與母。勿謂官差尚猶豫,
被爾甲兮張爾弩,況虎殺害人多天已怒。
嗚呼,虎害人多一若怒,
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
誰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塵土外、鮮鮮元有,可人容質。日久漸隨蕪共沒,歲寒還與松同潔。傲新霜、還有兩三枝,天應惜。巾自漉,醅微白。人已老,歡猶昔。愛此花不負,淵明清節。醉裡不知人世換,悠然獨倚西風立。問一中、時復慰窮途,何如泣。
臘月行舟冰鑿罅。潛鱗透暖偏堪射。歲歲年年篷作捨。三冬夜。牛衣自暖何須借。滕六晚來方命駕。千山絕影飛禽怕。江上雪如花片下。宜入畫。一蓑披著歸來也。
漢字射的含義
射
(本作「射」。會意。金文字形,像箭在弦上,手(寸)在發放。小篆把弓矢形訛變成「身」字,誤。本義:用弓發箭使中遠處目標)
同本義 [shoot]
射,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說文》
三曰五射。--《周禮·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禮記·射義》
以射策甲科為郎。--《漢書·蕭望之傳》。註:「射之言投射也。」
射聲校尉。--《後漢書·光武紀》
常能為漢伏弩射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應元往來馳射,發一矢輒殪一賊。--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射鵠(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話。傳說堯時有十二日並出,莊稼盡被曬
射she
⒈拉弓放箭:~箭。~人先~馬。
⒉用推力或彈力發出子彈等:~擊。發~。高~炮。
⒊液體受到壓力迅速噴出:噴~。注~。
⒋放出光、熱、電波等:照~。輻~。放~。
⒌有所指:暗~。含沙~影。
────────────────—
射ye 1.見"射干"。"射2姑山"。
────────────────—
射yi 1.厭棄。